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展示】

心係藍天,誌存高遠

□毛宇軒

在生活中,我們當如雄鷹,心係藍天,誌存高遠。隻有心係藍天,我們才能有不懈奮鬥的動力;隻有心係藍天,我們才能夠勇於突破,精益求精;隻有心係藍天,我們才能翱翔穹宇,實現青雲之誌。

心當係藍天,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可以驅人奮進。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前蘇聯著名宇航員加加林從小懷揣飛天夢。在理想的驅動和自己不懈的追求下,他終於實現夢想,鑄就了輝煌的人生。中國漢代的司馬遷為實現理想忍辱負重,終著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傳世之作《史記》;同樣西晉的左思寫作《三都賦》,也是曆盡艱苦,終一鳴驚人,讓洛陽紙貴。這些均說明,心係藍天,樹立遠大理想,不滿足於平凡,不甘心於普通,方能成就非凡人生。

誌當存高遠,要有雄心壯誌,要有青雲之誌。

“有誌者,事竟成”,我們要有項羽的雄心壯誌,才能有宏圖霸業;“苦心人,天不負”,我們要有勾踐的高遠誌向、臥薪嚐膽的精神,才能卷土重來,重整山河。“老驥伏櫪,誌在千裏”,曹操誌在千裏方能平定北方地區,建功立業;“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王勃心懷青雲之誌,方能成就“初唐四傑”的美名。故人須有誌,須有高遠之誌,須有淩雲之誌。

胸當納江海,要有淩雲之誌,卻不可有傲慢之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鴻鵠之所以不同於燕雀,不僅是因為其心係藍天,還因為其有寬廣的胸懷;也正因為有了寬廣的胸懷,其才有了開闊的視野,才能翱翔於藍天。正如季羨林老先生曾經替不認識他的新生看行李,如果沒有這樣寬廣的胸懷,恐怕在學術上他也難有那麼大的成就——有傲人之才卻因此而傲慢之人必定無納江海之胸襟,也就無論有高遠的眼光了。故真正的大師總謙虛地說:“我還差得遠呢!”而“燕雀們”卻以不如自己的對象為參照標準,目光短淺,比低不比高,自以為是,孤芳自賞,不思進取。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隨處可見。因此,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不斷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我們不能過度自信,應理性客觀地看待自己,認識到自身的缺點並努力地去克服缺點,彌補不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克服缺點也是人生的一大成功,也是實現高遠誌向的不可缺少的品質。

人生路上,隻要我們心係藍天,誌存高遠,輔以謙遜的品質與充分的自我認識,定可以實現人生價值,展翅高飛,笑傲蒼穹!

本文開篇提出“在生活中,我們當如雄鷹,心係藍天,誌存高遠”這一中心論點,然後分三個分論點,圍繞中心論點依次展開論述,由此證明了現實生活中,我們既要有遠大的理想,又要定位準確,更要有腳踏實地的精神,才能逐步實現目標。文章舉例典型,正反對比論證,語言流暢,層次清楚,是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