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作三(2)(3 / 3)

【羅馬角鬥場】古代羅馬的一種平麵為橢圓形建築物,中央一塊平地為表演區,周圍看台逐排升起,沒有永久性的屋頂。公元70—82年間所建的羅馬大角鬥場規模最大,功能完善、結構合理。大角鬥場建在幾座小山之間的穀底,角鬥長軸188米,短軸156米,周邊長527米,觀眾座位以62%的坡度升起,約60排,分為四區。前麵是貴賓席,中間是騎士席,後麵是平民席,可容5萬人。表演區橢圓形,長軸86米,短軸54米,奴隸們在上表演角鬥或鬥獸。表演區與貴賓席前沿有5米多的高差,注入水後可表演水戰。支撐觀眾席的是三層放射式排列的筒形拱和沿外圈回環的拱頂。與此相應,在立麵上周圈一律形成三層券洞。底層券洞是出入口,觀重對號入座。立麵各層用券柱式裝飾,總高度48.5米。底層用多立克柱式,以上依次為愛奧尼式和科林斯式。立麵用灰白色的灰華石。結構的主要承重部分也用灰華石,其次用磚和較軟的石頭。拱頂和上層的承重牆是混凝土。前三區觀眾席用大理石做成。

【古典柱式】歐洲古代石質梁柱結構的幾種規範化的藝術形式。柱式包括柱、柱上簷部和柱下基座的藝術形式。成熟的柱式從整體構圖到線腳、凹槽、雕飾等細節處理都基本定型,各部分的比例也大致穩定,特點鮮明,決定著建築物的風格。柱式形成於希臘,在羅馬得到發展。形成於小亞細亞的愛奧尼柱式和形成於希臘的多立克柱式是兩種最基本的柱式。它們都是從木結構演變而來,公元前5世紀中葉達到成熟程度。愛奧地柱式的主要特征是柱頭的正麵的背麵各有一對渦卷,有柱礎。多立克柱式的柱頭是個倒圓錐台,沒有柱礎。公元前5世紀下半葉,希臘出現了科林斯柱式,它柱頭上刻著毛茛葉,很華麗,其餘部分則如愛奧尼柱式。羅馬人繼承了希臘柱式,創造了一種在科林斯柱頭上加上愛奧尼柱頭的混合式柱式,更加華麗。改造多立克柱式,並參照伊特魯裏亞人傳統發展出塔斯幹柱式。塔斯幹、多立克、愛奧尼、科林斯和混合式、被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師稱為羅馬五柱式。

【拜占廷建築】拜占廷帝國存在於公元330—1453年,5—6世紀時處於極盛時期,其版圖一度包括巴爾幹半島、敘利亞、巴勒斯坦、小亞細亞、北非以及意大利半島和西西裏。拜占廷建築在這個時期繼承東方建築傳統,改造和發展了古羅馬建築中某些要素而形成獨特的風格,對東西方許多國家特別是東正教國家的建築有很大影響。羅曼建築、塞爾維亞建築、俄羅斯建築都同它關係密切。

【初期基督教建築】基督教於1—2世紀開始流傳,羅馬帝國於公元313年頒布《米蘭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後,教堂建築逐漸發展起來,僅羅馬一地就有30餘座。

初期基督教建築明顯受到古羅馬建築的影響,教堂平麵有圓形和多邊形。典型的教堂形製,由巴西利卡發展而來。巴西利卡是一種長方形大廳,由縱向柱列分為幾部分,中間較寬較高,兩旁較窄較低。聖壇設在東端,大門朝西。聖壇為半圓形穹頂所覆蓋,聖壇前設祭壇,祭壇前又增建一橫翼,比較短,與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長十字形平麵,稱為拉丁十字,象征基督受難。一般在巴西利卡前還有一個三麵有圍廊的前庭,中央設洗禮池。獨立的鍾樓位於教學一側,形成完整的群體。這種巴西利卡式教堂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實例是羅馬聖保羅教堂。

初期基督教教堂多用木屋架,柱子較細長。外牆僅刷灰漿或作磚貼麵,不加裝飾。內部最普遍的裝飾方法是彩色大理石鑲嵌。裝飾重點部位是聖壇的半穹頂。基督或聖像襯以金色背景,十分醒目。中廳柱列的透視效果把視線引向聖壇,使內部空間在感覺上比實際深遠,成為巴西利卡式教堂的突出特點。

【羅曼建築】10—12世紀歐洲基督教地區流行的一種建築風格;又稱羅馬風建築。多見於修道院和教堂。羅曼建築采用古羅馬建築的一些傳統做法如半圓拱、十字拱等,有時也用簡化的古典柱式和細部裝飾。經過長期的演變,逐漸用拱頂取代了初期基督教堂的木結構屋頂,對羅馬的拱卷技術不斷進行試驗和發展,采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頂的橫推力;後來又逐漸用骨架卷代替厚拱頂。平麵仍為拉丁十字。出於向聖像、聖物膜拜的需要,在東端增設若幹小孔拜室,平麵形式漸趨複雜。羅馬建築的典型特征是牆體巨大而厚實,牆麵用連列小卷,門窗洞口用同心多層小圓卷,以減少沉重感,西麵有一、二座鍾樓,中廳大小柱表韻律地交叉布置。窗口窄小,在較大的內部空間造成陰暗神秘氣氛。羅曼建築的著名實例是意大利比薩主教堂建築群。

【比薩斜塔】意大利羅曼建築的著名實例。比薩主教堂建築群的組成部分。塔平麵為圓形,直徑約16米,共8層。各層均以連列拱作裝飾母題。2—層為空廊,第8層為鍾亭,向內縮進。底層牆上作連續券浮雕。塔於1174年動工,鍾亭於1350年完成。在建造過程中由於地基不均勻沉降,塔身向南頂斜,斜塔由此得名。

【哥特式建築】11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法國,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主要表現在天主教堂,也用於世俗建築。哥特式建築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教堂的結構體係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麵四角的柱子上發的雙園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象線上各一道,屋麵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飛扶壁由側廳外麵的柱墩發券,平衡中廳拱腳的側推力。為了增加穩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於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飛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內部空間高曠、單純、統一。建築風格與結構手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巴黎母聖院】哥特式建築早期的成熟作品。始建於1163年,13世紀中葉完成西麵的鍾樓。巴黎聖母院寬約47米,深約125米,內部可容萬人。它使用尖券、柱墩,肋架拱和飛扶壁,組成石框架結構,代表著成熟的哥特式教堂的結構體係。教堂的正麵即西立麵構圖完整,即有鮮明的垂直劃分以強調向上的動勢,又有顯著的水平聯係。立麵雕飾精美,中心的玫瑰窗直徑13米,極為美麗。這個立麵是法國歌特式教堂的典型形象,也是以後許多教堂的範本。

【俄羅斯建築】具有俄羅斯民族特點的建築形成於12世紀末。俄羅斯式教堂有渾圓飽滿的穹頂,稱為戰盔式穹頂,代表作是諾夫哥羅德附近的斯巴斯·涅列基紮教堂(1198—1199)。莫斯科克裏姆林宮始建於12世紀。15世紀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時初具規模,以後逐漸擴大,成為莫斯科城市設防的中心部分。16世紀中葉起成為沙皇的宮堡,17世紀逐漸失去城堡的性質而成為莫斯科的市中心建築群。於15世紀末在克裏姆林宮建造了聖母升天教堂和多棱宮。聖母升開教堂又是王公加冕的禮儀廳,采用希臘十字平麵,5個穹頂都有高高的鼓座,結構較輕,空間開朗。多棱宮為舉行儀典和宴會的場所,是意大利匠師所建,帶有意大利文藝複興時代風格和細部處理特征,大廳中央有一根大柱子,繼承了俄羅斯木建築傳統。16世紀,俄羅斯建成中央集權國家。莫斯科紅場上的華西裏·柏拉仁內教堂(1555—1561)是一座大型紀念建築,中央是一個“帳篷頂”,總高46米,周圍座較小墩子,都采用戰盔式穹頂,飾以金、綠兩色夾雜黃、紅色。教堂用紅磚砌築,細部用白色石料,裝飾華麗,色彩強烈。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彼得大帝學習西歐,俄國斯建築西歐化。這一時期在彼得堡修建了彼得保羅要塞和冬宮。彼得堡要塞建在涅瓦河進入彼得堡的入口處,其中的一所平麵為拉丁十字式的教堂,帶有西方建築的印記。教堂金色尖頂高達34米,與周圍水麵和房屋、圍牆構成強烈對比。冬宮是巴洛克建築的範例,為沙皇宮殿。其規模宏大,房屋千間,平麵為長方形,中心有內庭院。建築按外立麵劃分為上下兩部分,采用混合式柱式,上部柱式兩層通高。內部為大廳,細部的巴洛克手法應用壁柱、窗框和各式山花、雕像、花瓶等裝飾,節奏複雜,效果豐富而強烈。18世紀下半葉,俄國的城市建設活躍。因受法國影響,建築形式趨向簡化,追求單純的幾何形式,主要是古典主義的形式。莫斯科克裏姆林宮的樞密院是這時期的代表作。19世紀上半葉,俄羅斯成為歐洲強國,彼得堡中心廣場周圍建成了一批大型紀念性建築物。海軍部大廈正中高達72米,位於廣場北部,是城市三條放射形街道(其中一條是涅瓦大街)的交彙點。大廈北麵涅瓦河對岸為交易所,東北麵為彼得保羅要塞的教堂,海軍部大廈東麵為冬宮。建在冬宮南麵的弧形的總司令部大廈,立麵簡單樸素,僅在中央有一座巨大,屆旋門式的拱門,構成冬宮廣場的南入口,從涅瓦大街有一條岔道通往拱門。廣場中央矗立著47米多高的亞曆山大紀功柱,同冬宮和總司令部大廈平展的體形相映襯,豐富了廣場建築群的構圖。海軍部西側翼同對麵元老院和宗教會議大廈組成元老院廣場。廣場北麵有著名的彼得大帝銅像,南麵有伊薩基甫斯基天主教堂,體形高大雄渾,通過海軍部前廣場可以一直望到冬宮廣場中央的細世柱。這時期還在涅瓦大街上建造了亞曆山大劇院和卡桑教堂等著名建築。

【文藝複興建築】歐洲建築史上繼哥特式建築之後出現的一種建築風格。15世紀產生於意大利,後傳播到歐洲其他地區,形成帶有各國特點的各國文藝複興建築。文藝複興建築最明顯的特征是揚棄中世紀時期的哥特式建築風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築上重新采用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柱式構圖要素。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師和藝術家們認為,哥特式建築是基督教神權統治的象征,而古代希臘和羅馬的建築是非基督教的。他們認為這種古典建築,特別是古典柱式構圖體現著和諧理理性,並且同人體美有相通之處。這些正符合文藝複興運動的人文主義觀念。同時,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師並不是泥古不化的人,一方麵他們為古典柱式製定出嚴格的規範,另一方麵靈活變通,大膽創新,甚至將各個地區的建築風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並將文藝複興時期的許多科學技術成果,如力學上的成就,繪畫中的透視規律,新的施工機具等運用到建築創作實踐中去。在文藝複興時期,建築類型、建築型製、建築形式都比以前增多了。建築師在創作中既體現統一的時代風格。又十分重視表現自己的個性,各自創立學派和個人的獨特風格。呈現空前的繁榮景象。一般認為,15世紀佛羅倫薩大教堂的建成,標誌著文藝複興建築的開端。意大利以外地區的文藝複興建築的形成和延序呈現著複雜、曲折和參差不一的狀況。以意大利為中心的文藝複興建築對以後幾百年歐洲及其他許多地區的建築風格產生了廣泛的持久影響。

【聖彼得大教堂】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1506—1626年建於羅馬。是意大利文藝複興建築的紀念碑。16世紀初,教皇尤利二世為了重振業已分裂的教3會,實現教皇國的統一,決定重建已破舊不堪的聖彼得大教堂,要求該教堂的規模超過一切異教廟宇。1505年建築師D.布拉曼特設計的方案中選,1506年動工,布拉曼特設計的教堂平麵是正方形,其中有希臘十字。在希臘十字正中,覆蓋大穹窿頂。正方形四個角上各有一個小穹頂。大圓頂的鼓形座上部圍築一圈柱廊。大穹頂於1590年竣工。大穹頂的頂點離地麵137.7米,成為羅馬城最高建築物。不久,教皇保羅五世決定把希臘十字平麵改為拉丁十字平麵。拉丁十字平麵的內部長183米,兩翼寬137米。內部牆麵用各色大理石,壁畫,雕刻等裝飾,穹窿頂上有天花,外牆麵用灰華石和柱式裝飾。1655—1667年由伯尼尼建造的由梯形和橢圓形組成的入口廣場更使主教堂建築群更加完整。

【佛羅倫薩大教堂】又稱純潔聖瑪麗亞天主教堂,1296年佛羅倫薩市政當局決定在市中心修建這座教堂。1302年教堂停工。1334年喬托等人修改部分設計,繼續建造,但因技術困難,沒有建造屋頂。直到1420年才由F·勃魯涅列斯基動工建造教堂的大穹頂。1434年穹頂完成。1462年在穹頂上又建了一個八角采光亭。教堂采用了拉丁十字型平麵,教堂外牆麵比較整齊,沒有小尖塔和飛扶壁。八邊形平麵的大穹頂落在10多米高的鼓座上,穹頂有內外兩層殼體,內徑42米,高30餘米,外形輪廊象半個橢圓。穹頂的建成是當時建築工程技術上的重大成就,更重要的是勃魯涅列斯基衝破中世紀教會的禁忌,大膽采用了羅馬古典建築的形式和手法,創文藝複興建築的先河。

【巴洛克建築】17—18世紀在意大利文藝複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麵和橢圓形空間。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麵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致文學藝術部門都發生影響,一度在歐洲廣泛流行。巴洛克風格打破了對古羅馬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的盲目崇拜,也衝決了文藝複興晚期古典主義者製訂的種種清規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麵,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富麗堂皇,而且能造成相當強烈的神秘氣氛。也符合天主教炫耀財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世洛克建築從羅馬發端後,不久即傳遍歐洲。有些巴洛克建築過份追求華氣魄,到了繁瑣堆砌的地步。

【古典主義建築】指用“純正”的古希臘羅馬建築和意大利文藝複興式和古典柱式的建築,主要是法國古典主義建築。其代表作是規模巨大、造型雄偉的宮廷建築和紀念性的廣場建築群。隨著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流行,1671年在巴黎設立建築學院,學生多出身於貴族家庭,形成了崇尚古典形式的學院派。學院派建築和教育體係一直沿續到19世紀。統治西歐的建築業達200年之久。早期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品有巴黎盧浮宮立麵,凡爾賽宮等。晚期古典主義建築以住宅別墅為代表。

【凡爾賽宮】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原為法國王宮,位於巴黎西南。凡爾賽本是狩獵場,路易十三曾在此建造一座磚砌的三合院式獵莊,開口向東,為法國早期文藝複興式建築。1661年路易十四決定在這裏建築凡爾賽宮,顯示君權的威嚴。保留原有的三合院作為凡爾賽宮的中心,牆麵改為大理石,凡爾賽宮的規模和麵貌主要是在1678—1688年間由學院派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孟薩確定的,他設計的凡爾賽宮南北兩翼,總長度達402米。南翼是王子和親王們的住處,北翼是法國中央政府辦公處所,並有教堂劇院等。宮內有寬闊的聯列廳和堂皇的大理石大樓梯,並有壁畫和各種雕像。在中央部分的西南,孟薩造了凡爾賽宮最主要的大廳,即73米長、10米寬、13米高的境廊。宮殿西也有麵積約6.7平方公裏的花園,規模在世界皇家園林中首屈一指,凡爾賽宮在整體規劃和建築、園林等方麵都是以後歐洲一些國家模仿的對象。

【盧浮宮】位於巴黎市中心。法國文藝複興時期建築代表作,原為法國王宮,法國大革命後,1793年改為國家美術館。它和丟伊勒利宮一起共占有約18.2公頃。中世紀時是國王的一個舊離宮。1546年,國王法蘭西斯一世委派P.萊斯科建造新宮。設計采用16世紀法國流行的文藝複興時期建築形式,平麵是一個帶有角樓的封閉式四合院,53.4米見方。但萊斯科隻建了西麵一部分,這就是現在盧浮宮院的西南一角。內院的立麵裝飾由下而上逐漸豐富精致,第一層是科林斯柱式,簷壁有浮雕;第二層是混合柱式,簷壁上浮雕比第一層深,窗子上的小山花也刻著精致浮雕;閣樓的窗間牆上布滿雕刻,簷口也有一排纖巧的裝飾。1624年,路易十三擴建盧浮宮,由J.勒梅西埃建造,麵積擴大到120米見方。但他隻是延長了萊斯科方案中已建成的西麵。照原樣建起對稱的一翼,中央加了塔樓,形成西麵的主體。路易十四時期,建築師L.勒沃又設計了盧浮宮南、北、東三麵的建築。它們朝內院的立麵都按原有的建築形式設計。路易十四指定勒沃和C.勒布蘭、C.佩羅合體改建的立麵,建成了著名的盧浮宮東柱廊。東立麵總長185米,高29米。整個立麵在橫向可分成五部分,占主導地位的是兩列長柱廊。廊子采用科林斯雙柱手法,柱高12.2米,貫通二、三兩層,底層則作為基座,以增加雄偉感。東立麵是皇宮的標誌,它摒棄了繁瑣的裝飾和複雜的輪廊線,以簡潔嚴肅的手法取得紀念性的效果。此後,用同樣手法重建了盧浮宮院的南、北兩立麵。17—18世紀,古典主義建築思潮在全歐洲占統治地位,盧浮宮東立麵極受推崇,被視為恢複古代“理性的美”的典範。20世紀80年代,盧浮宮又由建築師貝聿鉻主持擴建,曾引起廣泛爭議。

【倫敦聖保羅大教堂】英國國教中心教堂。1675—1710年建造。古典主義建築的紀念碑。大教堂原方案的平麵是希臘十字型,後應教會要求,以適應傳統禮儀的需要,因而改成中世紀典型的拉丁十字平麵。建築物全長157米,總高108米,教堂的平麵由嚴格精確的幾何圖形組成,布局對稱,中央穹頂高聳,由底下兩層鼓形座承托,鼓形座周圍是一圈柱子。穹頂直徑34.2米,有內外二層,既考慮了外觀,又顧及內部空間效果,還可以減輕結構重量。教堂正立麵朝西,頂層簷口和分層簷口圍繞建築物一周,正門的內廊也分為兩層,恰當地表現出建築物的尺度。四周的牆用以壁柱均勻劃分,每個開間和其中的窗子都處理成同一式樣,使建築物顯得完整、嚴謹。

【洛可可風格】18世紀20年代產生於法國的一種建築風格。主要表現在室內裝飾上。是在巴咯克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洛可可風格的特點是,室內采用明快的色彩和纖巧的裝飾,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於繁瑣,不象巴洛克風格那樣色彩強烈,裝飾濃豔。洛可可裝飾的特點是:細膩柔媚,常常采用不對稱手法,喜歡用弧線和S形線,尤其愛用貝殼、旋渦、山石作為裝飾題材,卷草舒花,纏綿盤曲,連成一體。為了模仿自然形態,室內建築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對稱形狀,變化萬千,但有時流於矯揉造作。室內牆麵粉刷,愛國嫩綠、粉紅。玫瑰紅等鮮豔的淺色調,線腳大多用金色,材料以木才為主。

【伊斯蘭建築】主要包括7—13世紀阿拉伯國家的建築,14世紀以後奧斯曼帝國建築,16—18世紀波斯薩非王朝的建築,以及印度、中亞等國的一些建築。伊斯蘭建築造型的主要特征是覆蓋主要空間采用大小穹頂。而在建築裝飾上也有明顯特點:尖券、穹頂和大麵積的圖案;穹頂和牆麵也采用琉璃磚覆蓋。伊斯蘭建築的禮拜寺通常是封閉的庭院,圍繞院落建有一圈拱廊或柱廊,朝麥加方向的一邊加寬,做成禮拜殿,禮拜殿和廊均向院落弊開。院落中央有水池或洗禮堂。寺內有光塔,是阿訇授時和召喚信徒做禮拜用的。著名的實例有:開羅的伊本、土倫禮拜寺(876—879)、土耳其君士坦丁堡的聖索非亞教堂等。

【泰吉·瑪哈爾陵】印度莫臥兒王朝皇帝沙傑汗為愛妃蒙泰吉·瑪哈爾建造的墓,因而得名。位於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城外,建於1630—1653年,被稱為印度古建築的明珠,是伊斯蘭建築的精品。陵墓坐落在一個寬293米、長576米的長方形花園中,外是圍牆。陵墓位於北端96米見方、5.5米高的白色大理石麵基上。台基四角各有一座光塔,白色大理石的陵墓和兩旁赭紅色砂石建築物之間各有一長方形水池相隔。陵墓主體為八角形,由邊長56.7米的正方形抹去四角而成。中央覆蓋複合式穹頂。內穹頂直徑17.7米,高24.4米,上麵的外穹頂高近61米。四角各有一座形狀相似的小穹頂,體量勻稱。四角的光塔和陵墓穹頂呼應,形成變化豐富的天際輪廊。

【吳哥寺】柬埔寨暹粒省暹粒市的一座印度教—佛教廟宇,寺址在高棉當時的首都吳哥城的南郊,又稱吳哥窟,是柬埔寨古代石構建築和石刻藝術的代表作。1113—1150年始建,15世紀寺院荒蕪,19世紀起進行修整。吳哥寺布局規整,中軸對稱。基地呈長方形,周圍是寬190米的壕溝,壕溝內有兩重圍牆。主殿建在一座三層台基上,每層台基邊沿及石砌四廊。各層台基四側的中間和西端是踏步相連,各層四廊的南北西各開一門,形成與主軸垂直的另一軸線。中央大塔位於縱橫軸線的交點上,塔尖高出庭院地麵65米。吳哥寺的立麵構圖頗具匠心:水平方向伸展很長,用廊柱力的垂直分劃,群塔輪廊曲線柔和、形象和諧統一。

【法隆寺】位於日本奈良縣,有東西兩院:西院始建於607年,670年燒毀,後重建;東院建於739年。寺中保留了從奈良到鐮倉、江戶等各個時期的建築物,素有日本古建築文化寶庫之譽。西院的金堂(佛殿)和塔為中心,南為中門,北為平安時代所建的大講堂;講堂前西側是鍾樓和經藏。東院以八角形平麵的夢殿(即觀音殿)為中心,環的四廊,前及南門、禮堂,北有收藏聖經太子遺物的寶藏(後稱舍俐典、繪殿),再北是傳法堂(相當於講堂)。

【唐招提寺】日本奈良市的著名佛寺。由中國唐代曾僧鑒真於759年奠基,其弟子如寶負責建築工程。反映了中國唐代建築的風格。由金堂(大殿)、講堂、東塔等建築物組成。金堂麵闊7間,進深4間,第一進開敞,形成柱廊,中間5間開門,兩側梢間開窗。單簷廡殿頂,原建坡度平緩,後來改建成陡峻的形式。金堂同中國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尺度較小,鬥拱較簡單,柱頭少一跳,為六鋪作雙抄單下昂,補間不出跳,僅用蜀柱鬥子;內柱比簷柱略高,四周牽梁的後層都插入內柱,結構整體性加強;下昂昂尾延伸至內柱縫的平摶下,昂的結構作用明顯,這些和佛光寺大殿有所不同。

【平等院鳳凰堂】日本宇治市的一座佛教建築,建於1053年。平等院規模宏大,除鳳凰堂外,還有大殿、塔、鍾樓、經藏、東西法華堂等。幾經兵燹,現僅存鳳凰堂。鳳凰堂內供阿彌陀佛坐像,殿門東向,前有水池。殿的平麵摹擬鳳凰飛翔之狀:正殿為鳳身,左右廊為鳳翅,後廊是鳳尾,富有變化。正殿重簷歇山頂,兩翼簷下加裝飾性平坐,轉角部分升高作攢尖頂樓閣,富麗豪華。正殿正脊兩端各置一銅鳳凰,門上和簷下綴各種銅飾,殿內有精美的繪畫和雕刻。內鬥拱、天花彩繪寶相花,四麵門和壁上有佛經故事,四壁飾菩薩雕像。殿中央佛像頂上懸持華麗的大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