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升華主題的技巧
寫作提升站
作者:張際民
升華記敘文的主題即在原來敘述的基礎上,借用一定的手段,使文章的主題再往大處、深處、廣處拓展一層,使文章更有穿透力,更能反映社會的本質,進而到達意蘊深遠的境界。下麵,筆者就記敘文升華主題的技巧作具體講解。
一、由表象上升到本質
考生要在敘述的基礎上,善於挖掘提煉,揭示事物的本質或其內在的深層含義,催人感悟,發人深思。這是升華主題最常見的一種方法。如優秀作文《發生在身邊的故事》寫了母親對我學習、生活和精神上的關懷與幫助,充分體現了母親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文章結尾寫道:“母親的話像一絲清風撫平了我心中的鬱悶。茶要衝三次才能散發香氣,人要承受無數次挫折,才能有所成就。一縷縷茶香沁人心脾,它融入了我的嗅覺,融入了我的內心,融入了我的血液,我整個人都被這香氣包圍著……細想,這不正是母愛的味道嗎?像茶一樣幽香。”這就將母親對我的關懷從表象向本質上進行了升華。
二、由事件上升為影響
考生可先對人物或事件展開生動的敘述,然後交代人物或事件對“我”或文中的主人公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以此來升華主題。如現代作家厲彥林的敘事散文《布鞋》回憶了在艱苦的歲月裏,娘做的布鞋伴隨自己成長的曆程。文章在結尾對主題進行了升華:“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漸成為時尚。穿慣皮鞋的都市人,開始與布鞋有了緣分。無論身在何處,有一雙布鞋,一雙包含親人惦記和祝福的布鞋,就學會了感恩。盡管踩著縱橫交錯的路,有黑暗,有泥濘,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會錯、不會斜,心中總是灑滿春風、陽光、幸福和歡樂。”這段議論抒情文字既抒發了作者對母親的感恩之情,還強調了母親做的布鞋對自己的人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三、由點上升到麵
文章先把某一個人或事物作為具體的寫作對象,突出這個人的思想、品質、習性,進而推及到對具備這一特性的一類人或事物之上,或由個人命運推及國家民族的命運,從而揭示主題的普遍性和典型意義。如作家莫言的回憶性敘事散文《母親》寫了一個艱難歲月中的母親的事跡後,寫道:“饑餓的歲月使我體驗和洞察了人性的複雜和單純,使我認識到了人性的最低標準,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質的某些方麵。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許多像他們一樣的人,為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這些普通人身上的寶貴品質,是一個民族能夠在苦難中不墮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學的靈魂。”這段文字由點及麵,由母親一個人推及到許多像她一樣的人,再推及到一個民族,從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麵拓展了文章的主題。
四、由托物上升為寄意
考生對某種事物進行了形神兼備的描寫與刻畫後,通過相似的聯想,把對這種事物的讚美轉移到與這種事物具有類似品格的人的讚美上來,把主題升華到一個全新的境界。如優秀作文《種子的追求》寫一粒稚嫩的種子懷著夢想,踏上了一段艱苦的征程,最終衝破了重重阻礙,實現了夢想的故事。文章結尾寫道:“種子的一生都在追求著光明,它曆經千難萬險,穿越重重阻隔,終於在艱難、惡劣的環境中成就了自己的夢想,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作者在對種子的成長曆程進行了生動的敘寫之後,由物及人,自然而然地把對種子的讚美轉移到具有不畏艱險追求夢想的精神的人身上,使文章的主題得到了升華。
五、由事件上升到哲理
文章先敘述具體的事件,在結尾處揭示或暗示這件事所蘊涵的深刻哲理,由具體的人事向為人處世的一般道理升華。在升華主題時,考生應注意三點:一是忌就事論事;二是“理”要從“事”中自然地生發出來,切忌離開事件去空發議論;三是“理”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且較新穎深刻,切忌片麵膚淺和老調重彈。如優秀作文《人與路》,該小說寫了市長為了挪用公款,先讓女秘書出麵,繼而親自出馬,最後鋃鐺入獄的故事。文章結尾告誡人們:世上的路有很多,但一旦走上貪汙腐敗的路,那就注定是一條不歸路。文章由事件上升到哲理,給人以啟迪,使人警醒。
當然,主題的升華首先得力於考生思想的升華,沒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就不可能有主題的升華。考生隻有站得高,看得遠,摒棄庸俗、褊狹,才能寫出深刻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