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追求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既然造物主慷慨賜予我們夢想,我們就應該敢於讓夢想成真。在無需修飾、沒有壓抑的幻境裏,我們可以忘乎所以,為所欲為。不停地夢想;在現實的天地間,我們更要敢於讓夢成形,讓希望變得明朗,讓抱負化為行動!

1.開發夢想潛能

敢於做夢!敢於希望!敢於認定自己有很大的潛能!心理學家越來越肯定白日夢的價值。研究顯示,智商最高的人,往往花很多時間在做白日夢,許多真正偉大的發明都是由想像而來的。

但記住,除非你把夢實現,否則它永遠是個夢。愛默生是有生以來最偉大的幻想家,但愛默生卻對一個有抱負的藝術家說:“在藝術的領域中想成功別無他法,隻有脫下外衣來拚命畫,我小的時候,母親常對我說——‘你要做什麼樣的人,全看你自己。’”

每一次重要的改革,至少都有上百人試過,但從未成功,為什麼?有兩個原因,許多有潛能的改革者不會做夢,許多夢想者無法把夢實現。

夢想,讓我們有高瞻遠矚的能力,它給我們希望,鼓舞我們嚐試做不可能的事,鼓勵我們變得比本來更好,鼓勵其他人期待一些對我們而言更具挑戰的事。最務實的做夢是願意不計代價將其實現。而務實,卻讓我們把夢成形,把我們的希望弄得更明確,把我們的理想變得有用,把我們的抱負化為行動,把我們的理想加入一些實際。

每天都有許多可能和潛能呈現在我們麵前。有如無雲夜空中的星星。我們四周的人都在抓住它們。

“但那些人是幸運的!”有人呻吟道。

真的嗎?你的夢想可以實現,隻要你肯付出代價來使它實現。

許多人不願付出代價來使自己成功,那就是為什麼有許多人退入所謂的舒適帶。他們渴望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一個安全的地方,一個舒服和嬌生慣養的地方。但“舒適帶”像洞穴,洞中黑暗得難以看清,不流通的空氣變得陳腐和難以呼吸,四周的牆把我們封閉住,低矮的頂,使我們難以伸直身子。

也許你已厭倦了做一個失敗者,也許你已經是一個小贏家,但你要做的是大贏家。

2.要發財,先做“夢”

世界旅店大王希爾頓認為,完成大事業的先導是夢想,並配合以禱告、工作,否則禱告就失去了意義。這二者好像是夢想的手和足一樣。或許,偶爾有些運氣的成分存在,不過,若沒有一份完美的宏偉藍圖,一切都是白費。

格斯·希爾頓的夢想是從新墨西哥州的聖·安東尼奧銀行開始的,為了讓銀行成為他的最大驕傲,希爾頓曆經數次困境、掙紮,依然初衷不改。為了這座銀行,他不惜付出了多於事業中任何時期的心血。

“我不知道該如何重振旗鼓。”希爾頓向母親訴說。

這是一位堅強而有遠見的母親,她嚴肅而又堅定地對兒子說:“唐尼!你必須找到你自己的世界!”

母親很不滿意兒子的猶豫:“你父親創業的一個好夥伴曾說過‘要放大船,必須先找到水深的地方’。”

於是,希爾頓帶著父親留給他的5000美元到了阿爾布格,他找到了童年的夥伴。夥伴的父親正在病榻上掙紮。希爾頓想為老人做點什麼,沒想到老人先替年輕人的前途作了安排,他在眾人的扶持下斜坐著,用親切而清楚的語調告訴他的孩子和希爾頓:

“到德克薩斯州去,那兒有你們廣闊的天地,你們會成功的,你們將賺到很多錢。”

這是一個不能辯駁的命令。希爾頓仿佛受了神諭:刹那間,他的血管在膨脹,一種前所未有的活力充滿其中,有一個固執的聲音在他耳邊輕輕地說:“對極了!”

希爾頓立即搭下一班車直奔德克薩斯。他想買一家銀行,便迫不及待地把想法告訴了他碰到的第一個銀行董事長。

“我們的銀行不賣給你,多少錢也不賣。”那人的語氣斬釘截鐵而又冷冰冰。

希爾頓碰了一鼻子灰。偃旗息鼓嗎?不,決不!他並不氣餒,反而悠閑自得地打量著四周——被他稱為“令人心醉的東西”。生意蓬勃興旺,人群精力旺盛終日奔忙,油田裏傳來一陣陣震耳欲聾的轟響。

在這個精力過剩的國度,望著高頭大馬的人,聽著高聲喧嚷的話語、充斥人耳的笑聲,希爾頓的朋友打了退堂鼓,他離開了希爾頓,重操舊業。但夢想仍然在激勵著、支撐著、鼓舞著希爾頓,他去勃裏根裏契碰運氣,去席斯碰運氣——啊,天下竟有那麼巧的事:席斯這片熱情的土地擁抱了希爾頓。他剛走進當地第一家銀行,一問,就被告知要賣。希爾頓極其興奮,表態之後禁不住狂喜,在小鎮上漫步,一遍又一遍籌劃著美景。然而,銀行家出爾反爾,把價格迅速上提,希爾頓除了勃然大怒之外別無他策,他隻好另謀大計。

命運垂青了他,走出銀行不多久,一座紅磚砌成的旅館“毛比來旅館”幾個大字映入眼簾,他要試試他的運氣。

旅店老板一副困苦不堪的神態:“誰要出5萬塊現金,我就把旅館賣給他,包括我的床鋪,都是他的。”

他們開始講價錢,一個擺好架勢,準備好好殺價,一個牢牢掌握著價格的主動權。最後以4萬元成交,不過旅店主人限定一周內付錢。

當時,希爾頓隻有5000元的現款,怎麼辦?他開始緊鑼密鼓地籌款行動,到隻差最後一天的時候,還有5000塊沒有著落。本來可以到新墨西哥去再找一位合夥人,但時間緊迫,十萬火急,鞭長莫及!

就在這個時候,希爾頓想出一個大膽的念頭,他硬著頭皮找上一家銀行,對經理說:“我有位經營牧場的朋友,他在新墨西哥擁有一個牧場,憑心而論,最少價值2萬。你為什麼不先借給他5000元呢?以後他一定奉還!”

經理沉默了半響,這意味著什麼?希爾頓忐忑不安,心裏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他感到旅館的前途岌岌可危,然而,他依然耐心地等待。終於,經理開口了:

“這還算公平。”

第二天,毛比來旅館換了主人,希爾頓從此走上了旅館經營業。他立即打電報向母親報喜:“新天地找到了,席斯可稱水深港闊,第一艘大船已下水。”

“孩子,祝你好運!”母親的答複。

以後的事實證明了希爾頓果然好運,他迅速地崛起,事業蒸蒸日上,終於贏得了“旅店大王”的美譽。

夢想有大小,推動它的力量有大小。朋友,你要美夢成真嗎?努力,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