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迸出“求新”的火花(3)(2 / 3)

其次,我們要衡量的是創意對大眾的廣度和深度。當然,如電視之父拜爾德、無線電報發明家可馬尼以及愛迪生的創意成果,普遍都對世人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顯然是頂尖的傑作;在數學領域內,一部分科學家提出了“混亂”學說,其對思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至於馬克思及恩格斯所提出的創見,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各層麵上所造成的影響,無論就創意或是成果來說,都遠超過其原本的價值。

另一方麵,有些人絞盡腦汁想出了某些獨創性十足的概念,不過他們的創意成果卻曲高和寡,發揮不了影響力,不久便被眾人拋諸腦後。

3.創意的持久性

評價創意產物的最後一個標準,就是看它是否具有持久性。有些新產品的“半衰期”隻有短短數周,許多人殫精竭慮、經年累月所構思出來的創意產物,往往隻是曇花一現。

創意上“力求突破”這條路走得讓人如此艱辛,以致許多人不願涉足此道。但是,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仍將上下而求索創意,因為創意競爭,才是成功的法門。

十一、創意恒等式

創意究竟是一種什麼東西呢?創意是人腦思維的產物,但並不是有了思維就必然產生創意,創意是先前沒有的思維。人如果產生思維定勢,就不能產生創意,隻有積極思維,並運用有效的創造力去推動自己的思維,打破思維的舊框框,在千變萬化的情勢中不斷地進行開拓性地思維,銳意進取,就一定能產生創意。可以說:創意=獨特思維+創造能力。

1.創意產生的前提

要製造或產生創意,每個人在主觀上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動機;這個動機也許是有意的,也許是無意的,但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第一位的。

例如:一家美國食品公司在參加一次展覽會時,由於報名晚而被安排在頂樓最偏僻的角落,光顧者當然少得可憐。於是老板想到一條妙計,在底層撒下許多銅牌,並在銅牌上寫著“拾到此牌者,可到頂樓1068室換取紀念品”,結果使生意一下子火起來。

這個創意的前提就是“怎麼去吸引顧客”,而且是有意的,因為它是先有目的的。

又如: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與牛頓的頭產生合理地撞擊,使他產生了關於引力的設想,最終使他建立了“萬有引力定律”。

這個創意的前提是“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與牛頓的頭產生合理撞擊”,這個前提當然是無意的,牛頓並沒有想到蘋果會掉下來,也沒有想到會與他的頭產生什麼關係,在此之前更沒有意識到萬有引力問題。

從這兩個例子中我們不難看出:任何創意的產生都離不開一個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這個條件在創意的產生過程中是第一位的。

2.創意產生的基礎

創意的產生是以材料的積累和用腦素質為基礎,這在創意的前提條件裏是第二位的,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謂材料的積累,包括專業知識信息的積累、其他學科專業知識的積累、實踐經驗的積累等一切知識的積累。所謂用腦素質是指智力開發、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等。以上文所說的兩個創意為例:如果那個老板沒有經商的經驗,沒有其他社會知識的積累,那麼他就不可能產生“用銅牌去吸引顧客”的創意。如果把一個建築師放在同樣的場合,他也許就不可能產生那樣的創意。物理研究是牛頓的專業,專業知識就是產生那個創意的基礎。再者說,盡管在蘋果與他的頭發生碰撞的一瞬間之前,他並沒有考慮什麼引力問題,而在此之前他必然是思考過的。如果是一個搞商業的人,他恐怕連引力是什麼都不知道,又怎麼能想到這個問題呢?

用腦素質,其實就是一個智商問題,就是靈活用腦的問題,這就需要觀察仔細、思維敏捷、敢於創新。而這與知識的積累是密不可分的。反應遲鈍、墨守成規的人都不可能有什麼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