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如絲路追蹤,黃河探源,長江攬勝,察訪三國遺跡,長征路線重遊,雲貴高原探奇,江南園林漫步等也都對某些旅遊者具有一定的魅力。

4短途旅行

如果經費、時間和體力都經受不起長途跋涉的話,則可以把路線縮短為一個省區或一個地區,選擇一些長短適中,老少鹹宜的旅行路線,比如齊魯名勝漫遊(訪濟南、登泰山、遊曲阜),山西古建巡禮(從晉南到雁北的訪古旅行),江南運河泛舟(從鎮江經無錫、蘇州至杭州的水上遊覽);武陵山區探寶(領略以張家界為中心的湘西山水風光);長江三峽覽勝(觀賞從奉節至宜昌的三峽奇景);珠江僑鄉采風(體驗廣州、江門及佛山地區的僑鄉風情);梁山“水泊”訪古(追尋鄆城、梁山、陽穀一帶的梁山好漢遺跡);民族地區作客(到具有特色的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友好訪問),都是別有風趣的專題旅遊。如果還嫌範圍太大,則可以縮小為對自己所感興趣的某一風景區或某一旅遊點作更加短暫的觀光逗留。

必須強調的是,在選定具體路線時要盡量采用環行旅遊路線,避免走過多的回頭路、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目的的奔波途中,當然有些必要的重複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安排得好,可以盡量把重複路程壓縮到最小限度。

還有一點必須予以充分的考慮:由於目前國內旅遊熱的迅猛興起,許多名山勝水與名城,在遊覽旺季普遍出現了人滿為患的現象,住宿、飲食與路線不要趕浪潮、隨大流。而應該慧眼獨具,另辟蹊徑。

旅遊安全行

旅遊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改善生活環境,增進身心健康,因此一切活動不能違背這一個有益健康的原則。這就要求旅遊者在出發之前對自己的健康狀況作一次全麵的檢查。在旅遊中要盡量排除一些不利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不安全因素。

1注意飲食衛生

在旅途中應時刻牢記“病從口入”這一至理名言。特別要注意飲水衛生,因為由於工業汙水的排入,農藥化肥的溶解,使不少河流受到嚴重汙染,因此即使十分口渴也一定要飲用煮沸了的自來水、山泉和井水。吃瓜果也應清洗或削皮才能進食。在旅遊途中應該盡量吃得清潔和清淡,要選擇衛生的飲食店進食,如找不到合適地方進餐,寧可以幹淨的糕點幹糧充饑,也不要“饑不擇食”地見啥吃啥。

2攜帶必要的常用藥品

在攜帶這些藥品時要考慮到所去地區的衛生條件和特點,例如南方地區蚊蠅較多,易患腸炎、痢疾等傳染病,就應多帶黃連素、痢特靈、四環素與複方新諾明等藥品。北方山區溫度低、氣溫變化大,易得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則應多準備APC、速效感昌丸、感冒衝劑、複方甘草片、咳平和四環素等藥品。夏季旅遊行途中炎熱,應攜帶十滴水、清涼油和仁丹等防暑藥。

3對不安全因素要防患於未然

在旅行過程中,有時會遇到險惡的自然環境和凶猛的毒蛇猛獸,如果事先沒認真準備,防患於未然,就有可能招來滅頂之災,其中以毒蛇給人造成的威脅尤為巨大,為了避免被毒蛇咬傷就必須具備識別毒蛇和防止蛇毒的知識。當然加強人身防備是必要的,如穿上長衣長褲戴好手套,穿過樹林還應戴上草帽,防止毒蛇從樹上居高臨下突然襲擊。

有些植物也能傷人,如有些植物會蟄人,有的植物能放出麻醉劑使人暈倒,在雲南還有一種箭毒木,樹汁有劇毒,一旦進入人身,幾分鍾之內就可致人於死命,被稱為“見血封候,其危害不亞於毒蛇猛善,同樣不能掉以輕心。

在野外采集的蘑菇、野菜、野果或捕撈的水產,如果沒有鑒別能力也不宜貿然食用,如誤食蒼耳子、風茄子、斷腸草、皂角、蓖麻、天南星、毒芹、毒蘑菇等,就有中毒危險。

如果在野餐時突然遭遇雷雨,就應該采取如下措施,以防止雷擊造成的人身傷亡;

首先須立即停止其他活動,迅速尋找可靠的避雷場所,如裝有避雷裝置的建築物、鋼架和有垂直鋼筋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物,有金屬車廂的車輛(包括汽車、但不包括敞篷車)等,在建築物內不要接觸或靠近鋼窗、煙囪、外牆,管道以及接上天線的收音機、電視機。

要注意回避易發生雷擊的地方,大樹下、開闊的水麵上、敞篷車上、球場、電話間,不要呆在沒有避雷設備的小船上,就連樹林的邊緣、草堆、帳篷、山頂、鐵軌等也應避開,如一時找不到可靠的避雷場所,要使身體的位置盡量降低,盡量減少身體與地麵的接觸,可采取蹲式跑的姿勢。如有較大山洞也可進去躲避。

即使是騎自行車旅行,也一定要注意安全問題:速度不宜太快,遇有交叉路口、橋梁險道,或上山下坡、窄道拐彎之處,尤其要注意放慢車速,有情況及時刹車,寧可推車步行,不要搶行以免闖禍。

如何選擇旅行社

目前,隨著“旅遊熱”的興起,各地的旅行社就如雨後春筍般遍布神州大地,旅遊廣告更是五花八門,那麼怎樣才能選擇一個信得過的旅行社,避免旅行中的各種麻煩呢?

1了解旅行社的基本常識

國家旅遊局根據旅行社接待旅客的種類及旅行線路業務分工負責而對旅行社進行了分類:

一類旅行社經營招攬或接待外國旅遊者及華僑、香港、澳門、台胞來中國的旅遊業務。

二類旅行社經營接待外國旅遊者及華僑、港澳來中國的旅行業務。

三類旅行社經營本國公民在國內的旅遊業務。

三類旅行社都是按業務分工不同來劃分的,近年來一、二類旅行社也紛紛成立國內部,開展國內旅遊業務。因此旅客選擇旅行社不應隻看其分類,而更應該注重其經營範圍,看是否有旅遊局審批的旅遊經營許可證;是否已交納旅遊質量保證金;是否有足夠的公章發票、嚴格的管理,及線路行程、報價、商標、保險、導遊等一係列待業規範管理。

2旅行社的一照兩證

如果您在旅行社的分銷點買票的話,要看其是否有一照兩證,即營業執照、經營許可證,質量保證金繳納證書。質量保證金是表明該旅行社向旅遊局交納了一定的保證金。如果旅遊者與其發生爭執,而旅行社又不服處理,旅遊局可從保證金中強行扣款賠給旅遊者。此外,這些門點應貼有投訴電話和谘詢電話提示,遊客亦可通過電話確認。

3看旅行社的旅遊服務合同

凡是正規旅行社均要與遊客簽訂旅遊服務合同,合同中涉及了旅行過程中的諸多細節,如日程、交通工具及標準、住宿、用餐等。雙方簽字蓋章生效後,遊客可依此投訴。發給遊人團隊運行計劃表、質量跟蹤調查表,如果沒有便表明該旅行社經營不規範,質量難以保證。

4看價格更要求質量

要跳出隻求價格低,不記質量低的怪圈。不能簡單以價格衡量一個旅行社的質量優劣。但價格低的旅行社,往往服務質量也不盡如人意,導致埋怨多、投訴多。

因此旅客在出行前要在價格的選擇上認真掂量。作最明智的選擇。

做明智的旅客

如何做一個明智的旅遊消費者,是諸多旅遊者所關心的問題。

1找旅行社旅遊會“挨宰”嗎

當確定了旅遊目的地後,作為一個旅遊者,就麵臨兩個選擇:是“自食其力”呢,還是找旅行社?誠然,當一個旅遊者要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完成吃、住、行、遊、購一係列的旅遊消費,確實是夠難為的了。而旅行社在這方麵卻得天獨厚,在遍布各地的旅行網中,你隻要買一張票就可享受一係列服務,又何樂而不為呢?有人說,找旅行社會挨宰。當然旅行社作為一個企業,它要有經濟效益,要按章納稅對國家有所貢獻,旅行社取得效益的“秘訣”在“批零差價”。旅行社作為旅遊商品銷售的批發商,在訂房、機票、門票等享受折扣批發價,而銷售給旅遊者的是零售價。這當中的差價是旅行社的合法收入。當然也確有個別旅行社搞欺詐,違規經營有宰客現象,但這種個別情況在其它經營行業也同樣存在,一葉障目是不妥的。相信隨著我國旅遊市場管理日益強化,這種“自殺”現象會越來越少。

2是不是旅遊價格越低越好

有的遊客采取貨比三家不吃虧的心理,哪家便宜打哪家,這可能不知不覺陷入一種誤區。曾有這樣一件事:一家旅行社組織旅遊團到某地,因同行低了幾百元,而吸引了不少旅遊者,交了錢臨上火車時,旅行社通知本社原訂的車票是直快,現改為特快要補差價。到了目的地,遊一景點時,導遊說此景點不在所收的費用當中,又臨時增加,還有其它費用等等,搞得遊客一肚子不開心,回來一算比其它旅行社的價格還略高一些,旅遊價格的組成分兩大塊:一塊是代訂費用,由旅行社付給吃、住、行、遊諸環節上的消費;一塊是綜合服務費,有的旅行社在價格上搞“障眼法”,在旅遊項目上搞“短斤”,在旅遊服務上搞“少兩”,看起來直觀價格是低了,實質上是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因此,對價格過低的旅遊商品,要確實搞清旅遊質與量的具體,不宜跟著感覺走,不是價格越低越好。

3簽好合約才上路

有些旅遊者在確定了旅遊線路後,以為把錢一交就了事了。一趟旅遊回來有諸多不滿意,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各執一詞,投訴無門。原因在哪?關鍵是要使這個旅遊商品從“無形”變為“有形”,要簽訂合約,以憑為據,這樣出了質量,板子才能打到具體人屁股上。且話說在前麵,總比日後扯皮好。簽好合約才上路,做一個明智的旅遊消費者,你能做到這一點嗎?

旅遊省錢有竅門

相同的吃住行標準,怎樣才能以最低的價錢出遊呢?在這裏我們向你推薦了這樣幾種辦法。

1參團旅遊

旅行社由於平日在交通、餐飲、住宿等方麵有廣闊的業務網絡,“食住行”都會拿到折頭,參團旅遊當然比遊客自己出遊便宜。對於自助旅遊者來說,通過旅行社訂票、訂房也不失為一種省錢的方法。

2選擇淡季出遊

每年春節後至5月、11月、12月都是旅遊淡季,這時大多數航空公司和酒店因客源不足,會采取大幅下調價格來吸引旅行社。旅行社因成本降低,團費也會隨之下調。這在一些航班頻密、酒店眾多的線路表現尤為突出。如北京雙飛五大豪華團春節時的賣價接近4000元,而你現在隻需2600元就可以出遊了,降幅達30%。其實,即使是相同的價格,在淡季供大於求的情況下,遊客通常可以坐上時間更好的航班,住上檔次更高、地點更好的酒店。

3選擇新線推廣期參團

由旅行社與目的地旅遊局、航空公司聯手促銷旅遊新線是近兩年來旅遊市場的新現象,其目的在於打響旅遊線路的知名度,吸引更多遊客。一般做法除大做廣告外,還會由目的地旅遊局出資,航空公司、旅行社的方式共同定出推廣期優惠價,有時還會采取加常規航線以外的旅遊項目或贈禮物的形式以達到促銷的目的。在新線路推廣期參團,的確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