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作三(2)(1 / 3)

【北京社稷壇】在北京天安門至午門大道的西側,是明清兩代帝五祭祀社(土地神)和稷(五穀神)的地方。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中國曆代都城都分別設太社、太稷,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將社稷合為一壇設祭。明初定製,都城、王國、州縣皆設社稷壇,北京社稷壇是現在僅存的一座,北京社稷壇所在區域於1928年辟為中山公園。北京社稷壇有長方形圍牆,周設4門,牆外遍植鬆柏。因祭典是由北向南設祭,故社稷壇正門設在北麵。入正門為戟門和拜殿,再南為社稷壇。整個組群布局的特點是軸線方向朝北。戟門麵闊五間,單簷歇山頂,覆黃琉璃瓦。祭典時,門內列戟72杆,故名戟門。拜殿(現改為中山堂)也是五間寬,殿身構架采用徹上明造,室內可以看到整個梁架結構。在文南中沒有發現這一建築毀壞或重建的記載,可知是北京現存明代宮殿壇廟建築中最早的一座。社稷壇為漢代白玉石砌成的3層方台(清代乾隆以前的壇製多為兩層方台),上層每邊15.93米,高近1米;四麵台階,各有4級。上層按五行方位填築五色土壤,中間黃色,東方青色,南方紅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南禪寺大殿】中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築。位於山西省五台縣城西南22公裏李家莊,大殿重建於唐建中三年(782)。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始建年代不詳。寺內除大殿外,尚存明隆慶元年(1567)所建龍王殿和清代所建文殊殿、觀音殿(山門)、伽藍殿、羅漢殿等。1966年,受邢台地震影響,殿身向東南傾斜,1973年進行了複原性的整修。大殿麵闊進深各三間,平麵近方形,單簷歇山灰色筒板瓦頂。前簷明間安板門,兩次間安破子欞窗,其他三麵砌簷牆。簷柱12根,其中3根為抹棱方柱,當是始建時遺物;其餘9根為圓柱,柱頭稍有卷殺,當為建中三年重建時物。有的柱上還留有北宋政和元年(1111)的遊人題字,表明當時柱子是露明的。各柱施素平青石統一礎。殿的梁架結構簡單,為“四架椽屋通簷用二柱”,柱生起、側腳顯著,柱頭僅施闌額一道,至角柱不出頭。

【沈陽故宮】在遼寧省沈陽市,居沈陽舊城的中心,是清代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朝的宮殿。努爾哈赤於1616年建後金國,於天命十年(1625)遷都沈陽,開始營建宮殿。清入關定都北京以後,這裏成了留都宮殿。康熙初,沈陽設秦天府,故又有奉天宮殿之稱。康熙、乾隆兩朝進行了改建和增建。沈陽故宮占地約為56600平方米。整個布局分三路:中路以崇政殿為主,東路以大政殿為主,西路以文溯閣為主。

中路最寬最長,前有東西向大街,街上設文德、武功兩牌坊,街南有左右對稱的奏樂亭和朝房、司房等建築,圍成一個小廣場。大清門臨街,門內中軸線上依次為崇政殿、鳳凰樓和清寧宮,連同配樓、配閣、配齋、配宮等組成三座院落,是整個建築群的中心。中路主要建築如大清門、崇政殿、清寧宮,以及兩坊兩亭等建成於天聰至崇德初年,主持工程的匠師是劉光先。鳳凰樓建於康熙年間,其他飛龍、翔鳳二閣,日華、霞綺二樓,師善、協中二齋都是乾隆年間增建的。中路左右各有一跨院,稱東宮、西宮。東宮內有頤和殿、介祉宮和敬典閣等,西宮內有迪光殿、保極宮、斷思齋和崇謨閣等,都是乾隆十一年(1746)增建的。大清門之東另有一座高台,上為太廟,是乾隆四十三年從他處移來再建的。

東路為一狹長的大院,院內大政殿原名篤恭殿,居北部正中,為重簷八角攢尖頂,是努爾哈赤時期將遼陽城的八角殿(亭)移來再建的。大政殿前兩側排列十座歇山頂小殿,稱十王亭;最北兩座為左右翼王亭,其餘8座按八旗方位依次排定,是八旗製度在宮殿建築上的體現。十王亭呈梯形排列,增強了大政殿廣場的透視感。

西路文淵閣建於乾隆四十六年,庋藏《四庫全書》和《古今圖書集成》。閣前為嘉蔭堂,閣後為仰熙齋,分別是皇帝看戲和讀書的地方。

沈陽故宮的早期建築,風格渾樸粗獷,除大政殿外,大清門、崇政殿、清寧宮等均為硬山頂,不用鬥,主次建築之間的等級差別不大。建築色彩則凝重強烈,屋頂多用剪邊琉璃和花脊花獸,山牆墀頭也都用彩色琉璃。建築藝術性方麵、表現出民族特色與地方特色。漢、滿、藏族幾種民族文化相交流和融合的特點。

【天壇】在北京永定門內大街東側,是明清皇帝祭天和祈禱豐年的地方。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原稱天地壇,至嘉靖九年(1530)才分祀天地。經明清兩朝的多次改建和修繕,才成今日的麵貌。它是保存下來的封建王朝祭祀建築中最完整、最重要的一組建築,也是現存藝術水平最高、最具特色的優秀古建築群之一。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壇有內外兩重圍牆,外牆南北1650米,東西1725米,內牆南北1243米,東西1046米。正門在西麵。內外牆的南麵二角都是方角,北麵二角都是圓角,以附會“天圓地方”之說。壇內主要建築有兩組,即祭天的圜丘和祈穀的祈年殿,布置在稍偏東的南北軸線的南北兩端,中央連以長359米的磚砌高甬道,通稱丹陛橋。另在第二重牆西門內南側有皇帝祭前齋戒時居住的齋宮,是一座城池環繞的誇砌筒殼建築,通稱無梁殿。

圜丘為每年冬至日祭天處,為漢白玉石砌的3層露天圓壇,圍繞著石雕欄杆,下層徑54.7米。中國古代認為天是陽性,又以奇數為“陽數”,故圜丘的台階、欄杆、鋪地石塊等都取1、3、5、7、9等奇數,以象征同天的聯係。壇外有兩重矮牆,外方內圓,四個正方向都有白石做的欞星門。內外牆之間有祭禮用的燎爐和望燈。

圜丘以北有皇穹宇,祭天所用“皇天上帝”牌位平時即貯於此。它是一座圓形單簷攢尖藍琉璃瓦頂建築,殿有八根內柱,上部挑出鎦金鬥,承圓形天花,宛如傘蓋。此殿外形簡潔雅致,內部構架精巧,藝術水平較高。殿外有一圈環形圍牆,俗稱回音壁。正麵開3個藍琉璃瓦頂的券門。圜丘和皇穹宇都有環形圍牆。聲波經圍牆反射,可造成特殊音響效果。圜丘之東還有神廚、神庫、祭器庫等附屬建築。

祈年殿為皇帝每年正月上辛日舉行祈穀禮的地方,建在東西165米、南北191米、高度和丹陛橋相同的磚台上。台圍以矮牆,四麵設門,正中建一座直徑90.9米、高約6米的3層漢白玉石砌圓形基座,稱“祈穀壇”。壇中央建祈年殿,殿平麵圓表,直徑24.5米,周圍12柱,裝融扇、檻窗和藍琉璃磚檻牆,上覆三重簷藍琉璃瓦攢尖頂,總高約38米。殿內外圈用12根金柱與12根簷柱共同承托中、下層簷。中心用4根高19.2米的龍井柱,柱間架弧形闌額,每額上立兩根瓜柱,共為12根,承托天花藻井和上簷屋頂。據說此殿設計時以圓形平麵象征天,以四龍井柱象征四季,以12根金柱和簷柱分別明征12月和息12時辰。此蓼結構雄偉,構架精巧,室內空間層層升高,向中心聚攏,外形台基和屋簷層層收縮上舉,都造成強烈的向上動感,以表現與表相接,在設計上很成功的。整個天壇,隻疏朗地布置少量建築,其餘空間滿植翠柏。柏樹林起著遠融塵氛、造成靜謐環境的作用。圜丘、丹陛橋和祈年殿都高出地麵,越過矮牆,可以看到樹梢,社托出建築高出林表之上與相接的效果。為了象征天,天壇主要建都是圓形,為圓形建築簡單,明確的形體,加上統一的色調,造成莊嚴肅穆的效果。

【北京太廟】在北京天安門至午門間大道的東側,是明清兩朝祭祀本朝已故皇帝的地方。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明嘉靖二十四年(1544)重建成現在的麵貌。它是曆史上唯一保存下來的太廟建築。1950年改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

太廟有二重圍牆,平麵呈南北長矩形。外圍牆東西205米,南北269米。牆外滿布柏樹,氣氛寧靜肅穆。南麵並列3座琉璃門,門內有金水河通過,跨河有7座單孔石橋。金水河北為太廟主體建築,有內圍牆環繞。它的南門稱戟門,以門外原列戟120杆作為儀伏而得名。戟門的屋頂曲線平緩,出簷較多,與一般清代建築相比,具有明顯的時代特點。戟門內在中軸線上布置的前殿、中殿、後殿3座大殿,前殿和中殿建在一個3層的土字形漢白玉台基座上。,前殿是皇帝祭祀時行禮的地方,原為9間,後改為11間,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殿前有月台和寬廣的庭院,東西兩側各建配殿15間,分別配饗有功的皇族和功臣。中殿供奉曆代帝後神位,麵闊九是,是黃琉璃瓦單簷廡殿頂。中殿東西兩側各建配殿五間,用以儲存祭器。後殿供奉世代久遠而從中殿遷出的帝後神位,麵闊九間,黃琉璃瓦廡殿頂,形式和中殿基本相同。中殿和後殿之間有牆相隔。在太廟總體設計中,以大麵積林木包圍主建築群,並在較短的距離安排多重門、殿、橋、河來增加入口部分的深度感,以造成肅穆、深邃的氣氛。大殿體積巨大,坐於三層台基之上,庭院廣闊,周圍用廊廡環繞,以取得雄偉氣氛。此外,大殿內簷彩繪以香黃色為底色,配簡單的旋子圖案,加強了建築物的莊重嚴肅氣氛。

【皇史】在北京紫禁城東南麵,今南池子大街南口,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皇家檔案庫,也是北京地區最古老的無梁殿建築。明嘉靖十三至十五年(1534—1536)按照古代“石室金匱”製度建造,占地2000多平方米,清代仍舊使用。皇史專門收藏各朝的“實錄”、“聖訓”、“玉牒”等皇家重要檔案,也曾收藏《永樂大典》全套副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兩次重修,1982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皇史的正殿坐北朝南,麵闊九間,黃琉璃瓦廡殿頂,磚拱結構。為了防火、防潮、防蟲蛀鼠咬,建築全部為磚石建造。室內築有1.42米高的石台,上置貯藏樓案的雕雲龍紋鎦金銅皮樟木櫃152個。正殿的東西各有配殿五間,是仿無梁殿外形的木構建築。南麵是三開間的皇史門,門外有前院。清嘉慶十二年(1807)重修時添建碑亭一座,其餘仍保持明代舊貌。

【曲阜孔府】在山東省曲阜孔廟的東側,是孔子嫡係後裔——“衍聖公”的府邸。這是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分府”。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宋至和二年(1055)仁宗封孔子四十六世孫孔宗願為“衍聖公”後,在原曲阜(當時稱為仙源,在今曲阜縣城東十裏)縣城內建造了衍聖公府。現存孔府為明洪武十年(1377)孔子五十五世也孔克堅時,朝廷在闕裏孔廟及孔子故居以東敕建的新府。弘治年間遭火災,弘治十六年(1503)又奉敕重修。正德八年(1513),曲阜縣城移至孔廟、孔府所在地,以便於保衛,孔廟、孔府便成為曲阜新城的中心區的主要建築。

孔府明代占地16公頃,清代逐漸縮小,目前占地約4.5公頃。基布局分為中、東、西三路。中路有11進庭院,內宅門以前為衍聖公視事衙署,後麵為生活院落。東路為家廟、慕恩堂等祠廟和接待朝廷欽差大臣的九如堂、禦書堂等建築;廚房、酒坊等服務用房也在東路。西路有衍聖公讀書和學詩習禮的紅萼軒、忠恕堂,以及接待一般賓客的南北花廳等。衙署在孔府中路前部,共設三堂六廳。正廳(大堂)為五間九檁懸山建築,前設大月台,中部三間為前簷空敝的傳統大堂形製。正廳有東西廡各10餘間,按明代六科設六廳,東廡設知印、曲籍、管勾三廳;西廡為掌書、司樂、百戶三廳。後廳(二堂)五間七檁,有穿堂與正廳相連,呈“工”字形。退廳(三堂)也作五間七檁,與東、西廂組成庭院。孔府三左兩廡主體為“工”字殿出月台的建築布置,是明清兩代衙署的典型格局。中路前院的東南隅還有刑獄設施。內宅門以東有防禦用的碉堡。

內宅在中路退廳以後,共有前上房、前堂樓、後堂樓三個封閉式庭院。前上房為七間七檁懸山式建築,並有東、西廂房各五間,是衍聖公生活起居的主要院落。前、後堂樓都是七間二層,前出廊,東、西配樓各三間。後花園名為“鐵山園”。後堂設樓也是明清府邸的典型布局,樓下為內眷臥室、起居室,樓上為貯藏財物的庫房。孔府東、西還有東倉、西倉、車欄、馬號、柴園等;孔府南、北還有族人及仆役家屬居住區。按封建禮製,孔府的規模之大已超過公府的定製,中、東、西三路房屋已將政務、祭祀、讀書、宴客、生活、供應全部包羅俱全,布局儼然是小型宮殿。孔府在大門、二門、儀門、正廳等處明間闌額上繪有宮廷“雙龍捧珠”的和璽彩畫反映出它是擁有皇家特權的貴族府第。

【曲阜孔廟】中國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丘的祠廟,原址在他的故居魯城闕裏,在今山東曲阜。曲阜孔廟是全國現存僅次於北京紫禁城宮殿的巨大古建築群,是中國古代大型祠廟建築的典型,保持著宋金以來的總體布局和金元以來數十座古建築。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孔子死後不久,故居改為紀念他的廟。東漢永興元年(153)正式成為國家所立的廟,曆埸多有修建。北宋天禧二年(1018)大修孔廟,基本形成現在大中門以北部分的布局。明弘治十二年(1499)毀於火,弘治十七年重建,形成現在的規模。現存建築除少量金元遺構外,主要是明清建造的。曲阜縣新縣城以孔廟為中心入曲阜南門隔一橫街即為孔廟外門,這是中國古代城鎮布局上是一特例。孔廟占地近10公頃,縱長600米,寬145米,前後有八進庭院,殿、堂、廊、廡等建築共620餘間。前三進都是遍植柏樹的庭園,第四進為奎文閣建築組,第五進為碑亭院,第六、第七進為孔廟主要建築區,第八進為後院。孔廟前三進為引導部分,布置有金聲玉振牌坊、石橋、欞星門、聖時門、弘道門和大中門,這是孔廟的前奏。它用橫向的牆垣,把縱深的空間分隔成大小不同的院落。各院落內古柏蔥翠。自大中門起才是孔廟本身,平麵長方形,周圍有院牆,四角有角樓,仿宮禁製度。自大中門入內,經同文門,為一座兩層樓閣——矽文閣。閣高24.7米,是孔廟的藏書樓,建於明弘治十七年。奎文閣至大成門之間為碑亭院落。其中隔一橫街,東、西有兩側門,東稱毓粹門,西稱觀德門。道路兩旁,左右對稱地布置有曆代帝王所立的石碑和碑亭。碑亭共十三座,皆重簷高閣,形體宏大,金、元各一座,餘為明清所建。建入大成門即為孔廟的主要建築區,包括大成殿、寢殿、聖跡殿以及兩側的東廡、西廡等。這部分的規模布局,明代以前已經形成,明中葉曾改建,清代又加修建。大成殿是供奉孔子的大殿,正中供祀孔子像,兩側配祀顏回、曾參、孟軻等12哲像。殿始建於宋天禧元年(1017),明重建,清雍正二年(1724)再建成現狀。殿麵寬九間,進深5間,重簷歇山頂,覆黃色琉璃瓦,殿建在兩層石砌高台上,規製相當於故宮保和殿。殿內地麵至正脊上皮24.80米,麵闊45.78米,進深24.89米。殿的外簷柱都用石料琢成,為明代遺物。正麵10根石柱刻有蟠龍,上下兩龍對翔戲珠。柱腳一周刻假山石圖樣,山石下刻蓮瓣一周。再下為柱礎皆刻重層寶裝覆蓮,所有雕刻意態渾樸。殿內柱用楠木;天花錯金裝龍;彩畫五色間金,富麗堂皇;中央藻井蟠龍含珠,如太和殿形製。大成殿前露台寬闊,為祭祀時舞樂之處。殿前相傳是孔子講學的所在,建有“杏壇”亭,周圍保留了年代久遠的柏樹,環境安靜肅穆。大成殿後為寢殿,供奉孔子夫人。兩側廡殿則祀奉孔門弟子及曆代先賢名儒的牌位。再後為聖跡殿,明萬曆二十年(1592)建,現存仍為原物,殿中有孔子周遊列國的線刻石畫120幅。孔廟雖地處山東,建築則是曆朝官修的,雖不免少量地方風格摻入,仍可視為研究金、元、明、清官式建築的極好實例。

【經略台真武閣】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容縣縣城東門外,前臨鄉江,麵對南山。相傳中唐詩人元結任容管經略使時,在此建台,作為操練甲兵和觀賞風景之用,因稱經略台。現經略台高約4米。真武閣在台中央偏北,建於明萬曆元年(1573)。1982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真武閣用格木建造。閣通高13.2米,分三層。外觀三層簷,歇山頂。底層閣身外有一周副階,但在正麵取消了同閣身角柱相對應的簷柱,構成底層麵闊三間13.8米和進深三間11.2米的大廳。真武閣為穿鬥式構架,柱子直接承檁條,各柱之間用“穿”聯係起來。簷部使用“挑”,向外懸挑。在樓層明間縫與角柱相交的位置,增加了四根金柱,貫穿二、三層,上承屋麵和三層樓麵,二、三層屋簷挑的後尾插入柱身;但金柱柱腳則是懸空的,下離二層樓板麵5—25毫米,成為這一建築最大的結構特點。關於真武閣的懸柱,目前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是有意的創作,“是天才匠師很成功地耍了一個非常漂亮、利索的‘結構花招’”;一種認為是無意的巧合,是長期以來建築構件變形的結果。

【正覺寺金剛寶座塔】在北京西直門外。正覺寺創建於明永樂年間,原名真覺寺,因寺內金剛寶座塔的高基座上有五座小塔並峙,又名五塔寺。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剛寶座塔建於明成化九年(1473),是按照西域僧人板的達所貢的金剛寶座規式建造的。全部為石砌,分基台和五塔兩部分。基台下部為須彌座,上部台身分為五層,每層皆雕出柱、、枋、檁和短簷。柱間為佛龕,龕內刻佛坐像。基台四周共有佛像381尊。基台上有造型相同的5座密簷式小塔,四角4座較矮,中央一座較高。五塔形製代表佛教經典中的須彌山,傳說山上有5座山峰,為諸佛聚居處。此外,基台的梯口上尚有琉璃瓦罩亭一座。基台和小塔周壁雕刻題材十分豐富,有佛像、八寶、法輪、金剛杵、天王、羅漢以及代表金剛界五佛寶座的獅、象、馬、孔雀和迦樓羅(“金翔鳥”)圖樣,屬佛教密宗裝飾題材。金剛寶座塔是按照印度比哈爾邦的菩提迦耶大塔設計的。敦煌壁畫上見有此形之塔,但無實物遺存。明代正覺寺塔的建造反映出古代中印建築藝術的交流。此塔整體造型雖溯源於印度,但其比例、細部、構造、紋樣皆明顯地因承中國傳統風格。中外建築藝術融合,形成具有中國特點的佛教塔型。

此類佛塔在中國尚有多座。昆明妙湛寺金剛塔建於明天順二年(1458)。呼和浩特市慈燈寺金剛寶座舍利塔建於清雍正五年至十年(1727—1732),造型同北京正覺寺塔類似。北京碧雲寺金剛寶座塔建於清乾隆十三年(1748)。它的基台上除五座小型密簷塔以外,還有兩座小型喇嘛塔,實際上是七塔並峙。北京西黃寺清淨化城塔建於乾隆四十七年,為紀念六世班禪喇嘛而建;此外,如北京玉泉山靜明園的妙高塔、五台山圓照寺塔也是金剛寶座式,但五小塔皆為喇嘛塔。上列諸塔各具特點,反映出古代匠師不拘一格的創作手法。

【布達拉宮】位於拉薩舊城西麵2公裏的北瑪布日山(紅山)上。梵語“布達拉”的意思是“佛教聖地”。始建於吐蕃讚普鬆讚幹布時期(629—650),9世紀毀於兵火。1645年五世達賴喇嘛興工重建,從此成為曆世達賴喇嘛和攝政居住、辦理政務的地方。曆經修建和擴建,在屢今天的規模。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布達拉宮包括山上的宮堡群,山前的方城和山後的龍王潭花園三部分,共占地40餘公頃。宮堡群在山的南坡,用塊石依山就勢建造,總平麵為不規則布置。東西總長370多米,南北最寬處為100多米,高117米多。在宮堡群南麵是一座東西長300多米,南北寬300米的方城(藏語稱“雪”)。中央主體建築外牆塗紅色,故稱紅宮,是達賴喇嘛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方形平麵,建築麵積為16000多平方米,總高9層。

紅宮東側為白宮,外牆塗白色,是達賴喇嘛理政和居住的宮殿。平麵是西邊略大於東邊的梯形,有內天井,高7層,多作藏式平項。在紅宮和白宮前分別有西歡樂廣場和東歡樂廣場,同紅宮西麵的僧房,白宮東翼的僧官學校相連。西歡樂廣場下麵依山建造賽佛台,高9層,上麵4層開窗。與紅宮9層立麵組合一起,故有布達拉宮高13層之說。布達拉宮的建造,集中了藏族匠師的智慧和才華,反映了藏族建築的特點和成就:宮殿沿山坡用石塊建造,下部數十米實牆猶如紮根於山岩之中,建築隨山就勢錯落布置,與山丘渾然一體,利用山熱增加建築的體量;同時又突出上山蹬道外側的層層橫向階梯形線條,拉長了上山蹬道的長度,烘托出建築的高聳、雄偉感。塊石牆牆身側腳顯著,結合山形增加了整座建築的穩定感。大片白色石牆上的黑色梯形窗套,短小的出簷,簷部用柳根作成的深紅色女兒牆,在藍天襯托下,色彩對比強烈。門廳、佛殿、經堂、日光殿等的室內梁架、柱頭、欄杆都飾滿雕刻和彩畫。宮內供奉著大尊佛像。在西大殿和壁畫廊內繪製的布達拉宮建造曆史和五世達賴喇嘛的宗教活動、藏漢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等題材的壁畫,是了解西藏文化、藝術、曆史、民俗的寶貴資料。

【塔爾寺】黃教六大寺之一(其他五寺為色拉寺、哲蚌寺、紮什倫布寺、拉卜楞寺和已毀的甘丹寺)。在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相傳這裏是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出生地,宗喀巴的門徒於16世紀中葉在此建塔。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爾寺建在一條南北向的山溝裏,地勢南高北低。東坡上建有塔殿、佛殿、經學院等,兩坡都建有僧舍和活佛公署。寺內主殿為宗喀巴紀念塔殿,稱大金瓦殿,三層歇山鎦金銅瓦頂,殿內有高約11米的銀塔。護法神殿也用鎦金銅瓦頂,稱小金瓦殿。這兩座建築物的結構和屋頂木結構房屋的技術水平,在中國建築技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承德外八廟】在河北省承德市清代離宮避暑山莊的東麵和北麵,武烈河兩岸和獅子溝北沿的山丘地帶,共有11座寺院。因分屬8座寺廟管轄,所以通稱“外八廟”。這些建築群陸續建於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間,是清代喇嘛教的中心之一。承德外八廟建築雄偉,規模宏大,反映出清代的前期建築技術和建築藝術的成就。

外八廟按其建造時間排列,首先營建的是溥仁寺和溥善寺(已毀)。這兩座寺院建於康熙五十二年(1713),是蒙古諸部王公為慶祝康熙皇帝六十壽辰請旨建造的。普寧寺建於乾隆二十年(1755),是為紀念平定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族首領噶爾丹煽動的武裝叛亂而建造的。普寧寺分前後兩部分,前部為一般漢族寺廟形式,後部是以大乘閣為中心的一組建築群。大乘閣內供奉千手千眼觀音立像,高20多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雕像。乾隆二十五年,在普寧寺旁增建普佑寺。乾隆二十九年建安遠廟,俗稱伊犁廟,是為新疆達什達瓦部二千餘眾遷居熱河後提供參拜之所而建。此廟有三層牆廊圍繞,中為普渡殿,有三重簷,黑色琉璃瓦頂。乾隆三十一年建普樂寺以紀念土爾扈特、左右哈薩克、布魯特等族歸順清朝。寺後部是一座“城”(壇城),下為兩層石台,台上建立重簷攢尖圓殿,稱旭光閣,閣內安放一座立體城模型。乾隆三十二年建普陀宗乘之廟,作為慶祝乾隆皇帝六十壽辰時蒙古和土爾扈特王公進貢朝賀之所,俗稱“小布達拉宮”,西藏達賴喇嘛到熱河覲見時多居此處。普陀宗乘之廟仿藏式建築修造,依山就勢,自由布置了眾多的紅白台和塔門,最後為高25米的大紅台。乾隆三十七年建廣安寺(已毀)。乾隆三十九年建殊像寺,寺的布局仿照五台山殊像寺。同年又仿浙江海寧安國寺的形製建羅漢堂(已毀)。最後於乾隆四十五年建須彌福壽之廟,是為西藏班禪喇嘛到熱河祝賀乾隆七十壽辰,特建此廟作為班禪行宮。廟中有大紅台建於中部山上,北部建有一座漢族建築式樣的八角琉璃萬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