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氈帳】過遊牧生活的蒙、藏民族的住房形式,是一種便於裝卸運輸的可移動的帳篷。蒙古族住的氈帳稱“蒙古包”,平麵多圓形,用木枝條編成可開可合的木柵做壁體的骨架、用時展開。用細木椽組成穹隆頂的骨架,用牛皮繩綁紮骨架。用繩索不緊骨架外鋪蓋的羊皮或毛氈。小型的氈帳直徑4—6米,內部無支撐。氈帳地麵輔厚氈毯,頂上開天窗,地麵火塘、爐灶正對天作。藏族住的氈帳稱“帳房”,帳篷是用黑犛牛毛織成。帳篷內立幾根柱子支撐,四周用犛牛毛繩懸拉帳篷,使之固定。平麵為方形,中部設爐灶,兩側鋪羊皮,毛毯,男左女右席地而坐。
【阿以旺】新疆維吾爾族住宅形式。土木結構,密梁式平頂,房屋連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帶天窗的前室稱阿以旺,又稱“夏室”,有起居,會客多種用途。後室稱“冬室”,是臥室,通常不開窗。住宅平麵布局靈活,頗似現代建築布局方式。室內多設壁龕,牆麵大量使用石膏雕飾。
【陵墓】中國帝王的墳墓,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個重要類型。中國陵墓是集建築、雕刻、繪畫、自然環境融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群體。新石器時代墓葬多為長方型或方型豎穴式土坑墓,地麵無標誌。戰國時期的陵墓開始形成巨大墳丘,設有固定陵區。陝西臨潼的秦始皇陵,規模巨大,封土很高,圍繞陵丘設內外二城及享殿、石刻、陪葬墓等。漢代帝王陵墓多於陵側建城邑,稱陵邑。唐代是中國陵墓建築史上一個高潮,有的陵墓因山而築,氣勢雄偉。在陵園設立祭祀殿堂,稱上宮;同時陵外設置齋戒、駐蹕用的下宮。陵區設置陪葬墓,安葬諸王。公主、嬪妃、宰相、功臣等。陵山前排列石人、石獸。闕樓等。北宋除徵、欽二帝外,七代帝陵都建於河北省鞏縣。南宋建都臨安,仍擬遷都汴梁,故帝王靈樞暫厝紹興,稱攢宮。明代太祖孝陵建於南京,其餘各帝陵在北京昌平天壽山。各陵背山而建,在地麵接軸線布置寶頂、方城、明樓、石五供、欞靈門、陵恩殿、陵恩門等一組建築,在整個陵區前都設置總神道,建石象生、碑亭、大紅門、石牌坊等。清前期永陵在遼寧新賓、福陵、昭陵在沈陽合稱清東陵。其餘陵墓建於河北遵化和易縣,稱清西陵。建築布局和形製因襲明陵,建築雕飾風格更為華麗。中國古代人信奉死後有陰間,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築和隨葬生活用器均仿照世間。中國陵墓墓室使用木、磚、石三種材料。從殷代到西漢墓室主要是大型木槨室,早期是用大木橫豎交搭構成。到西漢時又出現大木枋密排構成的“黃腸題湊”形式。戰國末期又有空心磚墓室。西漢中期又有型磚砌築墓室。此種墓室南北朝和隋唐時期應用漸廣。墓室頂結構有幾種形式。方型墓室頂為疊澀或拱券,長方型墓室項為筒拱。石築墓室多采用拱券結構。宋陵墓墓室四壁用石料砌築,但頂部是由木梁承重。明清墓室全部用石料砌築拱券,與無梁殿相似,數室相貫通。
【石祠】又稱石室。古代建於墓前的石質祭祀建築。墓前設畫像石祠,漢代曾盛行一時。山東長清縣考堂山郭氏墓石祠是至今保存較均完整的一處。
【殿堂】中國古代建築群中的主體建築,包括殿和堂兩種建築形式。其中殿為宮室、禮製和宗教建築所專有,位於建築九的中心或主要軸線上,平麵多為矩形,也有方形、圓形、工字形等。殿的空間和構件尺度往往比較大,裝修做法比較講究。堂一般作為府邸、衙署、宅院、園林中的主林建築,其平麵形式多樣,體量比較適中,結構和裝修材料簡單且具地方特色。作為單體建築,殿和堂都可以分為台階、屋身、層頂三個基本部分。堂隻有階,殿不僅有階,還有陛,即除了本身的台基之外,下麵還有一個高大的台子作為底座,由長長的陛級聯係上下。唐代已規定隻有殿才可用廡殿屋頂,用鴟尾;宋代以後,歇山頂也為官殿專用。宋《營造法式》規定殿由水平分層(立柱層、鋪作層、層頂層)疊組而成;堂則是用柱梁等構件組成一榀榀橫向梁架,再用檁坊等構件將各榀梁架聯結而成。
【樓閣】中國古代建築中,樓是指重屋,閣是指下部架空,底層高懸的建築。閣一般平麵近方形,兩層,有平坐,在建築組群中可居主要位置。樓則多狹而修曲,在建築組群中常居次要位置。後世樓閣二字可互通。中國古代樓閣主要為木結構。唐宋以來,在層間增設平台結構層,其內簷形成暗層和樓麵,其外簷挑出成為挑台,這種形式宋代稱為平坐。各層上下柱之間不相通,構造較繁雜。明清以來的樓閣構架,將各層木柱相續成通長柱材,與梁枋交搭成整體框架,稱通柱式。
【廊】中國古代建築中有頂的通道,包括殿堂簷下形成的廊。圍合庭院的回廊和園林中的遊廊。在廊的細部常配有幾何紋樣的欄杆、坐凳、鵝頂椅(又稱美人靠或吳人靠)、掛落、彩畫。隔牆上常飾以什錦燈窗、漏窗及各種形狀洞門等。
【亭】中國古代建築中周圍開敞、有頂的小型點式建築。亭的平麵形式較多,屋頂有攢尖、歇山、錐形和其他形式複合體。大型的亭可做成重簷,或四麵加包廈。亭的結構以木構為最多。
【闕】中國古代建築中多用於建築群入口的標誌性建築物,常建於城池、宮殿、第宅、祠廟和陵墓之前。闕是由最初顯示威嚴、守望用的建築,逐漸演變為顯示門第、區分尊卑、崇尚禮儀的裝飾性建築。最晚於周代便出現闕,盛行於春行至漢代。一般形式是在雙闕之間連以單層至三層簷的門樓,作為建築的主入口。還有一種獨立的雙闕,雙闕之間不設門,上覆屋頂,這種獨立的雙闕到唐宋時僅用於陵墓。
【石幢】石質的上刻陀羅尼經文的柱形構築物。幢身一般為八柱形。按佛教之說,在幢上書寫經文。可以使靠近幢身或接觸撞上塵埃的人能減輕罪孽,得到超脫。唐初始有石造經幢,降及北宋,石幢經曆了幢上經文由多到少,裝飾花紋(多段石柱和多層盤蓋相疊加,並在盤蓋四周雕出垂幔、飄帶、花繩等圖象)日趨華麗的演變過程。石幢大多建於佛教寺廟。宋代還在刑場立石幢。
【坊表】中國古代具有表彰、紀念、導向或標誌作用的建築物,包括牌坊、華表等。在單排立柱上加額枋等構件而不加屋頂的稱為牌坊。北宋中期裏坊製廢弛,改用牌坊代替坊門。在單排立柱上加額枋、鬥拱等等構件,上施屋頂的稱牌樓,這種屋頂俗稱為樓。立柱上端高出屋頂的稱“衝天牌樓”。牌樓建於離宮、苑囿、寺觀、陵墓等大型建築組群的入口處時,形製級別較高,屋頂常用廡殿頂或歇山頂。衝天牌樓則多建於街衢的要衝處及商店的門麵,形製級別較低,屋頂多為懸山頂。江南城鎮中有些跨街牌坊為“旌表功名”或“表彰節孝”。牌樓可用木、石、琉璃等材料建造。明代的石牌樓、清代的琉璃牌樓是兩個時代的不同特色。起標誌或紀念作用,成對的立柱稱華表。元以前為木製,上插十字形木板,頂上立白鶴,多設於路口、橋頭和衙署前。明代以後為石製,下有須彌座;石柱上端用一雕雲紋石板,稱雲板;柱頂上用蹲獸,稱“朝天吼”。華表四周圍以石欄。華表和欄杆上遍施精美浮雕。明清時的華表主要立在宮殿、陵墓前,個別的立於重要橋頭。還有一種柱頂不設雲板的稱表(又稱標或望柱),常立於墓道的前端作入口標誌,故又稱墓表。唐宋時為頂有火珠的八角石柱,有唐、宋陵中都可看到。在明、清演變為神道南端的一對雲紋八角柱。
【影壁】建在院落大門內或大門外,與大門相對作障用的牆壁。明清時代影壁從形式上分有一字形和八字形等。北京大型住宅大門外側兩側多用八字牆;門內用一字形影壁。南方住宅影壁多建在門外。磚砌影壁主要可分壁座、壁身、壁頂三部分。宮殿、寺廟的影壁頂可用廡殿式、歇山式,一般住宅的壁頂用懸山式、硬山式,有的影壁不占地麵,僅在廂房山牆上作出簷和花飾,稱跨山影壁。
【台榭】中國古代將地麵上的夯土高墩稱為台,台上的木構房屋稱為榭,合稱台榭。自春秋至漢工的六七百年間,台榭是宮室、宗廟中常用的建築形式。唐以後在園林中,將臨水或建在水中的建築中稱為水榭。
【塔】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像、佛經、僧人遺體等高聳型點式建築。起源於印度,又稱“佛圖”、“浮屠”、“浮圖”等。中國漢末便有造塔的記載,所造的塔為樓閣式。此後陸續又有新的佛教建築形式傳入中國。它們同中國固有的建築技術和形式相結合,衍化出各種類型。中國的塔一般由地宮、塔基、塔身、塔頂和塔刹組成。地宮藏舍利,位於塔基正中地麵以下。塔基包括基台和基座。塔刹在塔頂之上,通常由須彌座、仰蓮、覆缽、相輪和寶珠組成;也有在相輪上加寶蓋、圓光、仰月和寶珠的塔刹。中國現存塔2000多座。按性質分,有佛塔和高僧基塔;按所用材料分,有木塔、磚塔、石塔、陶塔和金屬塔。按結構和造型分,有樓閣式塔、密簷塔、單層塔、喇嘛塔和其他特殊形製的塔。
樓閣式塔。從中國固有的樓閣發展而來,僅頂部有波式的刹。
密簷塔。塔的底層最高,第二層起層高驟然減低,形成屋簷密接形式。
單層塔。墓塔多為這種形式。
喇嘛塔。無代開始大量建造。它由雙層塔座,瓶形塔身和塔刹組成。
金剛寶座塔。下為方型高台,上置五座塔,中心一座最高、最大。
花塔。又稱華塔,是單層塔,頂上有許多小佛龕、佛像、動物雕塑等,有如一束花朵。
過街塔。建在門墩上,下有門洞可通行。
傣族佛塔。有亞字形基座,塔身修長,周圍襯以小塔和怪獸雕塑。
【半坡遺址】中國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半坡村。為原始氏族社會聚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一個類型,距今6000餘年。遺址東西最寬處近200米,南北最長為300米,總麵積約5萬平方米,分為居住、陶窯和墓葬三個區。居住區約3萬平方米,北部1/5麵積已經發掘,較為完整的建築基址有40餘座,其中大約27座是同時存在的。居住區周圍有寬、深各5—6米的壕塹環繞。據推測,這些成圓成方的建築,可能是母係氏族成年婦女過對偶生活的住房,住房之間散置許多貯藏穴。住房建築群環繞一個廣場布置;中央偏東,有一座麵向廣場的大房子,屬方形半地穴式建築,可能是氏族首領和氏族的老幼病殘成員的住所,兼體氏族成員聚會之用。陶窯區在居住區以東,以壕塹底殘存木樁推測,廣場通窯區的東部壕塹上,原來可能有木橋。墓葬區在居住區以北。從粟或黍的遺存可知,附近原來還有農田。從住房基址來看,早、晚期建築形製不同,早期是方形半穴居,晚期為方、圓兩種地麵建築。半坡聚落本來有還晚的建築,但已被破壞,不能辨壞。一座較為成熟的原始地麵建築遺址為房屋基址編號F24的建築遺址,原為泥牆木骨,已有承重結構和圍護結構的分工。承重柱遺留的直徑25厘米左右的大柱洞分布呈麵闊三間、進深二間的柱網。大柱洞之間泥牆木骨的小柱洞一般為5—10厘米。據塌落的屋頂遺存判斷,應為兩坡泥背頂的形式。半坡建築發展至此,已形成中國習見的後世住房體型。1958年在當地建立半坡遺址博物館。
【殷墟】中國商代後期都城遺址。在今河南省安陽市西北小屯村一帶,橫跨洹河兩岸,是商朝盤庚遷殷後至商朝末年(前14—前11世紀)王都所在地。範疇總麵積在24平方公裏以上。殷都的營建中心是王宮區,坐落在洹河南岸,即現今小屯村一帶,遺址呈帶狀分布,綿延約5公裏。王宮區西麵有一條人工挖成的壕溝,與洹河的彎道共同構成一個拱環的防衛設施。在王宮區的西、南、東麵分布著眾多的居民點和大批的手工業作坊。在王宮和貴族、平民的住宅附近,分布有水井、道路、儲藏物品的窖穴和奴隸棲身的地窖洞穴。商王和貴族的陵墓區在王宮區的西北,洹河北岸的武官村、侯家莊一帶。已發現的宮殿建築遺址基地有53座,台基都由夯土築成。這些夯土台基,有矩形的,山形的和長條形的,有的寬達14.5米,長達80米,規模宏大。台基的方位,或是正南北,或是正東西。各座基址大致排列成行,東西南北相對,表現出庭院布局的格式。在夯土台基內用大塊卵石作為柱基。其中一座大的宮殿基址有三排共30個柱基,還有圓形銅墊,直徑約15厘米,厚約3厘米。在殷墟還發掘出許多大理石的立體石雕,如饕餮、石獸等,背麵有槽。殷墟商代宮殿建築都建立在夯土台基上,中牆體、木梁柱的坡屋頂等構成,顯示了商代建築的技術水平。1961年殷墟遺址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周王城遺址】中國東周時期都城遺址。在河南省洛陽市西郊,南臨洛河,西跨澗水,呈不規則矩形。城牆夯土築成。1954—1958年經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發掘,根據地層關係推斷,約建於春秋中葉以前,戰國、秦、西漢時迭經修補,西漢後期廢棄。城牆厚約10米,分段築成。北城牆遺址保存較完整,全長2890米,城外有深約5米的壕塹,東西城牆址時斷時續,但與北城牆相交的城角和東西牆的走向是清楚的。南城牆址的東部尚未探得。西部有長890米的東西向城牆,兩端矩折向北。西端北折連接長1140米的南北向城牆,東端北折隻餘一段城角。從形勢來看,它可能是附在大城西南角的一座長1140米,寬890米的矩形小城。城門和幹道因遭受嚴重破壞而尚未查明。城內中部和西南角小城內有大量紋飾瓦件和筒、板瓦堆積層,是主要建築區,小城可能是宮殿區。宮殿區以東鄰洛河附近有戰國時期的糧倉窖穴遺址。城西北部有大麵積的戰國至秦漢時期的窯址。窯址之東為骨器、石器、料器作坊的遺址。
【阿房宮遺址】中國秦代宮殿建築遺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郊約15公裏的阿房村。建於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2)的渭河上林苑中的宏大的宮殿群築群——“朝宮”。秦如皇在位時修建了前殿;名“阿房”。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玄仍繼續修建,工程未完而秦亡。項羽入關中時,阿房宮被焚毀,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複道,自阿房渡渭,屬之鹹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可知其不僅規模宏大,從整體規劃構圖方麵把數十公裏外的南天然地形——南山之巔也組織進去,氣魄宏偉。現偉築遺址僅為長方形的夯土台。東西亙長約1000餘米,南北寬為500米,後部殘高7—8米,台上北部留有秦代瓦殘片。
【西漢明堂辟雍和王莽宗廟遺址】漢代建築組群遺址。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土門村和閻莊,地當漢長安城南郊安門外大路的兩側。路東的大土門遺址,是一座台榭建築。根據它的外環水道的布局推定是西漢元始四年(公元4)所建的明堂辟雍遺址。路西的閻莊遺址,為一群築群,共有十二座方形台榭建築。根據建築石礎所書王莽的始建國年號,推定為地皇元年(公元20)所建的王莽宗廟遺址。這兩外遺址是已發掘的最大的漢代建築組群遺址,保存較好,其特點為十字軸線對稱平麵,圍繞中心夯土台建造廳堂的多層集團式台榭建築,對了解西漢時代建築形式和布局有重要價值。西漢明堂辟雍遺址。明堂辟雍是古代皇帝宣明政教和祭祀的場所。這座遺址中央是方形夯土台殘基,邊長17米。據推斷,台中央建太室,太室四麵外側建堂,堂左右有小室,堂的外側附有敞廳。推測堂的地麵比中央太室至少低一層。整座建築應是亞字形台榭。台榭四周有方形圍牆,邊長235米,四麵有門,四角有曲尺形配房,圍牆之外圍有直徑約360米的圓形水渠。王莽宗廟遺址。十二座建築中有十一座在方形大圍牆內;圍牆邊長1400米。另一座建在大圍牆南牆外正中,麵積比大圍牆內的單座建築約大一倍。大圍牆內十一座建築都是方形台榭,邊長55米,外麵各有圍牆;正中為一殘高4.5米的方土台,四角各接一個方形角墩。角墩之間的正中是堂和夾室,夾室外端有曲尺形走廊,繞過角墩與相鄰堂相通。堂外側用三個踏步通向外麵。建築四周用卵石鋪成散水。根據文獻記載王莽太初祖廟大於其他廟一倍,這組建築大圍牆外的建築比牆內者大近一倍,出土物又有王莽年號,一般定為王莽宗廟。但史籍記載王莽隻建九廟,和現存十二座基址之數不符,故尚須考證。
【漢代崖墓】東漢時期在崖壁上開鑿洞穴放置棺木的墓葬形式,分布於四川、湖南、江西、貴州等地,以四種地區最多。根據崖墓平麵特征及規模可分為三類:單室墓。僅有一個墓室的岸墓,一般深為3—5米,寬1.5—2米,高約1.7米。單室墓數量較多,形製簡單,為當時平民階層的崖墓形式。此外,尚有在單室墓一側或兩側設耳室,亦作置棺之用。有的單室墓還在墓壁上鑿出壁龕和灶台。1959年在四川省新津縣牧馬山發現的第13號墓即屬此類。重室墓,比單室墓多一個前室,是當時宅第“前堂後室”布局的反映。墓室的大小同單室墓差不多,後室為置棺處。如牧馬山第17號墓。重室墓也有帶耳室的,耳室一般設在後室的一側或兩側。墓中耳室較多的,是族葬的表現。前堂後穴墓。此類墓規模較大。特點是入口部分有一較高大的享堂,後部開鑿1—4個墓穴不等,而以前堂雙穴為多。墓穴多由重室墓組成,多附有耳室。墓的寬大前堂,把後部並更的墓穴統一起來。為供整個家族祭奠之用的墓祠,故前堂全部敞開,或立1—2個石柱。如四川省樂山縣白崖第45號墓宜賓縣黃傘溪崖墓等。這種後部墓穴並列的方式,是受崖墓深度的限製,也是多墓穴要求的結果。有的前堂後穴墓還采取分期建造,為後代留出開鑿墓穴位置。崖墓的形式、平麵布置、立麵、細部直到墓室的內部布置都仿塵世的住宅,發重室墓分前後室,象征人間住宅的前堂後室。入口處的墓門仿宅門的木構造在石崖上雕出柱子、鬥拱、飛簷。有的在門旁還雕有門闕。崖墓盛行於公元2世紀,蜀漢時已趨衰落,至南北朝時則成為尾聲。
【漢明器陶樓】漢代(特別是東漢)某些較大的墓葬中陪葬用的陶製建築物模型。多出土於甘肅、陝西、河南、山東、四川、湖南、廣東等地。質地有灰陶或雙陶,也有塗一層薄釉的。種類有簡單的井亭、畜圈、碓磨、倉廩,複雜的住宅、塔樓,以至於塢壁等,形式也富於變化。在平麵形狀、層數、結構、屋頂式樣、柱梁、鬥、平坐、勾闌、門窗、踏步、脊飾、瓦件等細部處理方麵,都提供了比文獻、壁畫和畫像石更為具體的形象資料。在結構上,由建築正麵的柱、闌額、鬥以及山牆麵上刻劃出的梁架等明顯看出大多數建築都是木構架的。某些住宅、倉樓、闕或塢壁的外壁,帶有顯著的收分,反映出是夯土或磚石砌築體。也有少數倉屋是幹闌式的。就屋頂形式而言,主體建築以四坡頂居多,懸山頂次之,還有要用重疊的雙屋頂,在懸山頂下加單坡周圍廊,是後世歇山頂的雛形。附屬建築如門廊、倉屋等,用兩坡頂,也有用單坡、卷棚或囤頂的。屋頂坡度平緩,簷口基本平直,但屋脊端部已有起翹,並飾以疊砌的筒瓦頭或簡單的鴟尾。正脊中央則常用失雀等華麗的裝飾,如河南靈寶縣張灣東漢墓出土的陶樓所示。屋麵的與主壟較寬,其間施以有圓勾頭的筒瓦。山麵已使用排山。建築立麵以一、二、三開間為多,大型倉樓有四、五開間的。住宅屋數一至三層,倉屋一至四層,塔樓三至五層,其他房屋一般都是一層,惟大門有時上麵有門屋,則為二層。甘肅武威雷台出土的東漢地主豪強住宅——塢壁明堂,是陶樓中規模較大的。平麵為方形,周圍環以高牆,四角各建兩層角樓一座,角樓間有閣道相通。中央矗立五層塔樓一座。在漢明器陶樓中,用梁架承重、坡屋頂以及院落式組合等中國傳統建築的基本特征已經清楚地表現出來。
【沂南畫像石墓】東漢末至三國時期所建石墓。在山東省沂南縣城西4公裏的北塞村內,於1954年發掘整理。墓的平麵布局仿效當時地上建築的形式,由前室、中室和後室組成,另有西側室二間,東側室三間(後附設廁所)。墓內淨空南北總長8.70米,東西寬7.55米,主軸線為南北向,各室間有門相通。墓門前設磚鋪平台,兩端為磚砌擋土牆。墓門由中間一方柱分隔成兩房屋門,門扉外啟。前室中間立八角中心柱,支承南北向的梁,柱身高1.10米,下徑略大於上徑,柱礎上圓下方,柱頭有櫨鬥,上托,兩端置散鬥(見鬥),中間立蜀柱,承托上梁。梁上用抹角石條兩層交錯重疊,支承長方形藻井,室內總高為2.80米。中室空間最大,東西寬3.81米,南北長2.36米,高3.12米。室中亦有八角中心柱,柱上的兩旁增加兩個倒銜的龍頭。室頂被梁分為東西兩部,各由四層條石疊澀成藻井。後室用牆分為兩間,地麵比中室稍高,室頂為藻井。隔牆中有一鬥。後室當是安置棺木的地方,但棺木已封鎖存。前室的東側室、西側室頂皆用抹角結構做法,無藻井花飾。中室東北角的側室後麵用牆隔成廁所。全墓用280塊多種形式的預製石構件裝配而成。石材為石灰岩、礫岩、砂岩等。構件表現琢磨精細,對縫嚴密。此墓是一座仿木石構地下建築,從刻出的線腳可以看出室內用壁柱、壁帶的情況,提供了漢代建築的室內具體形象。
【長城】中國古代規模最宏大的防禦工程。它與一般的城不同,整體不形成封閉式城圈。長度達數百裏、數千裏或上萬裏,故稱為長城,又稱長垣、長牆等。據文獻記載,春秋時楚國最早築長城長數百裏,稱“方城”,在今河南方城縣,北至鄧縣。戰國時,齊、魏、趙、秦等國也相繼興築。秦始皇以過去秦、趙、燕三國的北方長城作為基礎,修繕增築,成為西起臨兆,東至遼東的萬裏長城。秦以後直到明末,長城經過多次的修繕和增築。而以明代建築工程最大。明長城京起鴨綠江,西達喜峪關,全長約14700裏,現保存下來的長城,大部分是明朝遺址。長城由城堡(城)、關隘、糗火台、城牆等建築物組成。山海關、八達嶺和嘉峪關三處長城地段是長城遺址中最具休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