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麵對新環境,你有準備嗎(1)(1 / 3)

當環境已經變化了的時候,我們必須認識到這種變化,不能以老眼光對待新的環境。

法國生物學家讓·享利·法布爾曾作的一項研究:把一組毛蟲放在一個大花盆的邊上,使它們首尾相接,排成一個圓形,這些毛蟲開始行動了,像一個長長的遊行隊伍,沒有頭,也沒有尾。法布爾在毛蟲隊伍旁邊擺了一些食物。這些毛蟲要想吃到食物就要分散隊伍,不再一條一條前進。

法布爾預料,毛蟲會很快厭倦這種毫無用處的爬行,而選擇轉向食物。可是毛蟲沒有這樣做。出於純粹的本能,毛蟲沿著花盆邊一直以同樣的速度走了7天7夜。它們一直走到餓死為止。

這雖是一個有趣的生物現象,但對我們的人生卻很有啟迪。當環境已經變化了的時候,我們必須認識到這種變化,不能以老眼光對待新的環境。應重新審視所麵對的人、事,抓住他們的各自特征,了解其中的各種關係,及時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處世方法及人生目標,以自己之變適應環境之變。

一、改變所處的環境

當我們走入一個新的環境之後,除以己之變努力適應環境之變外,對於那些不利於自己工作和事業發展的環境,我們應該考慮作某些改變。

在美國東部有一所非常著名的學府,它的名字幾乎為全世界的知識分子所知曉,它的入學需要平均90分以上的成績,它一門課的學費,可以相當普通家庭整月的開銷,它的學生常穿著印有校名的T恤在街上顯示……

但是,這個學校有著嚴重的困擾,因為它緊鄰一個治安極壞的貧民區,學校的玻璃經常被頑童打破,學生的車子總是失竊,學生在晚上被搶已不是新聞,女學生甚至遭到強暴。

“我們這麼偉大的學校,怎能有那麼糟糕的鄰居。”董事會議憤怒地一致通過:“把那些不文明的鄰居趕走!”方法很簡單——以學校雄厚的財力把貧民區的土地和房屋全部買下,改為校園。

於是校園變大了。但是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變得更嚴重,因為那些貧民雖然搬走了,卻隻是向外移,隔著青青的草地,學校又與新貧民區相接,加上校園擴大難於管理,治安就更難了。

董事會失去了主意,請來當地的警察共謀對策。

“當你們與鄰居相處不好時,最好的方法不是把鄰人趕走,更不是將自己封閉。反而應該試著去了解、溝通、進而影響、教育他們。”警官說。

校董們相顧半晌,啞然失笑,他們發現身為世界最著名學府的董事,竟然忘記了教育的功能。

他們設立了平民補習班,送研究生去貧民區調查探訪,捐贈教育器材給鄰近的中小學,並輔導就業,還開辟部分校園為運動場,供青少年們使用。

沒有幾年,這所學校的環境治安已經大大地改觀,而那鄰近的貧民區,也眼看著步入了小康。

環境是可以被人改變的。但舊的環境的力量因其根深蒂固,還是很強大的,有時候靠少數人的力量也是難以實現的。當我們走入一個新的環境之後,除以己之變適應環境之變外,對於那些不利於自己工作和事業發展的環境,我們應該考慮是否能夠改變。當然這種改變可能不會很容易,需要方法和時間。但如果你是一位領導,運用強製性手段,也許可能不會太困難。

二、如何選擇新環境

我們選擇新環境,是想讓環境符合自己的特點,能給自己的事業帶來裨益。

醉心戲劇的王某,不顧親朋好友的反對,毅然選擇一處並不熱鬧的地區,興建了一所超水準的劇場。

奇跡出現了,劇場開幕之後,附近的餐館一家接一家的開設,百貨商店和咖啡廳也紛紛跟進。沒有幾年,那個地區竟然發展得非常繁榮,劇場的賣座更是鼎盛。

“看看我們的鄰居,一小塊地,蓋棟樓就能租那麼多錢,而你用這麼大的地,卻隻有一點劇場的收入,豈不是太吃虧了嗎?”那人的妻子對丈夫抱怨,“我們何不將劇場改建為商業大廈,分租出去,單單租金就比劇場的收入多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