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對立與統一的協和
事物之間相互起著正反兩方麵的作用,事物自己的“起作用的方式”又都不盡相同,它是事物的一種基本屬性。
事物起作用的方式,同事物本身的性質與作用有密切地聯係。
我們根據某種特殊的需要使某一事物起作用的方式有所顛倒,那就可能會引起該事物的性質、特點或作用也相應地向我們需要的方向改變。
下麵是兩則“顛倒作用方式”取得成功的實例。
古往今來,人們從中藥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方式,一直都是采取“熱提取工藝”。
古典醫書中記載中藥青蒿中含有抗瘧症成分。但采取熱提取工藝卻怎麼也不能將青蒿素提取出來,這令眾多的研究人員百思不得其解。
中醫研究院的研究員屠喲喲,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反複思考研究,悟出了這條:過去慣用的熱提取法之所以不能成功,很可能就是高溫水煎破壞了有效成分。“順著”對熱提取工藝顛倒的思路,他改用“乙醇冷浸法”這一新的提取工藝,經過反複實驗,對青蒿這種中藥的有效成分的分離提純,終於獲得巨大的成功,得到了青蒿素這種具有世界領先意義的抗瘧新藥。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改造其化學結構而得蒿甲醚、蒿乙醚、雙氫蒿素等衍生物。為世界範圍內的中醫中藥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日本科學家熊田長吉對傳統鍋爐所做的重大改進,也是沿著“方式顛倒”的思路進行思考的。
過去工礦用的工業鍋爐及日常生活的鍋爐,大都采取在爐內安裝許多水管,用給水管加熱的方式使熱水上升產生熱蒸汽。但這種鍋爐的熱效值並不高。
熊田長吉很早就想對這種鍋爐加以改造,他把主要思路放在如何進一步實施爐內加熱,以提高熱效。但很長時間以來,沒有取得大的進展,致使這方麵的研究鑽進了牛角尖。
後來,他將給水管加熱的思路倒過來思考,想到了它的相反的另一麵,就是讓水管子吸熱。
改變思路的熊田長吉察覺到,爐內水管子加熱的水隻能向上升,這對熱水和冷水的循環不利,也會影響鍋爐熱效的發揮。
接著他又進一步深想,假如把眾多熱水管中的一根加粗一些,並在粗管內再安裝一根使冷水向下降的細管子,這樣,粗管裏的熱水上升,裏麵的細管使冷水下降,這樣不就能使水流和蒸汽加速循環,從而大大提高熱效了嗎?
果然,按他這一設想而生產的鍋爐,一經實際使用,熱效一下提高了10%,熊田長吉對鍋爐的改進,不但改變了鍋爐史,也為自己贏得了崇高的國際聲譽。
我們知道,矛盾是既對立又統一的整體。對立亦即相反。利用相反的作用方式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也是眾多解決問題方式中的重要一種,它的目的是為了使事物產生和諧,或者說是產生統一這樣的結果。
基於事物與其起作用的方式之間,存在著彼此依賴、相互轉化的關係,那麼我們把對事物起作用的方式給以顛倒,對矛盾的解決將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
十一、“跳槽”未必不好
要是在以前,“跳槽”一定是不好的現象,倍受非議,冠之以“不服從分配”,“不安心本職工作”。
而在現代社會,“跳槽”是一種普遍的現象。現代經濟的發展需要每個工作的人都具備時刻能轉換工作的能力,這是一個人能否做到自我調節、自我實現、自我發展、自我保護的問題。
隻有具備轉換工作的能力,才能本著個人的理想、信念和原則做事,才能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的能力並得到相應的報酬。同時可以在不利的環境中有利地撤退和轉移。
而且,勞動的交換,能力的更動和工人的全麵流動就是要在社會經濟中達到人才和資源的合理組合,從而發揮出最大的功效。
我們在跳槽時並不是想走就走,也不是想去哪就去哪。一定要有一個計劃,要有一個完善的條件。否則,不但跳不成槽,還會灰頭土臉,一事無成。
美國玩具大王道密爾的發跡,與他的跳槽是分不開的。
1948年,當這位21歲的匈牙利青年登上美國大陸的時候,他身上隻有5美元。雖然他很快找到工作,但他從不以安定的生活為滿足,隻要他發現有更適合的崗位,就毫不遲疑地辭去原先的工作,即使原先工作的報酬比新崗位的報酬更高,他也不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