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作三(1)(3 / 3)

【洛陽永寧寺遺址】位於北魏洛陽城內,北魏熙平元年(516)建造,是當時著名的皇室寺院。寺內木構樓閣式高塔於永熙三年(534)毀於火災,後寺漸廢。遺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魏佛教盛行。永寧寺殿前立高塔,塔和佛殿並重,為當時佛寺布局的典型形式,對研究印度佛寺建築形製和中國固有的建築形製的融合及演變有重要意義。1963年起,對遺址進行了勘察和發掘。據發掘,永寧寺坐北朝南,總平麵呈長方形,周長1040米,四周有夯築圍牆,殘高0.6—203米,牆基寬2.8—3.5米。據《洛陽伽藍記》記載:“寺院牆皆施短椽,以瓦覆之,若今宮牆也。四麵各開一門,南門樓三重,通三道,去地二十丈,形製似今端門。……東西兩門亦皆如之,所可異者,唯樓兩重。北門一道,上不施屋,似烏頭門。”考古勘查和發掘基本證實了上述記載,還查明寺院東南、西南建有角樓。寺院的東、西兩門正對塔身。塔基南、北都發現夯土基址,最北部的大型佛殿基址現被壓在鐵路路中基之下。文獻記載,佛殿形製猶如當時宮城正殿太極殿。寺院有“僧房樓觀一千餘間”,據深查材料估計,大致建在塔和佛殿的東西兩側。經探查,塔基在寺院中部,夯土築成,東西101米,南北98米,夯土厚度在2.5米以上,夯土基的表麵,即原木塔台基周圍的地麵,以石灰三台土麵層。木塔台基在夯土地基的中部築起,周圍青石包砌,長寬均為38.2米,與《水經柱》所記“浮圖下基方十四”基本相符。台基高2.2米,表麵為三合土麵層。台基四麵的中部各有一墁道;從出土遺物來看,台基並有石欄杆、螭首。台基上木塔原有內外五圈木柱,呈方格網狀,發掘所見的方形石礎或遺跡計有124個。

【嵩嶽寺塔】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密簷磚塔。在河南省登封縣西北約6公裏的崇山南麓,建於北魏正光四年(523)。平麵為十二邊形,也是中國現存古塔中的孤例。塔身穩重,輪廊柔和,比例鎂稱,外形剛健而秀麗。特別是采用了磚壁空心筒體結構,在中國建築史上有重要地位。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嵩嶽寺原為北魏宣武帝的一處離宮,孝明帝正光元年舍為佛寺,名閑居寺。隋仁壽二年(602),改名為嵩嶽寺。現除磚塔仍巍然屹立外,隻剩下清代建造的簡陋的山門和幾座殿宇。塔高40米。磚砌塔壁厚2.45米。塔室底層東、西、南、北四麵均辟有人口,直接進入塔心內室。內室除底層為正十二邊開,往上直到頂部均為正八邊形直井式,中間用木樓板分隔為十層。全塔分為塔身、塔簷、塔刹三部分。外形輪廊有柔和收分,呈略凸形曲一。塔身部分建於低矮簡樸的台基上,用挑出的磚砌疊澀分隔為上下兩段。上段比下段稍大。在四個正麵上有南通上下兩段的門洞,門洞上部半圓形拱券麵做成浮雕式火焰形券。下段除門洞外其餘八麵都是平光的磚麵。塔身上段的非正向八個麵上,各砌出一個壁龕,龕座隱起兩壺門,內嵌磚雕獅子,造型古仆。在上段塔身的各轉角上,還有磚砌八角形倚柱。柱下有雕磚蓮瓣形柱礎,柱頭有磚雕的火焰和垂蓮。塔簷部分位於塔身之上,十五層密接,用疊澀做成。每層簷之間的每麵塔壁砌出門形和窗形,隻開了七個真正的門洞,作為塔上部的采光口。至於塔身的外部色彩,據殘存的石灰麵分析,原為白色。塔刹用磚石砌成,其做法是,在簡單的台座上置覆缽、束腰和仰蓮,上麵安相輪七重和寶珠一枚。

【敦煌石窟】一般指莫高窟。在甘肅省敦煌縣三危山和鳴沙山之間的峭壁上,地當古代“絲綢之路”的要衝。相傳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366),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和元,曆代都有鑿建,工程延續約千年。現存已編號洞窟492個,以唐代鑿成的為最多,約占總數的一半。窟內保存有45000餘平方米壁畫,2000餘座彩塑和5座唐宋木構窟簷。敦煌石窟不僅是中國最重要的佛教石窟,而且是聞名世界的文化藝術寶庫。窟室本身、木構窟簷遺物以及壁畫中所展示的建築形象,是研究從十六國晚期到宋元800餘年建築史上的寶貴資料。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較完整的窟室都有前後二室,絕大多數前室完全敞開,隻有極個別的前室有前壁或敞開鑿成二石柱。在敞開麵上原當建有木構窟簷。後室形製以中心塔柱式、覆鬥式和背屏式為最多,可分別作為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和五代、宋時期的代表形製。中心塔柱式窟和以塔為中心的早期佛寺布局類似,這同右旋繞塔的佛教禮儀有關。背屏式窟的中心佛壇和壇後的背屏是對佛殿中的壇和扇麵牆的模仿。敦煌石窟有一座晚唐窟簷和四座宋初窟簷。宋初窟簷保存較完整,三間四柱,鬥轉角鋪作都沒有由昂,和唐宋壁畫所繪的相同,但鬥最外跳頭上都無令。鬥尺度很大,出跳深遠,保留較多的唐代風格。窟簷的簷端完全平直,同壁畫中的絕大多數的建築一樣,為研究屋角起翹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例證。

【麥積山石窟】在甘肅省天水市東南,是規模宏大的石窟群。始鑿於後秦(384—417),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千餘年間均有鑿建或修葺。麥積山石窟創建年代較早,遺存北魏、北周時期的窟龕較多(約占一半以上),對研究石窟藝術逐漸中國化的演變過程,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於地震,崖麵中部塌毀。石窟分為東西兩部分。現存洞窟194個,東崖54個,西崖140個。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崖閣式巨型洞窟是麥積山石窟典型的窟型,其主要特征是在佛龕外鑿仿木構柱廊。構成殿堂形的外觀。東崖最高處稱為“七佛閣”的4號窟就是這種洞窟。七佛閣的形式同四川東漢崖墓相似,推測它們之間可能有些淵源關係。4號窟寬31.7米,高15米,進深(殘留)13米。上鑿單簷廡殿式麵,窟的前部鑿出廊子,前有8根六角形石柱,下為覆盆式蓮花柱礎,柱上有大鬥。窟型有方形平頂窟、方形四角攢尖頂窟、馬蹄形穹窿頂窟等麥積山古窟鑿在上下錯落的峭壁崖麵上,交通聯係主要造棧道。它的棧道工程規模在中國各石窟群中居於首位。麥積山石窟崖麵長200米,高約100米。棧道離地麵最高的達70米,共計棧道336間,全長800餘米,殘存在崖麵上的紮眼數以千計,大部分是棧道梁孔的遺跡。麥積山在地質上屬約色粗砂岩,不宜作精細的雕琢,所以除少量石雕外,泥塑和壁畫是麥積山石窟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存造像7000餘尊,壁畫約1300平方米,在雕塑藝術史上有很高價值。

【飛雲樓】在山西省萬榮縣東嶽廟內,是明代著名木構樓閣建築之一。其主要特色是外觀造型靈活多變,構架形式完整統一。約建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雖經明清兩代多次重修,仍基本保持原貌。為3層,全高23.19米。底層平麵為正方形;2、3層各麵都凸出一個十字脊歇山頂的抱廈。各向立麵有3個歇山頂、6層簷口,角部有8個翼角。向樓有大小82條琉璃屋脊及各類附有雕飾的鬥,堪稱層簷疊角,形象奇特。它在造型方麵受宋代樓閣建築的影響,將平台、披簷、龜頭殿、十字光彩層頂等多種處理手法組合在一座建築中,使之呈現出雄偉華麗的風格。飛雲樓為整體式結構。主要荷載由貫穿3層的4根通天柱承擔,柱高15.45米。4柱由枋木相聯成為井筒,外簷構架全部搭接在井筒上。各層平麵尺寸雖不同,開間大小也有變化,但由於運用插接、擱置、懸挑、垂吊等多種構造方法,使外簷梁枋同井筒結構緊密結合為一體。遼代的樓閣多采用疊層式構架,各層構造相同,相疊而成樓閣,外觀呈現簡單重複的規律性變化,例如應縣木塔的構架就是這樣。而飛雲樓這種整體式色架則可按需要靈活地安排各層空間和結構方式,為豐富樓閣建築造型提供了條件。

【雲岡石窟】在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裏武周山南側,東西綿延約1公裏。雲岡石窟依山開鑿,規模宏偉,是中國的大型石窟群之一。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主要洞窟53處,洞窟內外造像51000餘尊。北魏統治者鮮卑族拓氏貴族崇信佛教,於5世紀後期至6世紀初的50年中,開鑿了雲岡諸窟。雲岡石窟習慣上分為三區:(1)東部窟群,包括第1—4窟和碧霞宮。(2)中央窟群,包括第5—20窟,其中第16—53窟。從開窟規模、造像風格以及窟型各方麵比較,中央和東部窟群開鑿時代較早,西部窟群比較零亂,當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開鑿的。雲岡石窟繼承了秦漢以來崖墓、藏書石室的開鑿技術傳統,又吸收了西域涼州一帶石窟寺手法,成為當時最大的石窟寺院。雲岡諸窟可分為四種類型:(1)平麵橢圓,頂板近於球頂的形式,如中央窟群的第5窟、第16—20窟。窟內多雕鑿大佛,高度為13—17米不等。(3)平麵略呈方形,置中心柱,麵板呈水平的形式,如燕窟群的第1、2窟,西部窟群的第51窟,中央窟群的第6、11窟等。不少洞窟的中心柱雕成多層多簷的方塔輪廊。(3)平麵分為前後兩室,前室前壁掏空雕成麵寬三間的岩閣,這種窟型的立麵華麗突出,如中央窟群的第9、10、12窟。(4)平麵方形,三壁各有立龕,頂板呈水平的形式,如西部窟群的第24、26、48等窟。雲岡石窟雖以佛、菩薩像,佛經故事等宗教題材為主,但其中也有豐富的建築形象。在北魏時代遺存的地麵建築實物極為稀少的情況下,這些雕刻的建築形象是珍貴的研究材料。例如窟內有多種塔的形象,從窟的四壁、中心柱,以至門側都可看到大大小小的塔形浮雕,有單層單雕的,也有三、五層乃至九層的。從這些形象上看,塔身和塔刹,似乎都是磚石砌的。木構建築的鬥形象也大量出現在石窟中,一鬥三升和人字交叉使用,似為當時習用手法。和窟頂板有很多使用井口天花結構的,縱橫支條,搭成一塊塊的方井,井內背板雕出飛天、團蓮等形象,顯然是摹仿木構天花。在成組的伎樂天前方,還可看到一排排的勾片欄杆,是後世逐漸少見的欄杆式樣。雲岡第十二窟的前壁還保留著岩閣遺跡,其廡殿式屋頂的鴟尾和四根廊柱比起後來的麥積山、天龍山等處岩閣的裝飾更為華麗。

【龍門石窟】在河南省洛陽市南13公裏處伊水兩岸的山崖上。伊水經龍門山北流,東西兩山對峙如闕,所以又稱“伊闕”。龍門石窟是中原地區的大型石窟群,保存著北魏後期至唐代的許多建築、雕塑和書法等藝術資料。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的開鑿是從北魏太和十二年(448)北魏宗室比丘慧成開鑿古陽洞開始的。太和十七年,北魏孝文帝自平成(今大同)遷都洛陽,帶來了開鑿古窟的風氣。北魏以後,曆經東西魏、隋、唐、北宋、繼續營造龍門石窟,先後達400多年之久。龍門石窟共有大小窟龕2100多處,造像約10萬尊。有代表性的洞窟為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潛溪寺、奉先寺、萬佛洞、看經寺等10餘處。

【長安城】中國隋唐時代按規劃建造的都城。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城始建於隋開皇二年(582),因隋文帝楊堅在北周曾封為大興公,故命名為大興。隋亡唐興,仍定都於此,改名長安。唐初曾進行過幾次大規模的修建。因始建於隋,建成並興盛於唐,故一般稱為隋唐長安城。西周、秦、西漢、新莽、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朝代曾在長安城一帶建都。隋統一全國後,因原漢長安城宮殿破壞嚴重,官署民居混雜,城內用水不足,決定在原漢長安城東南另建新城。隋開皇二年,隋文帝命左仆射高穎任總裁,命太子左庶子宇文愷製定規劃。當年六月動工,先修築城牆,開辟道路,建造宮殿,然後修建坊市,到第二年三月已初具規模。據文南記載,隋初大興建城時的規模為外郭東西18公裏115步,周圍67公裏。從1957年起,經多次甚察查明,城牆東西長9721米,南北長8651米,周圍長36公裏,同文南記載接近。城內麵積約84平方公裏,為現存明清長安城的7倍。唐初在城北龍首原建大明宮後,城市麵積為87平方公裏,城北尚有廣闊的禁苑。據宋《長安誌》記載:城內長安、萬年兩縣共有8萬戶,其中包括人口眾多的許多貴族官僚府第,此外尚有寺廟的僧道,教坊的舞伎、樂工,再加上常駐軍隊約10萬人,總人口將近100萬,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隋唐長安城的布局受曹魏鄴城和北魏洛陽城的影響,將宮城、皇城和居住裏坊嚴格分開,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都城規劃的傳統,采用中軸線對稱布局。為嚴格的方格網狀,有南北大街11條,東西大街14條,其中通向城門的幾條主要幹道,十分寬闊,如在中軸線上的朱雀大街,寬達150米。全城劃分為110個坊,以朱雀大街為界,東歸長安縣管轄,西歸萬年縣管轄。坊有4種規模,最大的約80公頃。有些坊內有大府第和大寺廟。坊四周築有坊牆,大都開4個坊門,朱雀大街兩側的小坊隻開東西兩個坊門。三品以上的貴族官吏才許在城牆上開門。裏坊上嚴格的管理製度,日出開坊門,日落時擊鼓閉坊門。長安城在朱雀大街西側,東西主幹道南,設置東市和西市。東市名“都會”,西市名“利人”,麵積各約100公頃。市內有井字形街道,寬14—16米。市中設肆和行,按行業集中。兩市都有外國商人(以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居多)開的店鋪。全城河道分東西兩區,通宮城和禦苑,又與東西兩市溝通,便於商品運輸。城外渠道經渭河入黃河,便於漕運。街道兩旁植行道樹。隋唐長安城是按規劃在平地上建造起來的大城市。城牆和道路的方向為正南北、正東西,直角相交,反映了當時先進的測量技術。隋唐長安城的建設規劃為當代和後世國內外的都城建設規劃有較大影響,如渤海國上京龍泉府、日本的平城京(今奈良西)、平安京(今京都)等均模仿長安城的布局。

【洛陽城】位於河南省西部伊洛盆地。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孝文帝以後)、隋(煬帝)、唐(武則天)、後梁、後唐九個朝代稱後在此建都,有“九朝古都”之稱。洛陽城址和布局曾多次變動。

【東漢洛陽城】位於東周王城的故址,以今洛陽市東15公裏白馬寺以東,北依邙山,南臨洛水。西漢以洛陽為陪都,曾在此建造宮殿,東漢開國後建都於此。東漢洛陽城南北長九裏七十步,東西寬六裏十步,通稱“九六城”,平麵為長方形,有12座城門。城的總體布局是在縱向軸線上,依西漢舊宮經營南北二宮,兩宮相距一裏,其間以三條複道相連。南宮南北長約1300米,東西寬約1000米;北宮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約1200米。以後又陸續添建東西二宮。主要宮殿在南宮,規模較西漢長安的宮殿為小。主要宮署設在南宮附近,太廟等祭祀建築劃在城南。全城有街道24條,大致為方格網形分劃出100多個閭裏。街道兩側種植栗、梓、桐等行道樹。城內外各有皇家苑囿七八處,如芳林苑、上林苑等,以單圭靈昆苑為最大,周圍11裏。還有一些貴族的私家園森。曹魏都城洛陽仍依東漢舊製,建有南北二宮,並在郊區營造苑囿,西晉時在洛陽也有所興建。永嘉之亂(311)後,洛陽城逐漸衰毀。

【北魏洛陽城】北魏原建都於平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遷都洛陽。北魏在重建洛陽城時,先派官員到洛陽調查宮殿遺址。又去建康考察南齊宮殿建築;然後詔令規劃,動員5萬多人興造。北魏洛陽城址約相當於漢晉洛陽城故址,北依邙山,南跨洛水,有宮城、京城和郭城三重城牆。中城位於中城偏北的原漢晉宮殿的位置,地勢較高,平麵為長方形。南北長約1400米,東西寬約600米,宮城內建築密度大,經勘查已發現大型夯土台基二三十處,京城的城基在“九六城”的原址上。東北隅因有太倉和東宮,城牆有轉折;西北隅和一小城——魏晉洛陽的防衛城堡“金墉城”——相連。京城的南、西兩麵各開四門,東麵三門,北麵二門,共13座城門。城牆外有護城河。京城的主要幹道是自宮城正門閶闔門向南直達京城正門宣陽門的銅駝街,這是北魏洛陽城的中軸線。街寬40米,西側布置官署、寺廟等重要建築物,如司徒府、太尉府、太廟、太社等。著名佛寺永寧寺在街北端西側。京城道路平直寬闊,各門之間均有道路直通。貫通的街道寬30米,不貫通的街道寬20米,城門處街道有三條路,可以九車並行。佛寺遍布全城內外,極盛時達到1360多所。城南伊闕開鑿了規模宏大的龍門石窟。北魏洛陽城的形製,對後來隋唐的長安城和洛陽城均有很大影響。

【隋唐洛陽城】隋唐兩代繼承漢代的東西京製度,以洛陽為東都。洛陽的地理位置在長安以東,便於控製當時已逐漸成為經濟基地的江淮地區。隋大運河開通以後,洛陽日漸繁榮。

唐代武則天當政時,曾一度遷都洛陽。隋唐洛陽城址在漢魏洛陽城址以西約10公裏處。北依邙山,麵對伊闕(龍門)。隋煬帝大業元年(605)由於文愷、封德彝等規劃營建,稱為東都或東京,與長安並重。隋末毀於戰亂,唐代修複。隋唐洛陽城平麵略呈方形,東牆長7312米,南牆長7290米,西牆長6776米,北牆長6138米。城的總麵積比長安小。部分城牆隨洛河彎曲。洛河穿城而過,將城內分成南北兩區,築有四座橋梁。城東、南兩麵各有三座城門,北麵兩座,西麵則有宮城的和皇城的各二門。各城門的位置互不對稱。隨唐洛陽城因地形關係無法強調中軸線和對稱,而是將宮城和皇城置於北區西側,皇城南臨洛水,有三條南北向幹道,皇城內建有官署和寺廟。宮城在皇城以北,建有含元、貞觀等幾十座殿、閣、堂、院。皇城和宮城在同一條軸線上,皇城前大道通過洛水上的橋直抵定鼎門,與伊闕相對。隋唐洛陽城的道路寬大體是:主幹道寬120米,連接城門的幹道寬40—60米,裏坊間的小街寬30米以下。街道普遍比長安的窄。隋唐洛陽城的規劃吸取了長安城的經驗,布局上不拘於方整對稱,能配合地形,道路寬度也適當縮小。除了集中的市以外,在洛河沿岸的一些坊中也設置商業,這些都是城市規劃上的顯著進步。

【大明宮遺址】唐代皇家行宮。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北龍首原上。唐貞觀八年(634),太宗李世民為供其父李淵避暑,於長安宮城東北角禁苑內修建永安宮,次年改名大明宮。龍朔二年(662)高宗李治加以擴建,一度改名蓬萊宮,後成為唐代帝王在長安居住和聽政的主要場所。唐末毀於戰亂1961年其遺址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明宮高踞龍首原上,遙對終南山,俯瞰長安城,規模宏大,氣勢壯闊。宮城平麵呈不規則長方形,南寬北窄。北牆長1135米,南牆(即長安城北垣的一段)長1674米,西牆與南牆垂直,長2256米,東牆傾斜有曲折。宮城內有三道平的東西向宮牆。所有宮牆均為夯土牆,僅在同城門相接處和城牆轉角處內外表現砌磚。城基寬13米餘,深1米斜,城牆底寬10米餘。宮城北部的東、北、西三麵城牆之外平行築有夾城。西、東兩麵的夾城距宮城均為55米,北夾城距宮城160米。宮城南牆正中的丹鳳門為正門,東有延政、望仙二門,西有建福、興安二門;西牆中部有右銀台門,其北有九仙門;東牆有左銀台門;北牆正中為玄武門,其東有銀漢門,西有青霄門,玄武門正北夾牆有重玄門。據記載:大明宮分為外朝、內廷兩部分。外朝沿襲唐太極宮的三朝製度,沿著南北向軸線縱列了大朝含元殿、日朝宣政殿、常朝紫宸殿。三殿東西兩側建有若幹殿閣樓台。外朝部分還附有若幹官署,如中書省、門下省,弘文館、史館等。內廷部分以太液池為中心。池中建蓬萊山,池周布置曲廊。周圍殿宇廳堂、樓台亭閣羅布,寢殿在池南。這是帝王後妃起居遊憩的場所。各殿具體位置有待於進一步的考古發掘確定。

【含元殿】大明宮中軸線上的第一座宮殿。是舉行重要典禮儀式的場所。含元殿利用龍首原高地為殿基。現殘存遺址高出南麵地坪10餘米。殿東、北、西三麵為夯築土牆,白灰抹麵。殿寬11間,每間麵闊5米餘,進深4間,北牆距北內槽柱中心5米,內槽柱南北跨距9.8米,殿四周為副階圍廊。殿址上現存方形柱礎一座,下麵方形部分長寬各1.4米,高0.52米,上凸覆盆高10厘米上徑84厘米。僅從這一構件的尺寸,可見含元殿的尺度規模。殿前龍尾道長75米,道麵平段鋪素麵方磚,城麵鋪蓮化方磚,兩邊為有石柱和螭首的青石勾闌。含元殿東西兩側前方有翔鸞、棲鳳兩閣,以曲尺形廊廡與含元殿相連。這組龐大的宮殿建築群,體現了唐代建築的雄渾風格,成為後世宮殿的範例。

【麟德殿】是皇帝舉行宴會、觀看雜技舞樂和作佛事的場所,位於太液池正西高地上,距宮城西牆90米。宮殿遺跡的台基夯土築成,周圍砌有磚壁,呈長方形,南北長130餘米,東西寬約77米,上下二層,殿堂、廊廡建在上層台基之上,麟德殿由前殿、中殿、後殿組成,中殿為主殿,東西寬9間(兩山牆各占一間除外),南北進深5間,殿內有兩道隔牆,將殿分成東、中、西三部分,中間5間,兩側各2間,地麵鋪0.2米厚石板。前殿東西寬亦為9間,兩山與中殿齊,前後無牆,兩端兩間進深4間,當中7間進深3間,地麵鋪方磚,殿周環以回廊。殿後側東麵為鬱儀樓,西麵為結鄰樓,兩樓前為東亭、西亭。樓、亭均建於夯土高台上,樓亭廊廡襯托著三殿,構成一組具有唐代特色的大型建築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