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作二(1)(3 / 3)

【托馬斯·阿奎那】(1226—1274)歐洲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和經院哲學的重要代表。美學思想見於《反異教大全》和《神學大全》。托馬斯把普洛提諾新柏拉圖主義引向神學,同時也接受亞裏士多德影響。認為美寓於天國和人世一切事物中。上帝是最高美,人隻有與上帝合一才能理解美;但又認為美是感性的,凡使感官獲得愉悅享受的就是美。美是直接的和不假思索的,隻在形式而不在內容。認為美具有三個要素:完整、和諧和鮮明(而醜是“不完整的東西”)。美感則源於對象(上帝和萬物)所具有的這三個形式因素。認為人體美在於四肢五官端正勻稱,再加上鮮明的色澤;精神美與善相同,在於待人的合理公正。他最早對美感與一般快感作出區分。認為審美感官隻包括視覺和聽覺,其他感官則主要獲得欲念方麵的快感。感官之所以喜愛比例適當的事物(美),是由於這種事物在比例適當這一點上類似感官本身。強調審美活動隻是對於人才有效,因為隻有人才可以單從對象本身的美得到樂趣。他認識到美與善的一致性和它們之間的區別。認為美與善不可分割,因為二者都以形式為基礎,所以人把善的東西也稱為美的。同時,沒有什麼事物分享不到善和美。每一個事物憑它所特有的形式就是善的和美的。

【達·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畫家、自然科學家。美學思想主要見於《論繪畫》和《筆論》。他的繪畫理論對美學有重要意。主張藝術是自然的再現。強調畫家的感覺和經驗對於認識自然的重要性,把視覺比作心靈的窗戶,通過它研究和反映自然。他重視摹仿自然,要求在藝術中表現自然和人。認為畫家應該是“自然的兒子”。他主張“鏡子說”。認為畫家隻是憑著眼睛和技術作畫,而沒有任何理想,就好象一麵鏡子隻是將放在它麵前的事物原封不動地照進去,實際上並沒有意識到這些事物的存在。文藝創作中最重要的是藝術的思想內容能造福於民眾,能為民眾服務,藝術家要有熱烈的愛憎感情,豐富的生活知識和深刻的理性思想。他認為美感的根源在於審美對象事物本身。美感具有變動性。不同的藝術形象所引起的美感有強弱之分。他重視對藝術技巧的追求,認真研究解剖、透視、配色和構圖等與繪畫有關的科學和技術,整理出一套係統的繪畫理論。他強調繪畫是最高的藝術,畫與詩的界限在於:詩處理精神哲學題材,畫處理自然哲學題材;詩描繪心的活動,畫研究身體運動對心的影響;詩以間接的文字為媒介,畫以直接的具體形象為媒介。畫在效用、美和美感等方麵遠遠高於詩。

【培根】(1561—1626)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始祖,經驗主義哲學的先驅。著有《學術的促進》、《新工具論》、《新大西洋》等。培根是近代把哲學結合於實驗科學,使人生理想由內心觀照轉到行動的第一個人。在美學上,他的重要貢獻在於尊定了科學實驗和歸納法基礎,使美學由內省思辯領域轉到科學實驗領域,從而使17世紀崛起的英國經驗派美學麵目一新。他把人類學術分為曆史、哲學和詩三部分。又把人類知解力分為三種活動。認為“曆史涉及記憶,詩涉及想象,哲學涉及理智”。他明確把詩歸入想象範疇,為美學重視對想象的研究開了先例。他又分想象為記憶想象和創造性想象,指出後者的特點在於“放縱自由”,即對自然理想化。這是近代心理學上“聯想”和“分想”說的發軔,明顯地影響霍布斯創立著名的“觀念聯想”說。他讚成亞裏士多德、賀拉斯以來的“寓教於樂”說,主張藝術須有娛樂和教育雙重功效,要求借提高自然來提高人的心靈。認為凡是屬於虛構曆史而能使心靈感到滿足的作用,不論散文或韻文,皆可稱之為詩,因為這種虛構符合上帝啟示。培根的美學思想,經由霍布斯奠基到洛克,在英國一直處於統治地位,影響深遠。

【笛卡爾】(1596—1650)法國唯物主義的奠基人,近代唯理論的第一個代表。著有《論方法》、《形而上學的沉思》、《哲學原理》等。他從理性出發,認為科學認識必須符合“明白與確切”的標準,把這一方法論引進美學。他主張創設一些嚴格、穩定的法規,讓藝術體現理性的標準。他主張“靈”與“肉”截然對立,對於與“肉”相關的“情”,應當用“理性”和“意誌”加以壓製。在藝術創作中則提倡以理性抑製感情衝動,把藝術當作純理智產物,蔑視想象和情感,導致美學中的理性主義。認為聲音美是因為愉快,聲音愉快是因為與人內在的心理狀態對應或相符合。認為“美和愉快是人的判斷和對象的關係”。人的判斷不同,美和愉快的尺度也就不同。這甚至與人的嗜好和經曆相關。他對美提出的標準是:內容上必須使欣賞者感到難易適中,形式應盡可能協調、謹嚴,文辭應“明晰”、“純潔”。古典主義美學的重視理智、規則和標準,講究邏輯性,強調明確易解及結構單純等見解都可溯源於他的理性主義。他對理性的過分強調(輕視情感與想象),使文藝作品的氣魄力量及韻味都受到束縛。笛卡爾的美學思想未形成體係。他的唯理主義思想對古典主義美學流派影響極為深遠,布瓦洛著名《論詩藝》就是《論方法》在藝術領域的具體體現。

【萊布尼茨】(1646—1716)德國哲學家、自然科學家,大陸理性主義代表人物。著有《人類理解力新論》、《神正論》、《單子論》等,美學思想散見於上述著作。他認為“明晰的認識”是高級階段,它下麵有不同程度的“朦朧的認識”。“明晰的認識”又分為“混亂的”(即感性的)和“明確的”(即理性的)兩種。前者隻能認識事物的籠統形狀,印象可以很生動具體,卻未經分析,不能分清事物各部分關係;後者經過邏輯思維,能清楚辨別事物。這些觀點對大陸理性派美學影響很大。他對美感持不可知論。認為美感是一種混雜的、朦朧的感覺,是無數微小感覺的結合體。審美趣味或鑒賞力由一些混亂的感覺組成,人不能充分說明它的道理;它和人的本能很近似,人了解它是通過心靈而不是通過理解力去感覺的。認為音樂就它的基礎來說,是數學的;就它的出現來說,是直覺的。

【維科】(1668—1744)意大利法學家、曆史哲學家、美學家。著有《新科學》等。維科推崇培根經驗主義哲學,力圖從心理學中的經驗事實出發去尋求人類心理功能和人類文化各部門之間的因果關係。美學上,他十分重視文藝的想象問題,他把人類心理功能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接受感官印象(感覺)、綜合感官印象(想象)和理解。三者之中尤重視綜合感官印象。他認為想象是詩的起源,並且從人類史上著重考察了想象活動。他將人類原始時期比擬為兒童期。認為兒童的行動主要是想象活動,所以,詩也是想象活動。因為想象活動是形象思維,所以人類最初的文化,包括宗教、神話、語言以及各種社會製度,都是通過形象思維而不是抽象思維而形成的;又由於形象思維具有創造和虛構的性質,因而創造和虛構就成了詩的基本活動。透過想象,維科從形象思維的進行程序中發現了兩條基本規律,一條是以己度物的隱喻,一條是“想象性的類概念”。前者是由“人心的不明確性”及“對事物的原因”的無知即缺乏抽象思維能力造成的。因此,人就把有生命的事物的生命移交給物體,使它們具有人的功能。後者是說原始人還不會抽象思考,不能對同類事物形成抽象的類概念。但他們喜歡在事物中見出相同或類似,於是就用形象鮮明的突出的個別具體事例來代表同類事物。

【伍爾夫】(1679—1754)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理性主義代表之一。美學思想見於《關於上帝、宇宙和靈魂的合理的思想》、《關於人類理解能力的合理的思想》等。伍爾夫繼承萊布尼茨的哲學思想,並把它係統化為一種神學目的論。在美學領域,他除了沿襲萊布尼茨的一係列觀點外,提出了著名的美在“完善”說。認為美的本質是“一種適宜於產生快感的性質,或是一種顯而易見的完善”。“美在於一件事物的完善,隻要那件事物易於憑它的完善來引起我們的快感”。所謂完善,就是指事物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的相互協調,物體的結構適合於它們自身的目的性。這種協調和合乎目的性加上具有引起人快感的性質就是美。與美在“完善”說相聯係,他采用事物在人心中產生的感覺來作為分辨美與醜的標準。認為“產生快感的叫做美,產生不快感的叫做醜”。與目的論和預定和諧說明適應,他也相信絕對美的存在,相信萊布尼茨“在一切可能的世界之中這個世界是最好的世界”的看法;所謂最好就是最完善、最美。上帝是美的最高體現者。伍爾夫的哲學和美學思想是萊布尼茨觀點的係統化和通俗化。他關於美在“完善”的看法對理性主義美學發生了重大影響。

【休謨】(1711—1776)英國哲學家、曆史學家、經濟學家,經驗主義集大成者。著有《人性論》、《論審美趣味的標準》。在美的本質問題上,他認為美不是對象的屬性,美是事物形狀在人心上所產生的效果;效果的產生在於“人心的特殊構造”。在說明心理構造和美感來源時,他有兩種看法。一是效用說。認為美是相對的,隨人的利益不同而不同。他把美分為來自感覺的和來自想象的兩種。前者直接訴諸感官,隻涉及對象的形式;後者卻能引起便利和效用之類的觀念聯想,涉及到內容意義。二是同情說。認為由於“人性的本來的構造”,我們可以設身處地地分享旁人的情感乃至分享物被人假想為有情感活動的旁物的“情感”。帝人的利益可因同情而被視為自己的利益,旁人覺得美的,自己也覺得美。對藝術作品的批評,他提出兩條原則;一是把作品放到它自己的曆史背景中去考察;二是了解作品的目的,看它多大程度上適合於達到這個目的。他認為審美趣味帶有極大的個人主觀性,所以有極大的相對性。但他卻認為人的心理構造雖有差別,卻有著基本的一致性。判斷的分歧,隻是因為心理功能的某種缺陷和反常,而這又是因偏見、缺乏訓練或不敏感所造成。認為人與人之間敏感性的先天差別極大,但可通過訓練和學習得到提高。

【盧梭】(1712—1778)法國思想家、作家、音樂家,18世紀法國三大啟蒙領袖之一。著有《論語言的起源》、《論科學和藝術的發展是敗壞了風俗還是淨化了風俗》等。盧梭把文明社會和原始社會相對照,譴責古代神話和雅典文藝是道德墮落的產物,他推重蘇格拉底、法布裏哀的說教,提倡“節製與德行”,賞識蒙昧的善和美,並堅持二者的統一。他認定隨著科學與藝術的發展,人們的道德也就消逝了。他進而主張毀棄一切藝術,放棄一切物質和精神文明,退回到人類的少年時代。他認為詩的地位高於散文。衝破古典主義崇奉的理性束縛,他把情感提高到統治地位,主張個性和情感自由,讚美自我,強調個性和人的價值。他的“返於自然”的主張,對後來的浪漫主義思潮影響很大。認為音樂不能隻是摹仿自然,而必須通過摹仿來表達人的感情;以旋律表達感情,才能征服人心。

【鮑姆加登】(1714—1762)德國啟蒙運動時期哲學家、美學家。主要代表作有《關於詩的哲學默想錄》、《美學》等。鮑姆加登的哲學思想直接師承萊布尼茲和伍爾夫的理性主義。萊布尼茲把人的認識分為“明確的認識”和“混亂的認識”。鮑姆加登認為,“混亂的認識”也是人類認識的一種,也應有專門的學科加以研究。因為人類的心理活動分為知、情、意三部分,而研究知或理性認識的有邏輯學;研究意誌的有倫理學;他把研究感性認識的學科定名為“感性學”,這樣,鮑姆加登使美學這門學科第一次取得了與邏輯學相對的獨立的地位,所以,在西方美學史上他被譽為“美學之父”。他繼承了伍爾夫的“完善”說,提出了美是“感性認識的完善”的命題。與伍爾夫不同,他強調的是感性認識本身的完善。而感性認識本身的完善,其關鍵在於認識的主體,這一點對康德影響很大。“感性認識的完善”,按鮑姆加登的解釋包括三個基本要素:即思維的和諧、秩序、意義。他把這三者稱之為“認識的三種普通的美”。這三方麵和諧一致的“完善”就是美。鮑姆加登使美學取得獨立的地位,還在於他把藝術理論有機地統攝於美學研究之中。他對藝術品的內容構成規定了五要素:豐富性、宏偉性、真實性、鮮明性和可靠性。

【康德】(1724—1804)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和美學的奠基人。先後著有《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未來形而上學導言》等。創立了德國古典哲學第一個龐大而完整的唯心主義體係。康德把美學作為溝通知性和理性、認識和倫理、自然和自由的中心環節。他的美學思想主要見於《判斷力的批判》的第一卷《審美判斷力的批判》在這一卷裏,他逐一討論了美、崇高、藝術、天才、審美意象等範疇。康德對美的本質做了詳盡考察。他從質、量、關係和方式四個方麵分析了美的判斷。(1)審美判斷不涉及利害計較,不是欲念的滿足。(2)審美判斷具有一種普通的可傳達性。(2)審美判斷是一種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形式。(4)審美判斷不憑概念而必然產生愉快的對象。在“崇高的分析”中,他對崇高的審美經驗著重在量的考察和分析。他認為,崇高是想象力在巨大而有威力的自然對象麵前因無力把握而喚起理性理念與之抗爭,並在精神上戰而勝之,從而產生喜悅之情。藝術理論在他的美學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認為自由是藝術的精髓,藝術與遊戲相通,藝術創作靠天才和審美趣味。天才是替“藝術定規則的一種才能”,認為美的藝術應當創造審美意象。

【狄德羅】(1713—1784)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美學家,百科全書派的主要代表,第一部法國《百科全書》主編。狄德羅依據唯物主義觀點,提出了“美在關係”的命題。認為“美”是一個存在物的名詞,它標記著存在物一種共有的性質,這個共有的性質就是“關係”。這就是“美在關係”的含義。他把“關係”基本上分為3類:實在的關係、察知的關係和虛構的關係。與此相應,美也分為3種:(1)實在的美。對稱“在我身外的美”,是尚未被認識的美。(3)見出的美。又稱為“與我有關的美”,是借“悟性”來判斷的美。(3)虛構的美。實際是藝術家創造的美。按照“美在關係”的觀點,狄德羅解釋了現實美和藝術美。他認為,自然美是依關係的多少來定美與不美的,是在比較中來確定的。對於藝術美,他肯定藝術是對自然的模仿,認為大自然是藝術的第一個範本。因此,他認為大自然高於藝術,自然美高於藝術美。狄德羅認為,審美鑒賞不單是審美感受力,也是審美創造力。從審美感受來說,關係的知覺是美感的基礎。從審美創造來說,審美鑒賞是指“趣味”和“天才”。狄德羅把“美在關係”說用於戲劇理論。狄德羅認為,他所提倡的新的市民劇的主要任務就是描寫“情境”。“情境”也就是關係,應借“情境”去展現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狄德羅的美學思想,上承亞裏士多德,下啟車爾尼雪夫斯基,在西方美學史上有重要地位。

【歌德】(1749—1832)德國詩人、劇作家和思想家。歌德的美學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自傳《詩與真》、《箴言與回憶》和他與愛克爾曼的談話中。他認為美不是抽象的存在,難以用抽象概念來表達;美是一種“本原現象”,就在自然之中。事物之美的原因就在於感性形式符合理性內容,即符合自然意圖和目的。事物達到了自然發展的頂峰,就顯得美了。他認為人的完美就是人的自然定性的表現,但他又認為自然和人之美是不能持久的,為了彌補這一不足,才有藝術美的產生。如果說自然美是事物構造符合自然意圖,是自然意圖的顯現,那麼藝術美則是人的心靈自由、內在性格的顯現,它以理想的形象佇立在世界上,有一種持久而巨大的作用。它使人比自身更高大,並把人提高到神的地位,使人的生活和活動更趨完善。人通過藝術美看到了“至高的美”。在美的發展係列上,藝術美高於人的美,人的美又高於自然美。另外,歌德還斷定藝術家對於自然具有雙重關係,藝術家是自然的奴隸,要服從自然的必然;又是自然的主宰,要表現自由精神,使自然為藝術家的較高的意旨服務。

【席勒】(1759—1805)德國詩人。其美學代表作為《論美書簡》、《美育書簡》及《論素樸詩與感傷詩》。他在《美育書簡》中提出了人具有兩種基本衝動的理論。感性衝動要求絕對的實在性,要使人的潛在能力成為現實;理性衝動要求絕對的形式性,要把客觀外在事物消融在人的自身,使現實服從必然性的規律。這兩種基本衝動的結合形成遊戲衝動。遊戲衝動的對象是活的形象,是最廣義的美。活的形象是指在對象中融合了審美主體的生命內容,從而使對象的形象成為主體自身生命內容的體現。席勒認為,隻有在遊戲衝動中,人才是自由的。因為這種衝動才真正把人的感性與理性結合起來,把物質過程與精神過程統一起來。他認為,在審美過程中,思維、感覺和情感是交織在一起的。美不僅是我們的對象,而且是我們主體的狀態。審美遊戲已經不是盲目的本能活動,而是掌握了必然性的自由創造。藝術的本質在於審美外觀。對外觀的興趣是人擺脫了動物狀態達到人性的一種標誌。席勒把人性的全麵和諧發展作為他的審美理想。《美育書簡》的主題思想是要通過美育來變革社會,以達到人們的精神解放。

【黑格爾】(1770—1831)黑格爾的美學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美學講演錄》中,這是他整個哲學體係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學體係在美學和藝術領域中的具體表現。黑格爾認為藝術的根本特點,是理念通過感性的形象來顯現自己,認識自己,“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成為黑格爾美學思想的核心。他認為一般的理念是抽象的、概念性的,美的理念卻必須具有確定的形狀,與現實的具體特征結合在一起,隻有具體的理念,才能顯現為感性的形象。而他所認為的感性形象,是理念自身顯現出來的,並不具有自然的物質存在,而是心靈化的東西經過感性形式來表現的。在黑格爾看來,自然顯現理念不充分、不完善,不是真正的美。隻有藝術美,才是心靈的產物,因此,隻有藝術美才是真正的美。黑格爾探討了藝術發展的曆史類型。他從理念的精神內容與其物質表現的感性形式的關係出發,把藝術的曆史發展分為3種類型:(1)象征主義類型;(2)古典主義類型;(3)浪漫主義類型。黑格爾建立了各門藝術分類的體係,認為理念通過不同的感性材料顯現出來,成為不同的藝術。感性材料是區分各門藝術的一個標誌。在藝術分類中起決定作用的,仍然是理念。黑格爾的美學思想在西方美學史的發展過程中,起了劃時代的作用,成為古典美學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