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陰暗與光明的抉擇(2)(2 / 3)

古時候,在江南的鄉下有一位老秀才。雖然這位老夫子年逾50還隻是個秀才,但他常以飽讀詩書而自居,並且行為處事都按照古代的規矩,說起話來之乎者也,令人似懂非懂,走路也是邁著方步,不緊不慢。他幾十年如一日,始終保持著一種學究風度。

有一天,老秀才外出訪友。在回家途中,風雲突變,電閃雷鳴,天上忽然下起了瓢潑大雨,這時老秀才也快到家了。但是如果還邁著方步走的話那到家肯定會淋個落湯雞,他四下張望,看不見一個人的影子,於是撒腿便往家裏跑。

他沒跑幾步,忽然聽到一陣笑聲:“哈哈哈,老秀才會跑了,老秀才會跑了!”他循著聲音找去,是一個牧童正在一棵梨樹上大叫。原來這個牧童上樹摘梨,剛才老秀才張望了半天,沒有注意到樹上有人。

小牧童這幾句話使老秀才羞愧難當,臉一會兒紅一會兒白,想不到幾十年樹立起來的形象毀於一旦,他羞憤交加,不知如何是好,他站在原地呆了好長一會兒,猛然轉過頭,又跑到剛才開始跑的地方,站穩之後,又邁起了方步,不緊不慢地走著,任憑雨水澆在身上,一直這樣走到家。

老秀才開始為什麼跑呢?老秀才開始跑著回家是因為他認為沒有人知道他這樣做了,因此他也就不會丟麵子。

“項羽自刎”的故事也很能說明問題。被範增稱為“匹夫之勇,婦人之仁”的項羽,其實就是一個麵子很薄的人,而且死要麵子。

項羽曾自立為西楚霸王,並封王天下,可謂是榮譽一時,風光到了極點。而垓下一役,項羽全軍覆沒,僅以百騎脫身,他便覺得臉已經丟盡,沒法再活下去了。他的話非常有意思,大意是說,天要亡我,我還活什麼,當年我帶領江東8000子弟渡江向西,開辟出一片霸業,而今卻無一人生還,就算江東的父老兄弟可憐我仍擁我為王,我又有何“麵目”見他們呢?就是大家不說,我心裏也感到慚愧。於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個英雄,必須去死。而若被漢將圍攻而死,則又要為後人恥笑,仍是要丟麵子,所以,必須自殺。

事情果然像項羽所形容的那樣嚴重嗎?其實不然。“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可能有“常勝將軍”,一次的失敗並不代表著什麼,隻要你能奮發圖強,完全可以東山再起。即使項羽到了這種舊日基業近乎“灰飛煙滅”的地步,不仍有幾百名忠勇的將士相隨嗎?而烏江亭長早預備了船隻,準備接項羽渡江,讓他重回江東故裏,再振雄威。據史書的記載,項羽在江東的勢力仍是很大的,民間威望頗高。所以,客觀地分析一下,項羽明智的選擇應該是聽從勸告,渡江還鄉,以圖崛起,此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但項羽卻終究解不開麵子“情結”,把麵子看的比命還重要,結果是“死要麵子”者因麵子而死。

所以,世界上沒有什麼事能把一個人的臉丟盡,而對於普通中國人來說就更是如此。因而,無論何時,我們都不應該因麵子問題而走向絕望,更不應該因此而走上絕路。

人生在世,麵子是丟不完的,也絕對不會丟盡。丟了麵子不要緊,隻要你能堅持信仰並奮鬥不止,你最終會贏得麵子。偉人,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有麵子的人之一,但是,這個麵子決不是天生而來,也非一次獲得,它是一個人在經曆了無數的挫折和失敗後才取得的成果。因而,我們可以這樣說,丟麵子是贏得麵子的必要前提和必要經曆,舍卻此道,就不能獲得成功。

六、欲望享樂應有度

欲望和人生命運的關係息息相連。因為欲望對人生命運的影響有正負兩麵。這正負兩麵就決定了人生命運的不同走向。

正當積極向上的欲望可以催人奮進,一步步走向更大的成功,而通過非法的、不正當的手段所實現的享樂的欲望,則推動人生走向墮落、邪惡,甚至成為罪犯,喪失生命。

縱觀那些曾經成功而後又墮落犯罪的人生曆程,可以看出,正是奮鬥過程中欲望的質變使他們走向了人生的絕路。就大多數人而言,他們最初的欲望都是正當的、積極向上的,正是這種欲望促使他們一步步走向成功。然而,當他們功成名就之時,由於自身條件、環境的變化,他們的追求欲望可能會蛻化變質,或者官要再大,或者錢要更多,或者名要遠播,或者妻更嬌美,而其共同點則是享盡人間富貴,滿足自己對物欲的最大需求。

比如說貪欲。每個人都想得到私利,而且是越多越好,這是人的共同心理。看到別人賺錢,自己也想發財,這也是正常現象,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通過勤勞所行,通過智慧所得,這是正常的欲望發展。但是,怕就怕在這種欲望變得無厭無足。人一旦有了貪婪的欲望,則要不擇手段地去攫取。這種貪欲支配下的結果必然是身敗名裂,為欲所毀。

管誌誠原來是首鋼礦山采礦工,靠著他勤勞肯幹,要求進步而一步一步爬上了北京鋼鐵公司黨委書記的寶座。這可以說是一種事業的成功。但是,管誌誠並沒有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地位,開始為金錢與色欲所迷惑。任職期間,他前後共收索取賄賂140多萬多元,貪汙公款8萬元,並且開始“富貴思淫欲”,為其兩個情人每人買了一套裝飾豪華的公寓,給了幾十萬元的存折、細軟之類。管誌誠最終在欲海中越滑越深,走向了人生自我毀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