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做一個永不過時的專業人士(4)(3 / 3)

曾有一位年過四十的人,在最近的一次公司改組中失去工作。被解聘之後,他逢人就訴說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他會告訴你整個公司上下一切都依靠他,而最後自己卻被人惡毒地扳倒了。

他訴苦時的表現使我們越來越相信,他被解聘是咎由自取。他是一個十足的專講“過去時態語句”的人,而且隻會說些不幸、恐怖、消極的事。如今,他依然還在失業中,如果這一點沒有徹底的改觀,對他而言,失業的歲月會相當漫長。

在工作中要知道欣賞和讚美自己的老板,作為優秀的員工,努力去了解你的老板、欣賞和讚美你的老板。任何人身上都可能擁有你所欣賞的人格特質。不要以另外的眼光去看待老板,這樣是不妥的,不要把你的欣賞和讚美的心收藏起來。

拿出你的專業精神,敞開你的心扉,把欣賞和讚美的心釋放到你認為完美的程度。

專業精神決定發展前景

每個企業都需要有在業績上出類拔萃的明星員工,但是它們卻絕不會喜歡以明星自居、擺明星譜的人。在老企業看來,最重要的首先是專業精神整體的平衡,不可能為了少數一兩個人而傷害整個企業的利益。即使是業績再好的員工,如果處理不好和專業精神的關係,在專業精神方麵是個“刺頭”,企業也隻好“揮淚斬馬謖”,先對團隊有個交代。

現代社會,要想成為優秀人才,就必須做到:以專業為導向的職業技能,以生存為導向的職業心理素質,以價值為導向的職業觀念,以及以服務為導向的職業態度。

公司存在的目的是賺錢,但賺錢的前提是公司能夠滿足人某些方麵的需要,那麼人需要的是什麼呢?有人曾說:“企業必須記住,沒有人再需要其他什麼。服務、服務,服務才是關鍵。”公司無論給顧客的是產品還是直接的服務,歸根結底都是為顧客提供服務,一個公司的專業精神,很多時候就體現在公司員工的專業服務精神上!

台灣企業家王永慶在一次演講中曾說:“一個企業的興衰成敗因素固然很多,但歸根結底無非‘人’的問題,一個人的立身處世、做事為人,小焉者關係家庭幸福,大焉者關係國家民族的興亡,其對於企業之影響亦然。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個人所以能夠生存是因為旁人給我服務,於是我也需要服務他人。”

而公司的競爭力最終是要由一個個員工來體現的,如果每個員工都能提供優質的服務,那麼公司肯定能夠戰勝競爭對手,一定會擁有越來越多的客戶。

1993年,在IBM風雨飄搖之際,郭士納接任公司董事長。郭士納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將IBM轉變成一個以提供專業服務為核心業務的企業,依靠這一轉變,“藍色巨人”起死回生,而且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郭士納進行的是整個企業理念和文化的變革,每個員工也都變成了以專業精神做服務的高手。

專業精神為從業人員創造個人財富,這是專業精神的派生職能。它存在的理由時:能夠為組織,甚至社會創造源源不斷的財富,實現財富的增值。一個以專業精神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範圍內,能夠全神貫注、全力以赴為企業、公司創造更多的財富和利潤的員工,才是企業值得保留、培養並委以重任的員工。

作為現代的從業人員,一定切記擁有專業精神才能更好地為自己創造財富,財富的意義就在於專業精神。

傾聽不同意見,勇於自我否定

為了使預見到的機會和事業不至於變為空想,我們必須有自我否定的勇氣。在任何時代,最大的敵人都是自己。一個員工隻有具備自我否定的意識,才能達到擁有專業精神的目的。

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會不知不覺地對一些問題形成某種看法。由於所在環境的影響,以及自身認識問題的局限性,人們往往會形成一些錯誤的認識。

正像維護利益一樣,人們都在不同程度地維護自己的認識和觀點。不論自己的認識正確與否,當聽到別人讚同的言論,心裏就高興;當聽到別人的不同看法,或者當有人對自己的認識提出不同的意見時,就會產生抵觸心理、排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