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專業=責任+能力(5)(2 / 3)

在現代社會中,如何獲得先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當一個公司、一個員工群體麵對著挑戰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不去無謂地浪費最初的寶貴時間!

不用再猶豫,立即行動!

工作沒有完美的時候

做到100分並沒有做到你的全部。因為標準是沒有極限與止境的。隻有不斷超越的人才有可能不斷成功,追求完美,這是優秀員工應必備的專業特質。

追求完美會讓我們工作起來疲於奔命,似乎永遠看不到最終的目標。可是它對職場中的人來說很重要,自我滿足就意味著停滯不前,一旦一個人自以為工作做得很出色了,那麼他就會故步自封,難以突破自我。

一名員工在工作中的狀況可以用“逆水行舟”來形容。任何人,隻要他停止了努力,那麼他也就停止了進步。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停止進步就意味著退步,他永遠不可能達到成功與優秀那一天。

要想做職場上的常勝將軍,秘訣隻有一條,那就是隨時思考改進自己的工作。

公司聘用員工來做好工作,但更重要的,是聘用員工隨時去思考,運用員工的判斷力,以組織利益為前提采取行動。所以,職場人士要時刻提醒自己,任何工作都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可能。

有個剛剛進入公司的年輕人自認為專業能力很強,對待工作很隨意。有一天,他的老板直接交給他一項任務:為一家知名企業做一個廣告策劃方案。

半個月後,他拿著做好的方案,走進了老板的辦公室,誰知,老板看都沒看,隻說了一句話:“這是你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嗎?”

年輕人苦思冥想了好幾天,修改後交上,老板還是那句話:“這是你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嗎?”

這樣反複了四五次,最後一次,年輕人信心百倍地說:“是的,我認為這是最好的方案。”老板微笑著說:“好!這個方案批準通過。”

有了這次經曆,年輕人明白了一個道理:隻有持續不斷地改進,工作才能做好。這以後,在工作中他經常自問:“這是我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嗎?”然後再不斷進行改善,不久他就成為了公司不可缺少的一員,老板對他的工作非常滿意。現在這個年輕人已經成了部門主管,他領導的團隊業績一直很好。

這個例子可以讓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工作做完了,並不代表不可以再有改進。在滿意的成績中,仍抱著客觀的態度找出毛病,發掘未發揮的潛力,創造出最佳業績,這才是現今優秀員工的表現。

成功的職場人士都喜歡問自己:“怎麼樣才能做得更好?”具有這樣的問題意識,自然能夠了解自己所欠缺的、不足的還有很多,從而想辦法去改進。

看起來質疑自己的工作並不難,但大多數員工並沒有這樣做。

一位老板在他的回憶錄上這樣寫道:“事實上往往有些員工接到指令後就去執行,他需要老板具體而細致地說明每一個項目,完全不去思考任務本身的意義,以及可以發展到什麼程度。我認為這種員工是不會有出息的,因為他們不知道思考能力對於人的發展是多麼重要。不思進取的人由接到指令的那一刻開始,就感到厭倦,他們不願花半點腦筋,最好是能像電腦一樣,輸入了程序就不用思考把工作完成。”

所以,不斷思考改進是員工必須要做的事。

在你對既有工作流程尋求改變以前,必須先努力了解既有工作流程,以及這樣做的原因。然後質疑既有的工作方法,想一想能不能做進一步改善。

培養自己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那種認為小事可以被忽略或置之不理的想法,正是做事不能善始善終的根源,它直接導致工作中漏洞百出。

那麼如何才能夠克服這一點,以達到完美的境界呢?答案就是:沒有止境的努力和不斷的超越——因為標準沒有止境。

完美的標準就在於一種不斷努力的過程。事實上很多人都不能夠很好地理解“標準沒有止境”這句話。他們在工作中認為,隻要做到了工作的全部要求,做到了工作的100分也就是達到了完美的狀態。完美其實不是一種最終的結果,而是一種過程。在這種過程中,向完美進發的人對自我永遠都處於不滿足的狀態中,他知道自己對於工作或者人生都是不完美的,即使自己在努力地按照要求來工作,但是這對完美來說還是不夠,因為完美對應的是一種更高層次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