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中靈感的出現,是意識活動的瀑發式的質變、飛躍,是令人豁然開朗、茅塞頓開的思想火花,是智慧之光的瞬間閃爍,是神經活動一下進入興奮狀態。
靈感產生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我們把不是在客觀環境的外部因素作用下激發的,也不是思考者自己有意識采取一定措施引發的,而是思考者的頭腦中逐步形成以後,在一定的時機“瓜熟蒂落”,自然產生的靈感稱之為自發靈感。打個簡單的比喻,它不是濃妝豔抹的嬌娃,而是清水出芙蓉的村姑,自自然然的一脈天成。
一、把心扉打開
我們的思維經常受到各種因素的約束,對同一事物和現象隻能夠看到它的一種或少數幾種屬性,並且以此為滿足。
有一位德國的哲學家,名叫萊布尼茨。據說他曾給當時的國王講哲學。萊布尼茨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國王不相信,就讓宮女們到後花園去找“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結果不用說,宮女們折騰半天,一個個空手而回。
別看一片小小的樹葉,如果細細考究起來,它所具有的屬性同樣是無窮多的:長短、寬窄、厚薄、色彩的濃淡、邊緣的鋸齒形狀、中間的脈絡走向……其中的每一種屬性都可以再細分出許許多多種。要想找出兩片樹葉,其各自無窮多的屬性完全吻合,顯然是辦不到的。
樹葉是這樣,每一事物是這樣,每一現實問題也都是這樣。
有一家牙膏廠,產品優良,包裝精美,招人喜愛,營業額連續10年遞增,每年的增長率為10%到20%。可到了第11年,企業業績停滯下來,以後2年也如此。
公司經理召開高級會議,商討對策。
會議中,公司總裁許諾說:誰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公司的業績增長,重獎10萬。
有位年輕經理站起來,遞給總裁一張紙條,總裁看完後,馬上簽了一張10萬元的支票給了這位經理。
那張紙條上寫著:將現在牙膏開口擴大1毫米。
消費者每天早晨擠出同樣長度的牙膏,開口擴大了1毫米,每個消費者就多用1毫米寬的牙膏,每天的消費量將多出多少呢!公司立即更改包裝。第14年,公司的營業額增長了32%。
一個小小的改變,往往會引起意想不到的結果。我們常常生活在一種習慣裏,麵對生活中的變化,我們常常習慣過去的思維方法,思維有了定勢,心路就狹窄,許多事情會想不開。其實隻要你把心徑擴大1毫米,你就會看到生活中的變化都有它積極的一麵,充滿了機遇和挑戰。
二、突破往往在小事情上
所謂的“小事情”,因其小被人們忽略了;然而它卻造成了大難題,常常會給人們帶來大麻煩,一些聰明人善於從“小事情”做起,從而使局部得到很大的有時是徹底的改觀。
日本的東芝電器公司1952年前後曾一度積壓了大量的電扇賣不出去。7萬多名職工為了打開銷路,費盡心機地想了不少辦法,依然進展不大。
有一天,一個小職員向公司領導人提出了改變電扇顏色的建議。當時全世界的電扇都是黑色的,東芝公司生產的電扇也不例外。這個小職員建議把黑色改為淺顏色。這一建議引起了公司領導人的重視。經過研究,公司采納了這個建議。第二年夏天,東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淺藍色電扇,大受顧客歡迎,市場上還掀起了一陣搶購熱潮,幾個月之內就賣出了幾十萬台。從此以後,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電扇就不再是板起一副統一的“包公臉兒”了。
這一事例具有很強的啟發意義,隻是改變了一下顏色。這種小事情,就開發出了一種麵貌一新、大大暢銷、竟使整個公司因此而度過了難關的新產品。這一改變顏色的設想,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何等巨大!而提出這一設想,既不需要淵博的科學知識,也不需要有豐富的商業經驗,為什麼東芝公司其他的幾萬名職工就沒人想到,沒人提出來呢?為什麼日本以及其他國家的成千上萬的電器公司,在以往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裏,竟都沒人想到、沒人提出來呢?看來,這主要是因為,自有電扇以來,它的顏色就是黑色的。雖然誰也沒有作過這樣的規定,而它在漫長的時間裏已逐漸形成為一種慣例、一種傳統,似乎電扇就隻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成其為電扇。這樣的慣例,這樣的傳統反映在人們的頭腦中,便成為一種源遠流長、根深蒂固的思維定勢,嚴重地阻礙和束縛了人們在電扇設計和製造上的創新思考。
很多傳統觀念和做法,不僅它們的產生有客觀基礎,它們得以長期存在和廣泛流傳,也往往有其自身的根據和理由。一般來說,它們是前人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積累,值得後人繼承、珍視和借鑒。但也不能不注意和警惕;它們有可能妨礙和束縛我們的創新思考。
三、轉化矛盾引起思維變化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的矛盾性是不同的,解決矛盾的方式也必然會多種多樣。而這些解決方法不是誰的頭腦裏憑空想象和杜撰出來的,逆向思維同其他思考方法一樣,也是億萬人民實踐的結果,是人類思維實踐的經驗總結和提煉,歸根結底,它也反映著事物的客觀規律。
下麵我們先看一下這種思維在戰爭中的應用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