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信心改變了他們

在自信心是心理素質中的重要內容,它製約著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如果學生缺乏自信心,被自卑感侵蝕,就會總認為自己事事不如人,自慚形穢,意誌消沉,不思進取,聰明才智和創造力無法正常發揮。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最易產生自卑感。而一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某些方麵也存在技不如人的情況,同樣會出現信心不足的問題。因此,消除學生的自卑感,培養其堅定的信念,是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的有力措施。

為了改變班集體的落後麵貌,我們把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作為突破口,紮紮實實地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要求學生每月必須給家裏寫一封信,向父母彙報一個月來自己在思想、學習、紀律等方麵的進步以及所取得的成績。這樣,學生就能不斷增強“我們行”、“我們能改好”的信念,從潛意識方麵引導學生向正麵的、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

第二,禁止說“我們不行”、“我們不能”等帶“不”字的消極話語。老師交給的各項任務,學生必須努力做好。如學生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絕不允許簡單地說一句“我們不會”。而應思考後大膽地講出自己的看法。

第三,給每個學生表現的機會,讓他們都能領略成功的喜悅,並將這份喜悅的心情帶到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去。我們不但積極組織全班學生參加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而且自己班裏也組織了如書法、繪畫、歌詠等小型的比賽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表現的機會,一旦獲得成功,取得好成績,就不會感到自己是無用的或無能的人了。

第四,製訂一些學生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有了奮鬥目標,學生才會向這個目標去努力,並不斷獲得勝利的喜悅。如製訂班集體要力爭一年後成為校先進集體的目標;每個學生要努力使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明顯提高;參加各類活動也要先製訂一個可行的目標。

第五,尊重學生的人格,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經常注意學生的優點和進步,並及時給予適當的表揚和鼓勵。對於學生出現的問題和錯誤,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就事論事,不用刻薄的語言,不去揭過去的傷疤,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樣,他們才能以正常的心態來對待問題,並保持積極性和優點。

總之,通過這些教育,使學生丟棄了自卑,增強了自尊與自信,從而精神飽滿,學習熱情高漲,班集體逐漸有了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