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想想確實如此,就草草結束劇場,貸得款後,改建商業大樓,怎料大樓還沒有竣工,鄰近的餐飲百貨店紛紛遷走,房價下跌,往日的繁華又不見了。更可怕的是,當他與鄰居相遇時,人們不但不像以前那樣對他熱情奉承,反而露出了不友好的眼光。
那人終於想通了,是他的劇場為附近帶來繁榮,也是繁榮改變了他的價值觀,而且由於他的改變,又使當地失去了繁華。
雖然這個故事的主旨是人們常因建設自己而造就了別人,又因別人的造就而改變自己。但從環境角度來說,對於人們選擇新環境來改變自己的人生是有很大啟發的。
我們選擇新環境,是想讓環境符合自己的特點,能給自己的事業帶來益處,我們的角色應該像那些餐館、百貨商店、咖啡廳,他們之所以跟進來,是看中了劇場招來的人多這個大環境,是劇場為他們帶來了繁榮。我們的人生奮鬥也應像經商一樣,努力尋找一個更適合自己發展的環境,不僅要看到現狀,還要看到未來能給自己多大的發展空間。
譬如說提升罷,人人都有做官的欲望,這是人生價值的重要體現形式之一。人們總認為自己的提升是因為自己有某些才能。這種認識有很大的片麵性。因為誰都知道,一個人被提升時,首先要有職位之缺兒。沒有空出的位置,任你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也不會提拔到一個“懸空”的位置上。當然,我們不否認才能在提拔中的作用,隻是說才能與機遇相比,畢竟是第二位的。君不見,一些才智很高的人,因為沒有職位的空出而懷才不遇;可是,有些才智一般的人因為有空缺職位,順勢提拔也就盡在情理之中了。如果你想升職,而你的頂頭上司的年齡卻與你不相上下,等待空缺隻能把自己等老。這時你就應調轉單位或科室,尋找能讓出空缺職位的工作環境。如果眼下沒有空缺,但直接上司的年齡都快接近退休了,那麼這就是一個非常適合你發展的新環境了。
三、應對新環境
“時勢造英雄”,被改變了的環境就是一種新的時勢、新的發展機遇。無論是地理環境、交際環境,還是職業環境、人文環境,每一次改變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風和日麗的天氣裏,人的心境常常氣爽而神怡;相反,倘若天氣由晴轉陰,或淫雨連綿,或風雪交加,人們的心情也常常會陰沉和煩悶起來,這種變化,其實是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心情變化。當一個人在麵對各種不同身份的人時,他的角色要發生變化,在家庭裏,他是別人的丈夫或父親,到了工作單位中,他便成了別人的同事或領導。其實這種變化,正是環境變化所帶來的身份變化。如果意識不到這一點,固執地保持自己一成不變的交往原則,麵對各種場合、各種人總是板著一張永遠不變的麵孔,勢必要嚐受被眾人疏遠的苦果。
同樣,地理環境的改變也同樣的引起人們生活方式和生存觀念的變化。
人們常說,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交通環境的改變,對人們生活也起到重大的作用。不知你仔細觀察過沒有,修路的好處固然可以帶動起一個地方的富裕,但最早富裕起來的,卻是公路兩側的百姓人家。也許這就叫“近水樓台先得月”。你看,公路一通車,公路兩邊的小賣店、小飯店、小旅店、車輛修理部等等,便如雨後春筍般,一夜之間紛紛冒了出來。生意雖然不大,但也紅紅火火,長盛不衰。而遠離公路的人家則沒有這個優勢,盡管他們也會靠這便利的交通運輸經營自己豐收了的糧食、水果及其它特產,但富裕的變化速度卻要明顯慢得多。這是地理環境的優劣所造成的貧富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