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巧幹,以巧製勝(3 / 3)

可以說,出色的讚助藝術,使“阿迪達斯”成為世界最大的體育用品公司。

4.尋找冷門,冰塊成金

隻要你擁有經濟頭腦和經營意識,即使是在大家看來根本不值錢的東西你也能依靠它成為富翁。弗雷德裏克·圖德便是有這種本事的人,他被稱為“冰之王”,因為他經營人們認為一錢不值的冰而發了大財。冰是地球上最大量存在的物質之一,別人隻看見冰,而圖德從中卻看到取得大筆利潤的可能性。“再沒有比冰更有用的東西了”。

邊緣經濟學家得出結論: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水不值什麼錢,而在缺水的地方,水就可以賣個好價錢。對水適用的道理也適用於冰。圖德的想法很簡單:把冰從不值錢的地方運到可賣高價的地方。這是一個富有想象力、甚至是大膽的想法它曾使同時代的人感到迷惑和可笑。

1805年底,圖德給堂兄寫了一封信,大致敘述了他的想法,以及他打算為此做些什麼,威廉和另一個堂兄弟曾去馬丁尼克島。爭取在那裏的市場上銷售冰的專賣權,而後,他們希望在加勒比群島上也這樣做,“毫無疑問,把冰帶到熱帶的想法會使你感到震驚和驚訝,”他寫道,“但是當你考慮到下列情況時,我想你就不會再懷疑此事的可行性,並接受我即將向你提出的建議。”

別人已開了路,並以行動說明了這個想法是行得通的。圖德舉了一些這類航行的例子,一位美國船長運了一船冰從挪威到倫敦,“他賺了很可觀的一筆錢,盡管他就上稅一事與海關交涉了很長時間。”

圖德記了一本《冰窖日記》,記錄了他的想法和這個項目的進展情況。從日記的字裏行間,展現出一個仔細考慮了風險並努力把風險減少到最低限度的企業家的形象。圖德力圖取得專賣冰的市場。賣這種容易融化的商品,難以同別人競爭,因為在尚未找到合適的隔熱材料的情況下,冰一運到,就得盡快賣掉。他經常去逛市場,因為他認識到,在從未使用過冰的人當中,冰的使用不可能自動推廣。圖德還努力尋求改進取冰的方法,他知道這是很關鍵的一著。

在得到一位堂兄的個人協助和財政支持的情況下,圖德投資1萬美元,把130噸冰運往馬丁尼克島,波士頓一家報紙特別提到這件事:“這不是兒戲,一艘裝載冰塊的貨船已辦好出港手續駛向馬丁尼克島。我們希望這不會是一宗不可靠的投機買賣。不久以後,圖德跟著來到此地,他希望向那些也許從未見過冰的未來的顧客們說明怎樣使用冰。運來了足夠多的冰,對他來說想方設法出售一些冰是至關重要的。那些外籍居民看到冰時非常驚奇。經營蒂沃利公園的人堅持說,這個國家做不成冰淇淋,不等把冰拿回家,它就會全部融化啦!為了回答他的問題,圖德勸他訂購40磅冰,答應第二天上午就在那個人的家裏做冰淇淋。果然他把冰淇淋製成了。“他決心全力以赴地使這些人確信,他們不僅能夠獲得冰塊,而且還能像去別的任何地方一樣,在本地生產出冰淇淋這種美味的食品。”這位經營蒂沃利公園的男人第一個晚上就賣掉300美元的冰淇淋。

19世紀20年代中期,圖德生意很好,但仍要堅持奮鬥。在此期間,每年約有3000噸冰用船從波士頓運出,其中有2/3的冰是他運的。競爭在加劇,出售冰的生意前途似錦:取一噸冰花費30美分左右,一磅冰運1000英裏花費10美分。圖德拚命降低他的價格,並在總體上改進了業務,以便擊敗他的競爭對手。

到19世紀中期,圖德冰王的地位已牢固樹立。1856年,圖德用船運了14.6萬噸冰到下列地方:菲律賓、中國、澳大利亞、西印度群島和南部各州,圖德就這樣依靠誰也不重視的東西發了大財。

很多人都以為賺錢的途徑已被發掘得差不多了,事實上情況並非如此。很多大家都不以為然的東西,隻要你善於利用——善於尋找這種冷門,你照樣可以心安理得地發大財,坐下來想一想,既然圖德能夠利用冰來致富,那你為什麼不能找出一塊被稱作“冷門”的道道來引起世人的矚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