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奧孔】德國作家萊辛的文藝理論著作,副題是“論繪畫與詩的界限”,1766年出版。拉奧孔原是希臘神話中特洛伊的祭師,曾警告特洛伊人不要中木馬計,因此觸怒天神,他和他的兩個兒子被巨蟒纏死。公元一世紀的希臘拉奧孔雕像,生動地表現了拉奧孔父子和巨蟒博鬥的痛苦掙紮。萊辛通過比較拉奧孔這個題材在古典雕刻和古典詩歌中的不同處理,說明詩和造型藝術的區別。他發現拉奧孔的激烈痛苦在詩中盡情表現了出來,但在雕刻裏卻不一樣,大大地衝淡了。例如在詩裏拉奧孔放聲哀號,而在雕刻裏他的麵孔隻表現出歎息。萊辛由此認為圖畫和雕刻不宜表現醜,詩不宜表現物體美。關於畫和詩的關係,在傳統的看法中較多的是畫詩同源。萊辛的功績在於指出畫和詩的特點,強調了一向被大家忽視的一麵。《拉奧孔》是德國最早的一部最具有吸引力和啟發性的美學著作,萊辛善於對具體事例作具體分析,而不是從抽象的概念出發去分析問題。他的《拉奧孔》樹立了具體分析古典文藝作品的典範,對德國文藝的繁榮和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判斷力批判】德國康德作。發表於1790年。康德在書上企圖溝通他在《純粹理性批判》和《實踐理性批判》中豁裂開來的兩個領域:“現象”和“本體”,或自然界和道德界。這是康德寫《判斷力批判》一個主要的目的,也是他美學的一個出發點。全書分兩部分:《審美判斷力批判》和《目的判斷力批判》。後一部分是他的自然觀,與美學關係不大;前一部分是他的審美觀,是他的美學的主要部分。在《審美判斷力批判》中,他主張“美隻在於形式”,美排斥一切實際利益或目的。他還強調美是雜多的統一,是合諧的表現,甚至是“道德的象征”;美的東西必然引起共同的快感,是合乎人類主觀要求的,因而也是合乎人類一定的目的性的。他還強調人在“崇高”事物麵前,要不屈於巨大威力,顯出理性和道德精神的勝利。康德的美學觀點是主觀唯心主義的。《判斷力批判》一書第一次用係統的哲學觀點確定美的問題,使美學具有了更嚴整的理論形態,為德國古典美學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審美教育書簡】德國席勒作。共二十七封書信。這些書信最初是席勒在1793年寫給丹麥王子奧克斯丁堡公爵的。1794年,他又重新修改和補充,並陸續發表在《葛蕾絲》雜誌上。他針對法國革命,認為改革社會、實現自由,根本不應該采取暴力革命的手段。他認為人不可能由自然的物質世界一下子上升到理性的道德世界,這當中應該經過一個他所認為的審美教育階段。他認為“美先於自由”,“如果我們要實現政治自由,必然通過審美教育的道路。因為通過美,我們才能達到自由。”(第二封信)他認為審美活動最先出現於精力過剩的遊戲中,而藝術正起源於遊戲。這些信就探討了藝術起源於遊戲的問題。康德曾說藝術是一種“自由的遊戲”。席勒接受了康德的影響,並有進一步發展。他說:“人並不滿足自然的需要,他要求有所剩餘。”有了剩餘,他就可以遊戲。當這種遊戲和想象力結合在一起,“企圖創造一個自由的形式,就最後一躍而為審美的遊戲了。”在審美的遊戲中,人擺脫了實用的束縛,看出了自己的“巧妙智慧”,方能獲得真正的自由。這時,一切都是自由的,因而也是平等的。政治革命不能取得的自由和平等,就這樣在審美教育中實現了。這種把精神看得比物質更基本和用審美教育來反對政治上的革命,完全是唯心主義的,也是改良主義的。

【詩與真】德國歌德作。其內容包括詩的基本原則、藝術的幻覺、藝術與自然等。歌德稱讚康德所謂的與利害無關的美,宣稱“查考藝術家的道德目的,等於砸了他的這一行。”也就是說,雖然一件優良的藝術作品能夠而且也將會發生道德的後果,但向藝術家要求道德的目的,等於毀壞他的手藝。

【美學講演錄】副標題為“美的藝術之哲學”。德國黑格爾作。1835—1838年間由他的門人整理,分三卷出版。該書提出了他的客觀唯心主義的美學學說。他主張藝術是絕對觀念在感覺經驗中的體現形式。美是主觀和客觀、內容和形式、理想和現實、自由和必然的辯證統一。他認為藝術和自然一樣,也有一個逐步發展和完善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使理念越發充分顯露的過程。他認為藝術史有三個階段:(1)古代東方象征藝術(象征型)。如印度、埃及、波斯等東方民族的建築,包括金字塔、神廟等,這種藝術的特點是龐大的體積、奇特的造型以及由此產生的“崇高的風格”,反映了人們對理念的認識還是蒙朧的、不具體的。(2)古希臘羅馬古典的藝術(古典型)。它克服了象征型藝術的粗陋和幼稚,使物質和精神、內容和形式達到完美的統一,如古希臘雕刻,表現了靜穆與和悅的美。(3)信奉基督教的日耳曼民族浪漫的藝術(浪漫型)。浪漫藝術的主要藝術種類是繪畫、音樂、詩歌,在這類藝術中,物的因素削弱到最低限度,精神得到更自由的表現,人們對藝術的鑒賞成了對心靈即對理念本身的觀照。他強調藝術從低級(建築、雕刻)到較高級(繪畫、音樂和詩歌)的發展就是精神逐步克服物質局限性而達到“主觀性”的過程。他認為浪漫藝術是藝術發展的頂峰;浪漫藝術後,理念就將脫離藝術而轉向哲學。

【藝術與現實的美學關係】一譯《生活與美學》。俄國車爾尼雪夫斯基作,發表於1855年。書中提出了“美是生活”這個命題,肯定了美及其他美學範疇的客觀性,指出藝術依賴於生活,應成為“生活的教科書”,藝術家應該就是思想家,注意到了藝術的能動作用。他對那種使藝術脫離現實生活,認為“美就是觀念在個別事物上的完全顯現”的觀點進行了批評。書中全部理論的出發點是“尊重現實生活,不信先驗的假設”。他說:“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們在那裏看得見依照我們的理解應當如此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東西,凡是顯示出生活或使我們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車爾尼雪夫斯基選集》上卷,三聯書店1958年版,第135頁)但他片麵強調現實美高於藝術美,認為藝術隻是對現實的“蒼白的、不完全的”甚至是片麵的再現,而沒有正確理解現實美和藝術美的關係,沒有看到藝術雖來源於生活,卻高於普通生活,藝術美比現實美更高,更強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因而更帶有普遍性。總的說來,還未超出人本主義的範圍。

【美學原理】意大利克羅齊作,1902年發表。原名《美學》,分原理和曆史兩部分,中文本譯了原理部分,未譯曆史部分,故以“美學原理”名其書。此書的目的在於證明作者的藝術即直覺的基本論點。他把藝術和直覺等同起來,認為當人以直覺方式對事物產生一種意象時,就是完成了一件藝術品。這種意象不是來自客觀世界,而是來自主觀心靈。直覺實質上是一種“心靈的綜合作用”,是情感的對象化。藝術存在於藝術家的心靈中,所以藝術家創造的有形的事物並不是藝術,僅僅是一種幫助藝術在欣賞者心靈中再現的輔助手段。他同樣把直覺和表現等同起來,所以藝術也就是表現,被表現出來的東西就是藝術家的情感。《美學原理》對晚近資產階級美學與藝術理論產生過巨大影響。它的某些觀點富有啟發性。但是直覺主義本身由於將美學同邏輯學、倫理學、經濟學等割裂開來,將審美活動、藝術活動與認識、道德和實踐活動割裂開來,從而陷入深刻的片麵性之中,成為現代各種頹廢沒落藝術所依據的理論基礎之一。

【布瓦羅】(1636—1711)法國著名美學家、古典主義文學理論家。著有被尊為古典主義法典的《論詩藝》以及《詩簡》、《郎加納斯〈論崇高〉讀後感》、《1770年給貝洛勒的信》等。他在哲學上是個理性主義者,在文學理論上是個古典主義者,他的美學就是這兩者奇妙而自然的結合。1674年以詩體寫成理論著作《論詩藝》,主張詩人應服從“理性”,認為“理性”是普遍的人性(亦稱“自然”)的最本質的東西,把“理性”作為文學創作和評論的基本原則,強調文學必須模仿自然,必須以古希臘、羅馬作品為典範。布瓦羅的哲學出發點,是笛卡爾的理性主義。他的美學思想是對古典主義文藝實踐的總結,對當時歐洲古典主義文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博克】(1729—1797)又譯為柏克。英國著名政治家、政論家和美學家。他繼承了英國經驗主義傳統,同時受到法國啟蒙運動的影響,在哲學上傾向於唯物主義,美學上也表現了較多的進步的、科學的精神。他是十八世紀英國經驗派美學的集大成者。康德稱博克為英國經驗主義者中“最優秀的作者”。他在美學上的主要著作是《論崇高與美兩種觀念的根源》。在朗吉努斯以後和康德以前,這部著作是西方關於崇高與美這兩種美學範疇的最重要的文獻。書中探討了美與崇高的性質和根源,他進一步肯定了美是事物本身的某些屬性。他通過豐富的審美經驗,歸納總結出美所需要的多方麵的形式特征。如小的體積、光滑的表麵、逐漸的變化、妖弱的身材、鮮明而不刺眼的顏色等等。特別是對於崇高的看法,多少反映出新興的浪漫主義的文藝思思。他對德國古典美學(特別是萊辛和康德)的影響是重要的。他關於崇高和美的學說是康德寫《判斷力批判》的動機之一,康德多少接受了他的美與崇高的對立以及崇高以無限大引起恐懼的看法。他的主要缺點是隻從生理學的角度去考察美,看不到社會實踐和曆史發展對審美趣味和文學所起的決定作用,把人隻看成動物性的人而不是看作社會性的人,把美感同一般感官、快感混同起來,過分重視審美的感性和直接性,忽視審美活動的理性方麵。他的這些缺點後來受到康德和席勒的批判。博克的美學思想曾對法國與德國啟蒙運動美學和德國古典美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高特雪特】(1700—1766)德國作家、文藝批評家。著有《批判的詩學》、《德國語言藝術基礎》和悲劇《垂死的加圖》。他的理論著作《批判的詩學》在十八世紀上半葉發生過相當大的影響,使他成為德國文學界的最高權威。他的哲學出發點是笛卡爾和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沃爾夫的理性主義。他深受法國古典主義文藝理論的影響,提倡理性主義。他希望用法國新古典主義的法則和規範引導德國文學擺脫比較粗野的巴洛克風格。但他移植的法國新古典主義不合德國民族特性。不過,對十八世紀德國戲劇改革和文學語言的規範化、統一化、純潔化起了一定作用。他雖是新古典主義的信徒,卻仍是啟蒙運動的先驅。

【鮑姆加登】(1714—1762)西方啟蒙運動時期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和美學家。在美學史上,他有獨特的貢獻。他把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和沃爾夫的理性哲學進一步係統化,把萊布尼茲的“混亂的認識”(感性認識)和沃爾夫的“美在完善”融合在一起,認為美就是感性認識的完善。他認為人類心理活動既然分為知、情、意三個方麵,就應該有三種科學來研究它。他認為邏輯學是研究理性認識即知的,倫理學是研究意誌的,這是已經確立了的,那麼還應該有一門專門研究情感的學問,即感性認識的問題。他在1735年發表的《關於詩的哲學沉思錄》裏,就首先提出建立美學的建議。在1750年,他首先建議並設立了一個獨立的科學,給它命名為“埃斯特惕克”(即“美學),希臘文便是“感性學”的意思。他第一個采用“美學”這個術語,因而獲得了美學之父的稱號。他的主要著作有:《關於詩的哲學沉思錄》(1735年)、《形而上學》(1739年)、《“真理之友”的哲學書信》(1741年)、《美學》(第一部1750年、第二部1758年)、《哲學百科全書綱要》(1769年)。他的美學思想對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美學家康德、謝林、黑格爾等發生過重大影響。

【萊辛】(1729—1781)德國啟蒙運動思想家、文藝理論家、劇作家和美學家。德國的啟蒙運動到萊辛達到了高潮。他處在由新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時期,是這個大轉變中的一個重要樞紐。他的基本觀點是唯物主義和現實主義的。1751年開始寫文學評論。1735年出版的《薩拉·薩姆遜小姐》,暴露市民階級的軟弱性,標誌著德國戲劇發展的新方向,成為德國戲劇史上的裏程碑。1765—1767年,寫成了偉大的美學論著《拉奧孔,論繪畫與詩的界限》、《漢堡劇評》,奠定德國現實主義文藝理論的基礎。他這段時期所寫的劇評文章,對十七世紀貴族古典主義進行了尖銳的批判。他的理論和創作,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精神,對德國文化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他是第一個替德國文學、戲劇、繪畫建立了現實主義美學基礎的人,也是近代德國文學的奠基人。車爾尼雪夫斯基稱他為“新德國文學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