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幫助後進生(1 / 1)

班主任如何幫助後進生

克服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對自己的品質和能力做出偏低評價,或者對自己的智力和能力產生懷疑的一種心理感受。這種自卑心理在後進生中表現尤為明顯。

後進生的自卑心理不僅使他們背上了精神包袱,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也不利於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克服自卑心理對後進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要善於做後進生的轉化工作,而幫助後進生克服自卑心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要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充分掌握後進生的具體情況。後進生差在何處?差到何種程度?是屬於哪方麵的原因?對這些問題必須做到心中有數,了如指掌,然後才能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地去熱忱幫助,耐心引導。

目標校正法恰當的、合乎實際的奮鬥目標能給人以巨大動力,但如果奮鬥目標太高,經過一番努力仍不能實現,則會使人產生挫折感,進而產生自卑感。有些後進生不甘心落後,有強烈的進取願望,但是在確定奮鬥目標時,往往好高騖遠,不切合實際,總想在很短時間內,就使自己的成績趕上去。結果受到了挫折而又產生了強烈的自卑感。教師應抓住他們要求進步的心理,幫助他們調整不正確、脫離實際的奮鬥目標,樹立正確的目標。要教育學生不能心急,“一口不能吃成大胖子”,要從點滴的進步做起。還要幫助後進生製訂一套分階段、分層次的目標計劃,在實施中加強監督,及時調整,使他們的自卑心理在不斷實現奮鬥目標的進步中,由強到弱,逐漸緩解,直到最後消除。

活動參與法一是課堂活動的參與。後進生由於存在自卑心理,往往不能積極地參加教學活動。為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後進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參與作用。課前應專門設計幾個能為後進生直接回答或者動動腦筋就能回答出來的問題。在課堂討論中,多聽聽後進生的見解,當他們能夠回答出來或見解有一定的正確性時,老師應投去讚許的目光,熱情地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體驗勝利的喜悅。如果回答不出來或者見解不正確時,仍要給予熱情鼓勵。長此以往,定能重新激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二是課外集體活動的參與。鼓勵後進生參加集體活動,想方設法給他們表現的機會,並促使他們的表現獲得成功,使他們獲得一種心理滿足,以淡化和抑製其自卑心理。

揚長克短法教師要通過細致地觀察了解,注意捕捉後進生言行中的閃光點,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並使他們的長處得以充分發揮,以其之長,克其之短。教師一旦發現後進生有了進步,哪怕是一丁點兒,都要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表揚。表揚之後,再適當地提醒該生注意自己的不足之處,鼓勵其繼續努力。但談話的口氣要婉轉,角度要靈活。比如有時可以這樣說:“你在這方麵有很大進步,在別的方麵也同樣可以進步。”“隻要繼續努力,在某某方麵一定會趕上去。”“別人能做這些事情,我們相信你也一定行。”

單獨輔導法有的後進生由於自尊心理的存在,最怕老師在公開的場合進行輔導,特別是大聲地輔導講解。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學生表麵上說“明白了”、“會了”,但實際上仍是一竅不通。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單獨輔導,這樣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幫助後進生提高成績。

名言激勵法我們曾準備了許多名言警句,如:“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功夫不負有心人”,“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等等。讓學生抄寫在黑板報上及日記本裏,或者由教師寫在賀年卡和生日卡上,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贈送給某些後進生,加以勉勵。這樣做對後進生有很大的鼓舞作用,效果頗佳。

幫助後進生克服自卑心理,重在正麵鼓勵,貴在持之以恒。切忌對後進生冷落、嘲諷、不負責任的放棄和格外嚴厲的懲罰。這樣不僅不利於後進生克服自卑心理,還會壓抑他們原有的積極性,妨礙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教師要能夠引導他們正確地評價自己,實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優缺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判能力,以利於他們進行不斷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