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創意思維的具體運用(2)(1 / 3)

我們要打拳,先一定要先收拳,這就是真理!

創意經典案例(13):舊車比新車貴

原創意定位:舊車下崗製。

新創意定位:限額生產,抬高價位。

日產汽車公司Be—1轎車是一種老牌汽車,曾在消費者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於科技的發展,其它新品牌的出現,公司上層決定淘汰Be—1老式轎車。

而創意策為1部門則反其道而行之,反而策劃出舊車比新車價格貴1.7倍。

在銷售策X,J方麵,他采取了限額生產。故意創造了物以稀為貴,欲購從速的策略。

葉舟評:人真是一種貪婪的動物。即便是占有欲,都細分出幾大類別,一是優先占有欲,二是特殊占有欲,三是最多占有欲。此案例,主要是激活了顧客的特殊物品的占有欲。

另外,當產品的質量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價格的貴與不貴,則依從策劃人對產品蘊藏的潛在賣點的開發與定法。

同一種產品,價格與價值可能有一萬種不同,這種不同在哪裏呢?

就在創意!

創意經典案例(14):吃虧換得大便宜

原創意定位:每冊按一般折扣發售

新創意定位:每冊按一冊至少虧10元出售。

遠流出版公司為打擊盜版推出了《金庸作品集袖珍版》,袖珍版比原裝版便宜70元,版後推出3個月,共賣出25萬冊,獲得了策劃的成功。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袖珍版上市之初,遠流從金庸最受歡迎的《鹿鼎記》第一冊,每冊以超低25元的虧本價供應市場,從短期效益看,這是虧本之舉,但因為第1冊的暢銷,很快帶動了第2至第62冊的銷售,使遠流得利頗豐。

葉舟評:一切欲望都是可以被激起的。

不過,激起欲望有二條途徑:

一是直接的,二是間接的。

所謂間接的激起欲望,這是一種層層誘導情感的策略。

在山下,我們的目的就隻有一個,快速爬上這座山巔。當我們達成了目標,已站在山頂時,我們遊目四顧,發現前麵還有一座更高大更壯美的高山,一瞬間便又激起了我們的另一個征服欲,這是我們在第一座山下料始不及的。

沒有一個上當受騙者在不受騙時不是清醒的,也會諷刺別的上當者愚蠢。騙子的成功,就在於他的層層設誘,因為他深深地知道:

任何人都是可以被步步情感帶入的;

任何人都是可以被層層欲望帶入的。

銷售呢?

也一樣!

創意經典案例(15):消費者已進入了體驗經濟時代

原創意定位:質量——理性時代。

新創意定位:感覺——感性時代。

如裝有7種文具的“迷你文具組合”其實並不實用,因為它販賣的是“可愛感覺”。

如情人節推出的“愛情詼諧故事”以促銷巧克力,在心形的巧克力內,他們加上“你的存在,使我的人生有意義”“允許熱吻一次”等煽情字眼。巧克力與平時並無不同,卻使售額增長280%。

有一家具商人,在販賣40年的家具後才深刻地體會出,他根本不是賣家具,而是在販賣家具所產生的精神意義,諸如溫馨、舒適、鬆弛,以及使家成為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地方等。

葉舟評:消費的主體一般要經曆三個時代:

一是“購物時代”。消費者買的是“需求”;因為那時物產並不太發達,人們也沒有太多的銀子;

二是“質量時代”。消費者買的是質量、性能、使用壽傘、跟進維修,這一時代又叫“理性消費時代”。在這個時代,產品已經很多,你有明確的選擇餘地;

三是“個性時代”。這個時代,一般的產品,質量都已過關了,不必再左偵右察。人們的袋裏錢似乎也多了起來,他們的心態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個性化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的影響,而愈來愈不在乎他買的產品本身了,他們更在乎走進店麵的感覺,拿到產品的體驗,因為他們生活的壓力,情感的衝突等給消費者造成了太多心理的隔閡和阻塞。比如你的產品,你的店麵,你的導購小姐看起是流暢的,溫馨的。那麼消費者就有一種潛在的見物自信和微妙的受款待的心理被滿足。

今天,一些質量早已過關了的產品,應快速設置創意部門,對“感覺、體驗、個性化”進行大力的研究,否則,該產品的死期一定不遠了。

人是什麼?

人是情感的動物。

情感分為理性情感和感性情感。

人是直覺性動物。人是追求直接的動物。

理性對直接來說,真有點羅哩吧嗦,礙手礙腳,所以,理性的地位永遠隻是仆人的地位,隻有感性才是人惟一的聖人。

昨天是,今天是,明天更是!

如果一個策劃人,在理性和感性之間,誰是聖人,誰是仆人都搞清楚,那是沒有任何高度的和策劃品質的。

當然,我們又不要陷入另一個偏執:仆人說一千句,一定會有幾句說中主人的心思的。

創意經典案例(16):產品不是用來銷售的

原創意定位:不斷改進質量銷售。

新創意定位:隻租不售。

威爾遜在創業初期業績平平。直到新產品幹式複印機問世才扭轉局勢,異軍突起。

因為他的產品太受歡迎了。

按常理,他應當銷售出去了大量的產品。

果真嗎?

沒有。

他的一台新式複印機都沒售出。

他策劃了一場高定價隻出租的係統創意。

他故意將產品定價高於法律限定的10倍之內,自然,不但市場無人問津,而且法律也禁止販賣,但人們又必須使用他的複印機。

咋辦?

租!

租,這正合威爾遜本意,他不想賣產品,隻想賣服務。

這一招把他的全錄公司推上了複印機之王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