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作三
【市】中國古代集中進行商業活動的場所,又稱市井。春秋時期便有集中的市場。擁有作坊和雄厚資財的“百族”的經商地段稱為大市;坐商的地殿稱為朝市;小商販經營的地段稱為夕市。市中設肆,呈整齊的行列式布局,各婁商品陳列在肆中出售。市的周圍有圍牆,設市門。唐中期以後,集中的封閉式的市場被陸續突破。首先在商業繁盛的地方出現了夜市。北宋中期後,城市中封閉式的市場改為臨街設店的商業街。
【裏】又名閭裏、坊。是中國古代居民居住之地,也是居住區規劃的基本單位。自周代至唐代,裏的平麵一般呈正方形或矩形,圍以牆,設裏門出入,裏內排列居民住宅。隋唐時期改稱城內之裏為坊,而稱郊區的區劃單位為裏。晚唐時,長安城裏坊內開始出現酒肆、商店、妓院等。而在商業較發達的揚州城,唐中葉以後,打破了市和坊分開的體製,出現了沿街修建商店、旅舍和住宅的城市商業街道。北宋中葉以後,取消了城市農禁製度,陸續拆除坊牆。以後城市中的坊隻是城市管理的行政區域。
【莊園】中國古代包括有住宅、田林和農田的建築組群。因莊園的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屬於皇室的為皇莊,有苑、宮莊、王莊等名稱;屬於貴族、官吏、地主的為私莊,有墅、別墅、別業、別莊等名稱;屬於寺廟的稱常住莊。莊園主往往占有大片良田沃土和山川名勝。園內一般有住宅、農田、果疏園、林牧場、漁塘、農副業作坊以及供遊賞的園林等。
【塢壁】又稱塢堡。中國古代為防禦而修建的小城堡,有2類。一類是西漢時為了屯戍西北無險可守地帶的軍隊而修築的小城堡。另一類是內地的地主豪強聚集宗族鄉黨,為割據一方而平地建塢,依山築磊。
【宮殿】秦以前中國居住建築通稱宮。秦漢以後,成為皇帝居所的專用名;殿原指大房屋,漢以後也成為帝王居所中的專用名。寺廟中重要的建築也稱宮或殿。宮殿一詞習慣上指皇帝、王侯居住所的建築群體。自春秋至唐代,宮城大多在都城中,依都城牆而建;有的則在城牆外;有的與都城分兩城而建築。從北宋起,宮城建在都城之中,上麵為城區所包圍。
【壇】中國古代主要用於祭祀天、地、社稷,舉行會盟、誓師、封禪、拜相師等活動與儀式的台型建築。壇既是祭祀建築主體,也是相關的整組建築的總稱。壇的建設還要嚴格遵循禮製又多以陰陽五行等學說為依據。
【廟】中國古代的祭祀建築。有祭祀祖先的廟稱宗廟。帝王的宗廟稱太廟;有祭祀聖賢的廟稱文廟;還有祭祀山川、神靈的廟。北京的太廟、曲阜的孔廟、泰山的段廟分別是三類廟中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廟宇。
【佛寺】佛教僧侶供奉佛像、舍利,進行宗教活動和居住的建築群體。“寺”原是古官署名稱,東漢明帝時,天竺僧人攝摩騰等攜帶佛教經像來洛陽,最初住在接待外賓的官署——鴻臚寺,後將此寺改建,稱白馬寺,後世相沿以“寺”多為佛教或佛塔為主體,輔以講堂,經藏,僧舍、齋堂、庫廚、鍾鼓樓等建築,布局上沿襲中國傳統的庭院形式。是宮殿和居住建築的翻板,強調軸線關係。
東漢至東晉時期,佛寺以塔為中心,四周用堂、閣圍成方型庭院。南北朝時期,佛事大盛,許多王侯的宮室、第宅改建佛寺,以原前廳為佛殿,後堂為講堂,廊廡環繞,形成宮室第宅型佛寺。唐代佛寺繼承了宮室第宅型佛寺發展成了較完整佛寺型製。這類佛寺有明顯的中軸線,從主要入口“三山”(山門)開始,沿軸線縱列數重殿閣,中間連以橫廊,劃分成幾進院落,構成全寺主體部分。較大寺院在主體殿閣兩側,仿宮殿中廊院式布局,對稱排列若幹較小的院,按內容命名,如菩提院、般若院、淨土院、塔院、閣院、律院、庫院等。主院和各小院均繞以回廊,回廊內有壁畫。有的帶附建配殿和配樓。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演變為殿前左右雙塔或於主體殿庭前兩側分立塔院。中唐以後密宗盛行,多供菩薩立像,所以寺廟後部的講堂或配殿始建為二層以上的樓閣以增加室內高度。宋代寺廟基本同唐製。明代以後的佛寺布局又有變化,主體建築有山門,門內左右有鍾鼓樓,原三門處改為天王殿,內為大雄寶殿、東西配殿,後為藏經閣。自天王殿至藏經閣,以廊廡、配殿圍成殿庭,與唐宋用回廊者不同。大型寺廟兩側仍有小院,最後部分並為三個院,中央為“大悲閣”,左右為方丈院。
喇嘛教教規,大型寺院實行“四學”製,設四“紮倉”(經學院),分別修習顯宗,密宗、曆算和醫藥,各紮倉都是大型經常建築,其中修習顯宗紮倉為入寺喇嘛共用,規模最大,稱為“都綱”(大經常)。寺內還設有專為供奉各種佛像的“拉康”(佛殿),各級活佛的“囊謙”(公署),辯經壇、印經院、“喇嘛噶拉”殿或廊。塔以及大量的喇嘛住宅。藏族地區的喇嘛教寺院一般依山勢建造。蒙古族或領近城鎮的寺院,受漢族建築影響,按縱中軸線布局。“井”字型分隔的九個空間成相隔的五個空間是喇嘛教“曼荼羅”(經壇)的平麵形式,有時又是寺廟總體布局或單位佛殿的造型式樣。
【清真寺】又稱禮拜寺,是伊斯蘭教徒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清真寺建築布局和形式較靈活,但須遵循以下原則:(1)按伊斯蘭教規,做禮拜時必須麵向麥加,所以大殿的神龕必須背向麥加(在中國,神龕背向西方)。(2)大殿內不供偶像,平麵布局多種多樣。殿內滿鋪地毯,做禮拜的教民要脫鞋進入。(3)殿內神龕前左側建宣諭台,是阿訇講教義之處。(4)室內外裝修常用植物紋,幾何紋和阿拉伯文字,一般不用動物紋樣。(5)綠色為主色調。伊斯蘭教在唐代傳入中國後,清真寺建築不斷發展,農步形成中國清真寺建築特有的結構體係和藝術風貌。唐宋時期,清真寺多集中在東南沿海商口岸及長安等地。當時中國有四大清真寺,即廣州懷聖寺、泉州清淨寺、杭州真教寺和揚州清真寺。這些清真寺多由大食、波斯等國的傳教士和商人建造,多用磚石砌築。其平麵布局、外觀造型以及細部處理多受阿拉伯建築形式的影響。從元朝起,清真寺建築遍及全國,以今新疆、甘肅、青海、寧海、雲南等境內以及大運河兩岸城市為多,並發展成為兩種風格不同的清真寺建築體係:內地采用中國傳統的院落式布局、木結構體係。新疆各地則保留伊斯蘭建築形式,並帶有明顯的地方特色。清真寺建築主要有禮拜殿(大殿)、邦克樓、講堂、浴室及阿訇辦公居住用房等附屬建築。內地清真寺一般是前麵為大門、二門,門內兩旁布置講堂和阿訇辦公用房;邦克樓布置在中軸線上,或單獨建造,或建在大門或二門之上。大殿由前廊、禮拜殿和後窯殿三部分組成,多用幾個勾連搭屋頂連在一起,邦克樓又稱“喚醒”,是登樓招呼教民做禮拜用的,一般為2—3層,有的可達5—7層。新禮拜寺建築不強調軸線對稱,進大門便是禮拜殿,大殿周圍布置各種建築。禮拜殿為蔥頭形園頂或平頂,分內外殿布置。邦克樓有的設在大門兩旁,有的建在寺的一隅。
【衙署】中國古代官吏辦公的處所。《周禮》稱官府,漢代稱官寺,唐代以後稱衙署、公署、公廨、衙門。
衙署是城市中的主要建築,對城市規劃和城市景觀有重要影響。京城衙署,自三國時起,大多有規劃地集中布置。曹魏鄴城、北魏洛陽城主要衙署在宮前大道兩側。隋代大興城,在宮城前建皇城,城內南北七街、東西五街,分列衙署,均南北向。北宋開封城後期在宮前大道兩側的橫街上布置衙署,亦為南北向。以後又在宮前兩則建尚書省、中書省和樞密院。金中都衙署布置仿北宋後期。明初建南京城時,衙署建在宮前大道兩側,東西相對。明正統七年(1442)建北京城衙置時,因襲南京形製,建在大明門內千步廊東西外側,各前後兩排,均東西向。
地方衙署自漢代以來多集中建於附屬於大城的小城內。唐代稱小城為子城、牙城和街城。節度使駐節的州府城衙城正門稱“鼓角樓”,設鼓角旌節,屋頂可以用筒瓦、鴟尾。下開兩個門洞,俗稱雙門。府縣城子城正門和無子城和衙署前正門稱譙門,上設鼓,兼為城市報時建築。宋代府縣譙門前建兩亭,統名為“頒春”、“宣詔”,是名義上的連詔布政場所。子城內衙署居中,署後附官邸。周圍布置署官公廨,署官住所和軍營、倉庫等。子城戰時可設防,又是軍事據點,宋代州府衙署也有因無子城而分散設立的。元滅宋後,下令毀天下城牆,明代重建時,一般不在建子城,洪武二軍定製,地方衙署集中建在一處,同署辦公,以便互相監督。現存始建於明代的官爵多在城市中心偏北,前臨府衙。清代衙署沿襲明製。
衙署都是庭院式布局,和同期的宮殿、寺廟、第宅相似,建築規模視其等級而定。衙署中主要建築為正廳(堂),唐代以前稱聽事,設在主庭院正中,廳前設儀門、廊廡,一至數重不等,除供使用外,兼示威儀、等第。遇有重要情況開啟正門,使用正廳。長官辦理公務多在正廳的附屬建築內。屬官的辦公處所視衙署大小而定,小者則在正廳兩廂,大者在主庭院側另建院落。衙署內有架閣庫保存文牘、檔案,有的還有倉庫。地方府縣衙署中常附有軍器庫、監獄。在京衙署,署內在建官邸。京外衙署附設官邸,多建於衙署後部或兩則,供官員和眷屬居住。明代以後,地方府縣衙署內常建土地祠。
【藏書樓】中國古代供收藏和閱覽圖書用的建築。國內最早的藏書建築見於宮廷中。保存至今最古老的藏書樓為天一閣,在浙江寧波,建於明嘉靖四十年(1516),為麵寬六間的兩層樓房,其中西盡間為樓梯間。下層供閱覽圖書和收藏石刻用,上層按經、史、子、集分類列櫃藏書。建築的南北兩麵開窗,便於空氣流通,書櫥兩麵有門,可以前後取書,透風防黴。建築的兩麵山牆為傳統的封火硬山牆,以免領屋失火蔓延書閣。閣前為水池,池麵有假山、方亭、竹木幽深,環境靜謐。天一閣名稱取自漢代鄭玄注《易經》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語,水能克火,以寄托書樓免遭火災之意。清代藏書樓以北京故宮文淵閣最為著名。建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專為收藏四庫全書而設。其房屋製度、書架款式等仿天一閣。為了分藏《四庫全書》副本,清政府陸續在全國建造了六座藏書樓,即北京圓明園文源閣(已毀)、熱河避暑山莊文津閣、沈陽故宮文溯閣、杭州孤山文瀾閣、鎮江金山寺行宮文宗閣(已毀)、揚州大觀堂文彙閣(已毀)。上述建築都按文淵閣製式,全稱清代七閣。
【鍾鼓樓】中國古代主要用於報時的建築,分鍾樓和鼓樓。鍾鼓樓有兩種,一種建於宮廷內、寺廟內,一種建於城市中心地帶,多為兩層建築。宮廷中的鍾鼓樓除報時外,在朝會時也作節製禮儀之用。此外,唐代寺廟內也設鍾和鼓,無、明時期發展為鍾樓、鼓樓對峙而立,供做佛事之用。南朝梁代建康宮正殿東南角已建有鍾樓,但無鼓樓。宮廷中鍾鼓樓同設始於隋代。明代始,宮殿中就不再建鍾鼓樓。古代裏坊製城市實行宵禁,早晚擊鼓為啟閉坊門的信號。唐長安宮城正門承天門和各坊坊門上層都設鼓。州、縣則在衙城正門譙門上設鼓。元大都、明南京城和清北京城都在城內建造高大的鍾樓、鼓樓,各地方城市也出現獨立於街頭的鍾樓和鼓樓,周圍逐漸形成繁華的商業區。城市報時的鍾鼓樓沿襲承天門、譙門的城樓做法,下為磚切墩台,上為木構樓屋。有的在墩頂上加築腰簷,使墩台像樓的底層。
【店肆】泛指各類商店,又稱店鋪、鋪席、店、鋪、肆等。中國古代城市中的商店有按行業分的專業商店和供應居民日常生活食用品的主副食、雜貨店。唐代以前的裏坊製城市中,前者集中於市,有專門官員管理;後者則在坊內沿街設置。宋代以後的街巷製城市中,專業商店演變為按行業相對集中沿街建店的行業街。有的街還設有集市。建築形式有臨街商店和院落型商店兩種類型。
臨街商店麵寬一至五間不等,以三間居多。後麵布置庭院和房屋,作為庫房、居屋或作坊。大型商店有的把邊上一間開作門道,車輛可進出院內。臨街商店為一至三層不等,多用雙坡屋頂,宋至明代多用懸山頂,清代北方為硬山頂,南京為馬頭牆式。北京的商店多在房前簷接出一間或半間進深的平頂房,叫“柏子”,拍子頂部用磨磚做冰盤簷,下加木製簷板。有的在頂上加木構或磚雕欄杆,稱作“朝天欄杆”。臨街商店的店麵常加木雕、磚雕、彩畫等裝飾,掛有牌匾,幌子等。店名多書寫在簷下匾和朝天欄杆上。幌子則掛在自拍子的掛簷板上橫挑出的幾根雕花橫木(挑頭)上。店前階下兩側有時還設柵欄和係馬石柱。有的店前附建衝天牌樓,上加有鬥拱的懸山頂,也有不帶頂的牌坊。牌樓上掛匾額。北京很多店麵上部多用透雕的飛罩,兩次間下部裝井口格子欄杆。近似清代室內常用的欄杆罩。有時還把原在鋪麵上的飛罩裝在牌樓的枋下。
【酒樓】又稱酒肆、酒舍、商店。供飲宴用店鋪。宋代酒店與食店分建,食店又稱飯莊、食肆,清代大店基本沒有區分,小店則酒、食不兼賣。宋代至清代,大型酒樓飯莊的建築形式基本相同,分樓房型、宅邸型和花園型三種。宋代大型酒店、食店門前用木枋紮彩樓,加種種裝飾,施朱綠彩畫,稱“歡門”。酒店大門兩旁立紅色柵欄,豎店名牌,懸掛青白相間的酒簾。元大都的酒店稱“槽坊”,門前畫戰國四公子像,上覆有鬥樞的屋頂,應是酒店專有的標誌之一。
【戲場】泛指中國古代演戲的場所。唐代中國戲劇已具雛形,至宋、金兩代正式形成。各個朝代的演戲場所隨著戲劇藝術的發展而演進。就建築而言,以唐代的戲場,宋代的勾闌、元代的戲台和清代的戲樓、戲園為其主流。唐代戲場一般在寺廟旁。宋代雜劇在民間的演出場所稱勾闌或瓦舍勾闌,也稱邀棚,是在公共娛樂場所的瓦舍中勾闌內演戲。勾闌把樂棚、舞台等綜合起來,三麵觀戲,隔出一麵稱後台。勾闌形製一直延續到元、明以至清初。勾闌的台是有頂的,上麵象座鍾鼓樓,觀眾三麵圍座,觀眾席是個木坡。勾闌是中國營業性劇場的開端。金,元以後的戲台最初也是建在寺觀等建築的廣場上,用於演戲酬神。元代民間大量興建戲台。自明代始,戲劇表演出現兩軍對峙的武打場麵,要求舞台麵積增大,且前後台要分開。清代除寺廟戲台外,在城市會館中,王府中多有固定的戲台。戲樓是清代宮苑中的觀演建築,是綜合了民間戲台建築的精華而發展而成的,不僅麵積大,而且變單層為兩層或三層。戲樓坐南朝北,和觀戲的殿堂組成四合院。三層大戲樓的台麵,由上至下,分別稱為福台、祿台、壽台。底層壽台是主要表演部位,麵闊三間。進深三間。祿台的表演部位隻占台的進深一間麵積;福台更小,表演部分隻占前簷下的中間部分。壽台後壁有一層閣樓。稱“仙樓”。仙樓有四座木扶梯通向壽台,兩座木扶梯通向祿台,供戲中神仙角色上下場用。壽台頂部又有三個天井,各井口上均設轆轤架,是用來提人升降之用。壽台台板下為地下室,有四口旱井、一口水井,以起共鳴作用增強音樂。紫禁城的寧壽宮暢音閣,頤和園的德和園大戲樓是現僅存的三層大戲樓。
【會館】中國城市公共建築的一種,擁有會場、劇場。宴會廳,並具有辦公和居住等功能的建築群。會館分同鄉會館和行業會館兩類。前者為客居外地的同鄉人提供聚會,聯絡和居住的處所;後者是商業,手工業行會會商和辦事的處所。同鄉會館建築形式大致同大型住宅相似,多在正廳或專辟一室為祠堂,供奉鄉賢。正廳為同鄉聚會宴飲之處。行業會館總體布置仍近似住宅建築。館內多供有這個行業的祖師或神祗。有演戲酬神用的戲台,或獨立建造,或建在大門背麵上層。觀眾席設在正廳,廂樓或庭院中,行會會館多講究裝飾,常用繁複雕刻和金彩裝飾。會館大多建於首都、省會和商業、手工業發達的城市。這類建築定型於明清之際。清末北京宣武門外是會館雲集之地。
【旅邸】中國古代為旅客提供膳宿的建築群。官辦的旅邸在都城有館、驛站等名稱,供公出的官員差吏使用;民間經營的旅邸有客邸、客店、客棧、旅店等名稱。戰國時期的客館建築豪華,高牆環繞,附有倉庫、馬廄等。漢代的亭是行政機構,兼供公差、信使旅居。講究的建有高牆和守望用的候樓、,牆外四角立華表作為標誌,內附客舍。明代的驛站前建牌坊,正門呈譙樓狀,形製近於衙署。
【民居】中國在先秦時代,“帝居”或“民居”皆稱“宮室”;自秦漢起,“宮室”才專指帝王居所,而“第宅”專指貴族的住宅。漢代列侯公卿食祿萬戶以上,門當大道的住宅稱“第”,食祿不滿萬戶,出入裏門的稱“舍”。近代則將宮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築統稱為民居。中國木構架體係的房屋(住宅)在新石器時代後期就已經出現萌芽。殷商時期已出現南北主軸線、用房屋圍成院落的建築布局方式萌芽。春秋時代士大夫階級的住宅在中軸線上有門和堂,大門兩側為門塾。門內為庭院,院內有碑,用來測日影以辨時辰。正上方為堂,是會見賓客和舉行儀式的地方。堂設有東西二階,供主人和賓客上下之用。堂左右為廂,堂後部為室。漢代住宅有前後堂,貴族住宅一般還配有園林。四廊,閣道、望樓和包廚等亦是住宅的基本元素。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大住宅形式與漢代相同。唐代六品以上官員的住宅通用烏頭門,平麵為長方形,外環牆壁或廊廡,房屋多為三開間,明間開門,堂和大門間有回廊相連。明間開門,堂和大門間有回廊相連。宋代住宅屋頂已有多種形式,細部、裝修等也很豐富。元代住宅中有“工字廳”。明代在第宅第級製度方麵有較嚴格的規定。一二品官廳堂五間九架,下至九品官廳三間七架;庶民住宅不逾三間五架,禁用鬥拱,彩色。清代住宅形式基本同明式,住宅等級製度有所放鬆,對房屋架數沒有規定。戰國未年起,“風水”說開始對建造住宅從選址、布局到房間朝向,尺寸等皆產生影響,其中也不乏一些以“風水”麵貌出現的合理因素。
【四合院】民居的一種,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河北、山東和東北地區也居住四合院。以三進院的四合院為例,因受“風水”說的影響,大門開大八卦的“巽”位或“乾”位。所以大門開在住宅正麵軸線的右角上。大門內外設影壁。進門為第一進院。南房為外客廳和雜用。在中軸線上開二門,通常做成華麗的垂花門。二門以內為第二進院,又為主要的院子,坐北朝南的北房為正房,是全宅中最高大、質量最好的,供家長起居、全客和舉行儀禮之用。正房一般為三開間,兩側各有一或二間較為低小的耳房,通常作為臥室用。正房前左右對峙的東西廂房,通常供晚輩居住或作飯廳、書房用。東廂房的耳房常作廚房用。從垂花門到各房有廊互相連通。從耳房夾道進後院,即第三進院,這排房稱罩房,供老年婦女居住和存放東西用。“四合院”房屋結構為抬梁式構架,屋頂苫背極厚,上鋪陰陽瓦。山牆和後簷也是很厚的磚牆或土坯牆。前簷下部為坎簷,上部為窗。室內多為磚墁地。平麵布局和建築須做法都考慮到適應北方較寒冷幹燥的氣候。
【“四水歸堂”式住宅】民居的一種。江南地區住宅名稱較高,平麵布局同北方的“四合院”大體一致,隻是院子較小,稱為天井,僅作排水和采光之用。大門多開在中軸線上,第一進院正房常為大廳,院子略開闊,廳多與天井內外連通。後麵幾進院的房子多為樓房,天井更深,更小。住宅單位奇數開間,結構為穿鬥式構架,牆壁底部常用石板牆,其餘用空鬥磚牆或編竹抹灰牆,牆麵多刷白色,並有各種式樣的防火山牆。前簷全為木裝修。屋頂無苫背,鋪小青瓦,室內多以石板鋪地。江南水鄉住宅往往往臨水而建,前門通巷,後門臨水,每家皆有碼頭,供洗濯、汲水和上下船之用。
【“一顆印”式住宅】民居的一種雲南省的“一顆印”式住宅可作這類住宅的代表,在湖南等省稱為“印子房”。這類住宅布置原則上與“四合院”大致相同,隻是房屋角處相連接,組成一印章狀。“一顆印”式住宅平麵布局雖然單調,但因多為樓居,正房與廂房大小高低頗多變化,構成具有風采的形體。住宅單位建築為木構架,土坯牆,多繪有彩畫。
【大土樓】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崦居的圍成環形的樓房,內包庭院,一般為3—4層,最高為6層。大環形土樓占地直徑最大可達70米,可住50餘戶人家。庭院中有廳堂,倉庫、畜舍、水井等公用房屋。樓房外牆為夯土牆,牆厚為1—1.5米。結構為木構造。內簷木裝修講究,有線條優美,出簷很深的瓦屋頂。底層和二層朝外都不開窗,多用作倉庫。三層以上開小窗,多為居室。大門牢固,有設防火水幕,防衛性很強。大土樓主體為夯土建築。
【窯洞式住宅】民居的一種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等黃土較厚的地區。利用黃土粘性強、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山拱形窯洞。一般可分三種:(1)靠山窯:利用垂直的黃土壁麵開洞,向縱深挖掘。進深最大可達20米。也可數孔並列,互相穿套;或疊層開挖,如樓層。(2)平地窯;在平地上按需要的大小和形狀,垂直向下挖出深院,再從坑壁向四麵挖靠山窯洞,布局原則同四合院。在入口處挖成隧道式的或開敝式的階梯通出地麵。院內設滲井排水。窯洞頂上是自然地麵,可以行入走車,也可耕種。(3)磚窯、石窯、土坯窯;布局與一般庭院相同,隻是單體建築是用磚或石或土坯發券建成窯洞的形式。盛行於山西、陝西等地。
【幹闌式住宅】民居的一種。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地區,為傣族、景頗族、壯族等的住宅形式。幹闌是用竹、木等構成的樓居,是單棟獨立的樓,底層架空,用來飼養性畜或存放東西,上層住人。傣族竹樓以具有家庭活動用,多功能的平台為特點。當地稱平台為“展”。景頗族竹樓以長脊短簷式屋頂為特色。壯族的“麻欄”則較接近木構建築。
【碉房】青藏高原住宅形式,形似碉堡。一般為2—3層。底層養牲畜,樓上住人。平麵多為外部一大間,內套兩小間,層高較低。結構為一間一根柱,俗稱“一把傘”。外牆下寬上窄,有明顯收分,朝南臥室常開大窗,實牆都是材料本色,外觀樸素和諧。廁所常設在樓上,並向外懸挑。大型碉房內有小天井采光,高的達4—5層。有一種高20—30米的高碉,作為儲存貴重物品和眺望守衛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