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迸出“求新”的火花(1)(2 / 3)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世界戰爭形勢發生根本性轉變,德國希特勒的軍隊全線潰敗,隻能退到德國首都柏林,負隅頑抗。同盟軍決定全線出擊,痛打落水狗,從而取得二戰的最終全麵勝利。

指揮這場戰役的是蘇聯著名軍事指揮家朱可夫元帥。

這天晚上,蘇軍本來想利用黑夜作掩護向德軍發動突然襲擊。

但非常不巧的是,那天夜裏天上偏偏星光閃爍,大部隊出擊很難做到高度隱蔽而神不知鬼不覺。難道為此而改變這次作戰計劃嗎?

朱可夫元帥獨自一人緊皺眉頭,慢慢地踮著步想:利用黑夜進攻,是為了讓部隊具有高度隱蔽性。所謂隱蔽,就是不讓德軍發現蘇軍,可這種利用黑夜讓德軍什麼也看不見的做法,顯然不能奏效。又有什麼辦法能達到同樣的目的呢?想著想著,朱可夫靈機一動,有了!

他立即發布命令,將全軍的所有探照燈都集中起來,在向德軍發起進攻時,蘇軍的140台大型探照燈同時射向德軍陣地。

極強的亮光把隱蔽在防禦工事裏的德軍將士照得睜不開眼,什麼也看不見的德軍,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而無法還擊。蘇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破了德軍的防線。

朱可夫元帥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著名的戰績。

從上麵這個特殊的戰例中,我們可以對倒過來想總結出它的幾點特性。

1.事物之間關係的所謂“順”也好,“倒”也好,其實都是相對的。

在龐大的錯綜複雜的關係網中,事物之間互為條件,互相依存而不能孤立。從一個角度去看,甲事物與乙事物可能是“順”關係,從另一角度看,他們之間也可能是“倒”的關係。如利用黑夜襲擊德軍使他們“什麼也看不見”是“順”的關係,而利用140台探照燈照射,達到使德軍“什麼也看不見”這同一目的便是“倒”的關係。

2.客觀世界的許多事物,存在著轉化關係,甲能產生乙,乙也能產生甲。

例如:電能生磁,反過來磁也能生電。再比如,說話聲音的變化在一定條件下能引起金屬薄片產生相應的顫動,倒過來,金屬薄片的顫動在一定條件下也能引起說話聲音發生相應的變化。

3.客觀世界的許多事物,在相反的條件下會產生同樣的結果。

例如,睡眠過少,人的頭腦會發昏,精神狀態會不好;相反,睡眠過多,人的頭腦也會發昏,精神狀態也會不好。

4.有的事物之間,當它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原有的關係會發生顛倒。

例如,我國改革開放以前,長期以來都是“以產定銷”。產品與市場的關係是“產品——市場”。即:工廠根據上級下達的計劃決定和安排產品的生產,然後由商業部門送到市場上去出售。而現在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產品與市場的關係倒過來成為“市場——產品”,也就是工廠根據市場的需求“以銷定產”。

所以,因事物的矛盾在發生變化,我們解決矛盾的思想也應隨之變化,不能墨守成規。在“順”著解決問題不太順利的情況下,不妨“倒”著來一回,人們不是常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嗎?

四、巧解算術題

打破舊的思維模式給們帶來的禁錮,我們就會在習以為常的事物中發掘出新意來。

高斯是德國偉大的數學家。小時候他就是一個愛動腦筋的聰明孩子。

還是上小學時,一次一位老師想治一治班上的淘氣學生,他出了一道算術題,讓學生從1+2+3……一直加到100為止。他想這道題足夠這幫學生算半天的,他也可能得到半天悠閑。誰知,出乎他的意料,剛剛過了一會兒。小高斯就舉起手來,說他算完了。老師一看答案,5050,完全正確。老師驚詫不已。問小高斯是怎麼算出來的。

高斯說,他不是從開始加到末尾,而是先把1和100相加,得到101,再把2和99相加,也得101,最後50和51相加,也得101,這樣一共有50個101,結果當然就是5050了。聰明的高斯受到了老師的表揚。

遇事要開動腦筋是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高斯的聰明之處,在於他能打破常規,跳出舊的思路,仔細觀察,細心分析,從而找出一條新的思路。五、想象組合的力量

鋼筋、水泥、沙子、磚……組合在一起,能建成宏偉的大廈。

牛頓通過想象,組合了開普勒的天體運行三定律和伽利略的物體垂直運動定律和水平運動定律,從而創造了堪稱經典的力學體係,引發了以蒸汽機為代表的技術革命。

麥克斯韋通過想象,組合了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理論和拉格朗日·哈密頓的數學方法,創造了更加完善的電磁理論,從而引起了以發電機、電動機為標誌的技術革命。

狄拉克通過想象,組合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薛定愕方程,引起了以原子能技術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為標誌的技術革命。

所以,愛因斯坦說:“找出已知裝備的新組合的人,就是發明家。”

以前醫生診斷病人是否得了賁門癌,主要是借助聽診器聽病人吞水在食道下部的賁門處發出的聲音,根據其是否正常來判斷食道有無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