導遊員的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服務工作,工作範圍廣泛,責任重大,政策性強。一名合格的導遊員首先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知識;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包括組織能力、交際能力、處理事務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態度;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以及很強的自控能力。因此,為了勝任這項工作,作為一名合格導遊員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良好的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是一個人的靈魂。一名導遊員必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導遊員。導遊員的思想品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麵:
1)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製度,必須是一個堅定的愛國主義者。許多國家都規定,導遊人員必須是本國公民,一般不允許外籍人員擔任導遊員工作。愛國是合格導遊員的首要條件。愛國的內涵還包括熱愛社會主義製度,擁護中國共產黨,愛家鄉。因為導遊員的服務和宣傳都離不開祖國和家鄉,都與祖國、家鄉榮譽息息相關,而祖國大好山河的壯麗景色和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都離不開社會主義製度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愛國還包括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個人自尊心。作為一名導遊員應時時處處維護民族尊嚴和個人尊嚴,決不能做出有損國格、人格和民族尊嚴的事情。
2)必須嚴格遵守旅遊職業道德。道德是指在一定社會背景下,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一種行為規範。人們生活在複雜的社會大家庭中,必然會產生各種問題和矛盾,這就需要一定的規範或規則來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人們之間的關係。
職業道德是社會道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把一般的社會道德與具體的職業特點結合起來的職業行為規範。盡管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職業道德,但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行為規範都必須與社會公德一致。我國導遊員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可歸納為以下六條:
(1)熱愛本職,樹立理想。
(2)熱情友好賓客至上。
(3)真誠公道,信譽第一。
(4)文明禮貌,優質服務。
(5)不卑不亢,一視同仁。
(6)團結協作,顧全大局。
它們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職業意識的自覺性——它強調旅遊工作人員自覺遵守職業行為規範。
(2)職業行為的規範性——它跟規章製度、勞動紀律不同,主要通過道德、輿論、道德信念、道德榜樣的作用來調節旅遊工作人員的行為。
(3)作用範圍的廣泛性——它是一種思想境界,一種信念。這種精神力量形成的道德品質、道德規範、道德輿論可以發揮廣泛的作用。
隻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才能有利於增強導遊員的思想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才能有利於提高導遊服務質量;有利於調節人際關係、個人與集體的關係、部門與部門的關係;有利於抵製腐朽思想的侵蝕,傳播精神文明。
一名導遊員的道德品質首先體現在職業道德上。全心全意為旅遊者服務的思想和“賓客至上”、“服務至上”、的服務宗旨是導遊員職業道德的主要內涵。導遊員心中要有旅遊者,把旅遊者看成“客人”、“朋友”、“親人”,想旅遊者所想,急旅遊者所急。有了這種思想境界,諸如“善解人意”、“熱情周到”、“任勞任怨”、“拾金不昧”、“拒腐不染”種種美德就會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出米。這樣的導遊員就會受到旅遊者的歡迎。反之,即使導遊員有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技能,也不會做好導遊工作,更不會受到。旅遊者的歡迎。
3)必須具有牢固的專業思想、熱愛本職工作。作為一名導遊員首先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的人。一個人如果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就會把對事業的追求,對工作的精益求精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就會刻苦鑽研業務,不斷開拓自己的知識領域,增強自己的服務技能,為旅遊者提供高質量的導遊服務,在導遊員崗位上也會做出顯著成績。全國勞模水電工徐虎,扡腳工郟芬芬就是努力搞好本職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業績的。
4)必須遵紀守法。作為一名導遊員必須模範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外事紀律,必須遵守導遊員的行為規範和有關守則,這樣才能在國內導遊和涉外導遊中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遵紀守法就是要求導遊員政治上立場堅定,經濟上公私分明,生活上自尊自愛,不貪不沾不搞不正之風,不做違法亂紀的事;遵紀守法也要求導遊員在工作中在“內外有別”的前提下嚴守國家機密,保護國家利益。我國導遊員在這方麵必須做到:
(1)忠於祖國,遵守外事紀律和涉外守則,嚴守國家機密和內部機密,不做有損國格和人格的事。
(2)嚴格遵守導遊工作的各項規定。
(3)不擅離職守,始終堅持隨團活動。及時做好預防事故的措施,一旦發生事故要及時有效地處理,及時彙報。在導遊接待中遵守財務製度,準確及時無誤地填寫餐飲單、用車單、各種門票及有價證券。報賬及時準確,手續完善。
(4)自覺遵紀守法。嚴禁索要(或購買)黃色書刊、音像製品;嚴禁嫖娼、賭博、吸毒;嚴禁以任何形式向旅遊者兌換、索要外彙;嚴禁套彙、炒彙;嚴禁以任何形式私受回扣;嚴禁與他人或企業勾結蒙騙坑害旅遊者;嚴禁向旅遊者索要小費和禮品;嚴禁偷盜或接受賄賂;嚴禁參與旅遊者的不正當活動,介入旅遊者的矛盾。
(5)嚴格按導遊操作規程辦事。即做好準備、接待、善後處理三大程序的各項工作。準備工作要具體落實到飲食起居、車輛交通、旅遊日程路線;接待要準時到位,車船不誤點,出遊不誤點,景點不遺漏;導遊服務要堅持標準化、規範化、程序化;結束時要及時清賬,處理遺留問題,清理各種有價證券,按規定上交計劃和工作小結,按規定填寫個人報銷賬單。
(6)注意儀表和小節,穿著整潔美觀,大方得體,說話辦事要注意文明禮貌,舉止行為要注意小節(如無事不要隨便單獨去旅遊者房間,特別是異性旅遊者的房間,不要過量飲酒,不要私自留用供應旅遊者的物品,不要胡言亂語,不要開庸俗低級的玩笑等)。
*淵博的知識
作為一名合格的導遊員必須要有廣博的知識,這樣他才能在導遊服務中自由馳騁,遊刃有餘,才能提高導遊服務的質量。導遊員的講解服務必須要以淵博的知識作基礎,這樣的講解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導遊員的生活服務也離不開淵博的知識,這樣才能向旅遊者提供最新的信息,最好的服務,以滿足旅遊者日益增長的求新、求美、求樂的旅遊需求。因此導遊員工作的特點要求導遊員有真才實學,有淵博的知識,並在實際工作中融會貫通,深入淺出地發揮出來。導遊員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麵的知識:
1)語言知識。語言知識是導遊工作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識。是導遊員最重要的服務工具。導遊員如沒有較好的語言能力,就不能做到優質服務。導遊語言除普通話、地方語外還有外語,導遊語言主要通過口頭表達來進行導遊服務的,因此導遊員的口頭表達必須做到表述流暢,口齒清楚,聲音洪亮,中心突出。生動有趣。
導遊翻譯人員至少應熟練掌握一門外浯,了解一個國家的曆史、地理、文化以及人文景觀,這有助於跟該國旅遊者的溝通交流,增進友誼。當然一名導遊員能掌握兩三門外語更好。但目前我國能用兩門以上外語進行導遊的人數不多,這就需要年青一代導遊員攀登高峰,多掌握幾門外語,為我國的旅遊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2)文化知識。文化知識包括曆史、地理、宗教、民族、文學、藝術、園林、古建築等方麵的知識,這是導遊員講解的基本素材,也是導遊員的“資本”。導遊員要對有關旅遊景點的風景名勝、風土人情、曆史典故、民間傳說、趣聞軼事了如指掌,並善於把這些知識跟文學名著、名人軼事有機地聯係起來。總之,導遊員在講解時要把有關的史地文化知識綜合理解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深入淺出地發揮出來,這樣就能大大提高導遊講解服務的水平,從而使導遊服務更上一個台階。目前,我國有不少導遊員知識麵狹窄,缺少文學藝術修養,致使導遊講解服務要麼誇誇其談,空洞無物,嘩眾取寵,要麼杜撰史實,張冠李戴,笑話百出,這不僅直接影響導遊服務的質量,還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以致損害了旅行社乃至地區、國家的形象。因此,導遊員必須不斷“充電”,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擴大知識麵,以適應旅遊事業發展的需要。
3)政策法規知識、社會知識、國際知識。導遊員工作政策性很強,對旅遊活動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和突發事件,導遊員必須在準確理解有關的法律法規基礎上予以正確處理。在處理問題時要掌握有關法律、法規適用的條件、對象,了解旅遊者的法律地位及他們的權利和義務,做到處理問題正確合理,不犯錯誤。在處理旅遊者的要求和投訴時做到合理合情合法。旅遊是一種社會現象,這就要求導遊員具備一定的社會知識和國際知識。社會知識是指在國內旅遊中旅遊者會提出的各類社會性問題,除旅遊地的風土民情、風俗禁忌等等外,還涉及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問題,也有一些當前熱門話題,這就要求導遊員必須了解和掌握有關的社會知識和社會信息。國際知識是指導遊員必須了解世界大事,熟悉客源國的概況;尤其要熟悉客源國的文化、曆史、風土民情、景觀風貌、禮俗禁忌、思維方式等。這是導遊員做好導遊工作必不可少的知識。導遊員有了這些知識就能有的放矢地提供優質服務,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和尷尬。
4)美學知識和心理學知識。旅遊是一種綜合性的審美活動。導遊員在整個旅遊活動中不僅要向旅遊者傳播知識,而且要向他們傳遞美的信息,讓旅遊者獲得美的享受。一名導遊員必須準確理解什麼是美,了解美在何處,懂得如何審美,並善於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有不同審美觀的旅遊者介紹美的內涵,與此同時導遊員還要用美學知識正確合理地指導自己的穿著打扮、儀容儀表、言談舉止。因為導遊員的形象代表著一個旅行社,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其本人就是廣大旅遊者的審美對象。
導遊員的工作對象來自五湖四海,在旅遊期間要跟他們相處交往,這是一種人際關係,要處理好這些人際關係,導遊員必須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學知識,隨時了解旅遊者的心理活動,根據不同旅遊者的不同心態,有針對性地回答旅遊者的一些心理谘詢,提供一些心理服務,從而使他們精神上得到滿足。
5)旅行常識。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隨時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看上去小而煩雜,但實際上涉及旅行的各方麵常識,這些旅行常識包括出入境知識,海關知識,交通知識,通訊知識,貨幣兌換知識,保險知識,衛生常識,安全常識,生活常識以及旅遊業務知識等。作為導遊員必須了解這方麵的知識,這不僅可以為旅遊者提供方便,提高導遊服務的質量,還可以避免差錯或事故的發生。
*嫻熟的服務技能
導遊員的服務技能是導遊員業務能力的具體體現。服務技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有較強的組織接待能力。旅遊團的先期工作實際上體現了導遊員的接待能力,導遊員首先要精通有關的旅遊業務手續,組織好旅遊團隊,做好旅遊者的接待工作。如預訂飯店、購買遊覽票據、安排旅遊者的飲食起居,涉外旅遊還要辦理護照簽證,申報短期居留和辦理交通通行證。遊覽觀光時導遊員還要善於安排參觀遊覽的項目,訂出明確的活動程序。總之,導遊員在接受任務,實施旅遊計劃之時起,就開始獨立作戰,既要安排旅遊者的生活,又要組織旅遊者的各項活動,要使整個旅遊活動有張有弛,嚴謹有序,這就要求導遊員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公關能力,在安排旅遊活動中既要有較強的針對性,又要留有餘地;既要考慮到旅遊者的需求,又要協調好方方麵麵的關係,這樣才能使旅遊活動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
2)有較強的宣傳講解能力。導遊員的講解是一種宣傳。導遊員對每個景點景觀講解實際上是在宣傳祖國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因此導遊員出色的講解能起到積極的宣傳效果,能使旅遊者在欣賞山水景色之中了解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情況以及人民生活的情況。一名優秀導遊員必須以豐富的知識,生動的語言,流暢的表達,引人入勝的講解去吸引旅遊者,感染旅遊者,去提高他們的旅遊情趣,去調動他們的旅遊積極性,讓他們順著導遊的思路去欣賞,去分析,去判斷,去認識,從而獲得進一步的精神享受,達到了積極的宣傳效果。反之,導遊員講解時語言晦澀難懂,內容枯燥乏味,有個別導遊員由幹知識貧乏,缺少起碼的宣講能力,幹脆當起了“啞巴”導遊,這非但沒有達到宣傳效果,反而給旅遊者留下不好的印象,這會給旅遊業的發展造成損失。
由此可見,導遊員的講解能力跟語言、知識、表達這三個要素是緊密聯係的,因此要提高講解能力,導遊員必須在這三個方麵狠下功夫。
3)具有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前麵已經介紹過,導遊員的工作具有獨立性的特點,因此,對導遊員來說,獨立工作能力,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導遊員在接受任務後要獨立組織旅遊者的遊覽參觀活動,對某些安排要獨立作出決定,對出現的問題要獨立處理解決,特別對旅遊過程中的突發事件或事故,導遊員必須迅速查明事實真相,果斷做出處理(有的可以事後再進行彙報),以保證旅遊繼續順利進行。這種獨當一麵的工作,就要求導遊員要有高尚的情操,大公無私的精神,識別是非的能力,通過客觀分析,合理判斷,做出正確的處理。隻有這樣才能使矛盾、問題、事故得到妥善的解決。
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是導遊員一種必不可少的能力,是實施旅遊計劃,使旅遊善始善終的基本保證,每個導遊員必須很好地掌握這種能力。
4)具有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任何行業都可以在競爭中得以發展,也可能在競爭中消亡。一個國家的旅遊業能否在國際競爭中生存和發展,一個旅遊企業能否在國內外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首先就要看這個國家的旅遊業或旅遊企業是否有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如果墨守成規,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那遲早是要失敗的。一個企業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就需要擁有具有遠見卓識,強烈競爭意識,敢於創新的人。因此旅遊業想得到發展,就需要具有這種意識和這種精神的人才。導遊員是旅遊業人才中一支主力軍,導遊員素質的高低往往會影響旅行社的興衰。高素質的導遊員除了具備淵博的知識和嫻熟的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有了這種意識和精神,他就會把“競爭”和“創新”體現在導遊的講解服務和生活服務之中,他就會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力求服務上的精益求精不斷創新,這樣就會吸引一批又一批旅遊者源源不斷而來。這實際上是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這種無形資產創造的直接效應。有了這種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導遊員的工作看起來是在為旅遊者做服務工作,實質上是在為旅行社吸引旅遊者,創造價值。
*情操修養
導遊員要做好導遊工作必須具有高尚的情操修養,較高的文化素質,必須懂得禮節禮貌。一個有道德修養,講究文明禮貌的導遊員必然會知書達理,言談舉止溫文爾雅,落落大方,又不卑不亢,處事冷靜果斷,並有抵製形形色色誘惑的自控能力。導遊員的這種人格魅力就會受到旅遊者的尊重讚揚,才能完成“民間大使”的重任。導遊員的情操修養一般有以下幾方麵的內容:
1)情操修養。這是指一個人的情感和操守。一名中國導遊員的情感和操守首先表現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本職工作上,並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理想。
責任感是指一個人的言行要對國家負責,對所從事的工作負責,對自己負責,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導遊員是絕對做不好導遊工作的。
理想就是一種向往、一種追求、一種奮鬥目標。一個導遊員對所從事的導遊事業有所向往、有所追求、並為之奮鬥,就會使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使自己的精神充滿活力,他就會不辭辛苦百折不撓去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與障礙,為自己的事業去艱苦奮鬥;就會努力把個人利益融合在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之中,忘我的工作;就會在實踐中不斷充實自己,鍛煉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就會抵製腐朽思想的侵蝕,抵製形形色色物質誘惑和精神汙染;就會在工作上任勞任怨、精益求精、力求仁進、開拓創新,這樣就能把自己培養成有道德、有修養、有文化、有技能、守紀律的導遊員。
2)道德修養。道德是一種思想理念,一種信念,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也是社會人際關係的一種行為規範。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是人們經常用來評判事物的具體道德內涵。而職業道德則是把一般社會道德標準與具體的職業特點結合起來的職業行為規範。因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所以道德的內涵也隨著社會製度的不同,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作為一名導遊員,他必須具備的道德修養主要體現在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嚴格履行行為規範上,這是做好導遊工作的基本保證,缺乏這種道德修養,即使有知識有技能也是做不好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