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專業=責任+能力(4)(2 / 3)

有人曾經說過:“輕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禍患不相上下。”許多年輕人之所以失敗,就是敗在做事輕率這一點上,因為他們對於自己所做的工作從來不會做到盡善盡美。

在極其平凡的職業中、極其低微的位置上,往往蘊藏著巨大的機會。隻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別人更完美、更迅速、更正確、更專注,調動自己全部的智力,從舊事中找出新方法來,就能引起別人的注意,使自己有發揮本領的機會,從而滿足心中的願望。

做完一件工作以後,應該這樣說:“我願意做那份工作,我已竭盡全力、盡我所能來做那份工作,我更願意聽取人家對我的批評。”

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分水嶺在於:成功者無論做什麼,都力求達到最佳境地,絲毫不會放鬆;成功者無論做什麼職業,都不會輕率疏忽。

你工作的質量往往會決定你生活的質量。在工作中你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不能允許自己隻做到次好;能完成百分之百,就不能隻完成百分之九十九。不論你的工資是高還是低,你都應該保持這種良好的工作作風。每個員工都應該把自己看成是一名傑出的藝術家,而不是一個平庸的工匠,應該永遠帶著熱情和信心去工作。

變“要我做”為“我要做”

主動就是不用別人告訴你,你都可以出色地完成工作。這也是具有專業精神員工之所以優秀、之所以績效高的最根本原因。

因此,永遠不要把“要我做”當作工作的前提,高績效最喜愛“我要做”的那類人,並樂意為其效勞。鑒於此,你必須像具有專業精神的員工那樣,發揚主動率先的精神,變“要我做”為“我要做”。無論麵對的工作多麼枯燥乏味,“我要做”的主動精神都會讓你取得非凡的業績。

但“積極主動”不是某些人所理解的強出頭、富侵略性或無視他人的反應。積極主動的人反應更敏銳、更為理智、更能切合實際並掌握問題的症結所在。因為隻有抓住了問題的症結所在,才能積極主動取得好的結果。

為了使幾億印度人民脫離殖民統治,許多印度議員紛紛譴責英國奴役印度人民。但印度聖雄甘地卻未加入到奔走呼籲的隊伍。他認為暴力反抗對於拯救人民是無益的,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是“非暴力不抵抗”,抵製英貨,最終取得了勝利。從表麵上看,那些奔走呼籲的議員似乎更積極,但實際上他們並未抓住問題的症結,隻是在做表麵文章。隻有像甘地那樣掌握問題的症結並積極地采取措施,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積極主動”要落實到行動上!具有專業精神的員工,均將“積極主動”灌注於工作的點滴之中。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工作能力才日強一日,工作業績才得以不斷提高。總的來說,思想上的積極主動落實到現實工作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主動熟悉公司的一切。這是做好工作的基礎。它主要包括公司目標、使命、組織結構、銷售方式、經營方針、工作作風……主動使自己像老板一樣了解所在的公司,可讓你在今後的工作過程中采取的行動更準確,效果更出色。

第二,不等待命令。如果你習慣於“等待命令”,首先,就會從思想上缺乏工作積極性而降低工作效率;其次,你還會養成“有所為而為”的工作態度,或者隻做你喜歡的工作。一個人一旦被這些思想左右,任何時候他都很難要求自己主動去做事。即使是被交代甚至是一再交代的工作,他也會想方設法去拖延、敷衍。事實表明,“等待命令”是對自己潛能的“畫地為牢”,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平庸的結局。

第三,工作時不要閑下來。工作中不讓自己閑下來,主動找點事做,你就能更加完善自己,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具有專業精神的員工每當完成一項工作時,總去翻工作日記,問自己是否所有的目標都已達到?有什麼項目需要加上去?還需要向別人學習什麼,以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擴大和充實?總之在任何閑暇的時候主動處之,你就能爭取到更多的機會,不斷提高自己的經驗和能力。

第四,主動做分外的事。許多著名的大公司認為,一個優秀的工作者所表現出來的主動性,不僅僅是能堅持自己的想法或項目,並主動完成它,還應該主動承擔自己工作以外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