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後進生談話要講求藝術(1 / 1)

與後進生談話要講求藝術

與後進生談話,是班主任做好轉化後進生工作的一種重要手段。由於談話是一種雙向交流,作為班主任,總是努力使自己設計的談話內容影響學生,使其表示讚同並去執行。作為後進生,由於他們的思想素質較差,心理脆弱,情況比較繁雜。因此,班主任必須講究談話藝術,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創設和諧的談話氣氛。班主任與後進生談話應創設一種和諧的談話氣氛。不管是環境氣氛(談話的地點、場合等),還是學生的心理氣氛(學生心態的變化、心理障礙等),在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中都起著類似化學中的“催化劑”作用,氣氛的濃與淡、好和壞會使談話產生迥然不同的效果。和諧的談話氣氛能消除學生因談話而引起的緊張情緒和戒備心理、防禦心理、抵觸心理、恐懼心理,能促進師生之間感情的交流。

和諧談話氣氛的創設,首先要求班主任對談話有一個認真、負責、坦率、誠懇的態度。學生感受到你是在真心地關心、愛護、幫助他,才能接受你的“理”,在感情上和你接近。如果敷衍了事,漫不經心地邊批改作業邊和學生談話;如果忽略了學生存在的精神壓力、心理特征,那就不會有和諧的、融洽的談話氣氛。

其次,和諧談話氣氛的創設,要因事而異。因為後進生中有的是言不正,行不規的;有的則犯有盜竊、打架鬥毆等嚴重錯誤的。比如,解決師生、同學之間人際關係上的糾紛,應有一個輕鬆、愉快的氣氛,這樣有助於驅散談話對象的煩惱,化解其心中的疙瘩。為解決嚴重的思想問題或過失而進行談話,那就應有一個莊重的氣氛,因為它能促使學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從而加速問題解決的進程。

和諧談話氣氛的創設,要注意選擇談話的地點。如:在校園的走廊裏是一種氣氛,在簡樸的辦公室又是一種氣氛。如果學生不願進辦公室,卻非要在辦公室談,就不易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談話就較難成功。

害怕傷臉麵的學生,不宜在辦公室或公開場合談話,有的情況還要為他保密,這樣才能消除他的逆反心理和敵對情緒。如:對曾犯有小偷小摸、流氓行為的學生,要像教育家誇美紐斯所說:“老師要和善地、愉快地教育兒童”,“以便在沒有毆打,沒有號泣,沒有暴力,沒有厭惡的氣氛中,在和藹可親的氣氛中,喝下科學的飲料。”

第二,選擇談話的時機。常言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與後進生談話,要掌握好時機。特別是談話中要善於捕捉轉化後進生的良機。如:接受新班時,新學期開學時,後進生取得進步時,後進生的情緒反常時,後進生思想出現反複時,後進生在思想上感到苦悶,行為上猶豫彷徨,站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從時等等,都應及時找學生談話,不同時間的談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

選擇時機,一是要有及時性,談話應及時,不好的思想剛露頭,不好的事還在潛伏期時,一旦發現應立即找學生談話,力求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這比事後再談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班主任不僅要講求教育科學,還應講求教育的藝術、談話的藝術,隻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