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發展友誼(2 / 3)

中巴經濟合作範圍廣泛,內容多樣,其中最典型的表現在交通方麵。中國與巴基斯坦在交通上實行的是陸海空立體合作。

在航空方麵,1963年8月29日,兩國政府簽訂了《中巴航空運輸協定》。這個協定有力地促進了中巴兩國的交往,不僅增加了巴航的營業範圍和收入,而且使中國有可能經巴基斯坦而同中東、非洲、歐洲開辟航線。1970年,中國從巴基斯坦國際航空公司購買了4架三叉戟飛機及配件。中國還向巴基斯坦改建和擴大卡拉奇機場提供了設備。

海運方麵,1965年4月,兩國政府簽署了中巴雙方建立海運聯係的協議。1960年10月又簽訂了補充協議,允許雙方輪船在對方的任何港口停泊和運送貨物。

陸路方麵,修建了著名的“今日絲綢之路”—一通過紅其拉甫山口連結巴基斯坦北部吉爾吉特和中國新疆的喀喇昆侖公路。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的1.5萬名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戰風雪、鬥嚴寒,經過10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在1978年完成了這條長約774公裏高海拔的寬闊的全天候柏油公路。1978年6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耿飆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參加了喀喇昆侖公路的竣工典禮。這條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國際公路,把中巴兩國緊緊地聯係在一起,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成為中巴兩國友誼的象征。

中巴兩國這種如磐石般堅固的友誼,是兩國在理解、信任、支持的基礎上世世代代締造並傳襲下來的。雖然兩國國內政府首腦幾經更迭,但中巴友誼卻永葆青春。這次貝·布托總理剛剛上台執政就來華訪問,就是要將這種友誼繼續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

1989年2月12日上午,李鵬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與貝·布托總理舉行了正式會談。雙方就當前國際形勢和雙邊關係交換了意見,並相互介紹了各自的對外政策。雙方就進一步發展兩國間經貿、技術合作關係具體交換了意見。

貝·布托總理深情地說道,巴中關係已有近40年的曆史,兩國關係已經成熟。巴中友誼是巴基斯坦對外關係的基石。這是基於相互信任基礎上的關係,它的特點是多方麵發展,多方麵合作。

她表示巴基斯坦人民黨政府將為巴中友好關係起新的促進作用。她說,巴中兩國對阿富汗、柬埔寨等重大國際問題看法一致。巴基斯坦在阿富汗問題上的立場得到了中國在政治上和道義上的支持。

貝·布托總理表示希望巴中在教育、旅遊、商業方麵的交流有進一步的發展。她說,應在互利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兩國貿易的潛力。她表示支持中國關於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的主張。

貝·布托邀請李鵬總理在方便的時候訪問巴基斯坦。李鵬對此表示感謝,並表示願意在年內訪問巴基斯坦。

李鵬總理在會談中說,當前國際形勢出現了緩和,熱點問題都在進行政治解決,這是值得歡迎的。當今世界和平的因素雖在增長,但戰爭的因素仍然存在,對此要提高警惕。

談到中蘇關係時,李鵬說,中蘇關係的改善是兩國關係正常化,不會針對任何第三國。

關於柬埔寨問題,李鵬說,柬埔寨問題的國際和國內兩方麵不可分割。越南撤軍後,我們堅決主張建立以西哈努克親王為首的四方臨時聯合政府。如果柬埔寨問題得不到公正、合理的解決,中越關係不可能有大的改善。

關於阿富汗問題,李鵬表示,我們對阿富汗國內現在出現的內戰局勢表示關注。我們不希望這種局麵進一步發展。中國希望在阿富汗組成一個基礎廣泛、能為各方接受的聯合政府,在阿富汗實現和平。聽到這裏,貝·布托總理微微點了點頭,對中國政府的立場表示讚許。

在談到雙邊關係時,李鵬笑著說,中巴關係很好。援助是雙方相互的。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我們幫助了巴基斯坦。但限於中國的物力財力,這種幫助也是極有限的。我們同時也得到了巴基斯坦的幫助。我們的關係是以平等互利為基礎的。

會談一共進行了三個半小時,但雙方都毫無倦意。會談氣氛熱情友好,雙方都沉浸在中巴友誼的美好前景中。

中午時分,全國政協主席李先念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了巴基斯坦總理貝·布托。

李先念說:“不論是政府更迭,還是發生其它情況,中巴關係仍然得到不斷的鞏固和發展。”

李先念還提起貝·布托的母親努斯拉特·布托,並讓貝·布托轉達他對布托夫人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

貝·布托的母親努斯拉特·布托,也是一位為中巴友誼做出傑出貢獻的中國人民熟悉的巴基斯坦政治家,現任巴基斯坦人民黨終身主席、國民議會議員。她對中國人民非常友好,並懷有深厚的感情,曾多次來中國訪問。除1965年、1972年、1974年、1976年隨丈夫佐·阿·布托訪問中國外,1973年2月17日.她還作為總統夫人應邀率巴基斯坦政府代表。來我國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了北京慶祝巴基斯坦國際航宇公司開航的招待會。周恩來總理、鄧穎超等同誌親切會見了她。周恩來總理在歡迎努斯拉特·布托的宴會上說:中國與巴基斯坦是友好的鄰邦,兩國人民有著深厚的傳統友誼。我們之間的友誼是經得起考驗的。近年來,中巴兩國的友好合作關係得到了令人滿意的發展。

努斯拉特·布托在歡迎宴會上說:“我能率領我國政府代表團到你們偉大的國家,感到光榮,特別由於這是一個喜慶的計劃。巴航飛越喀喇昆侖山的開始通肮,又一次體現了我們兩國之間很密切的關係。對我個人來說,這次使我有機會重溫過去幾次訪問中國所得到的十分愉快的記憶。我們受到的熱情和歡樂的接待,在我心中重新激起了布托總統和我本人對貴國及其各位偉大的領導人所懷有的深切的友情。”她還說,你們表達的情誼,反映了這個偉大國家的政府和人民對巴基斯坦的誠摯和深厚的友誼!

努斯拉特·布托還去上海和杭州進行了參觀訪問。所到之處,受到了中國人民的熱烈歡迎。她的這次訪問,為中巴友誼的進一步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努斯拉特·布托在結束訪華後談到觀感時說:“我帶著巴基斯坦人民、總統和政府對中國人民和領導人的問候和良好祝願訪問了中國。”“在中國訪問期間,我們到處都受到了極好的和熱誠的招待。中國人民用各種方式來歡迎我們。周恩來總理象通常那樣和藹可親地親自接見了我們代表團的全體成員。”“我們對中國的訪問是非常愉快和有教益的。”

1988年9月17日,努斯拉特·布托夫人長期在倫敦治病回國後不久,即在9月30日出席了中國駐卡拉奇總領事館舉行的中國國慶招待會。第二天,努斯拉情·布托夫人又乘飛機從巴基斯坦最南邊的著名海濱城市卡拉奇飛往北部山城首都伊斯蘭堡,參加了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舉行的國慶招待會。

李先念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期間,曾於1975年4月、1979年1月兩次對巴基斯坦進行過友好訪問,並與布托夫婦結下深厚的友情。

貝·布托也代母親問候了李先念主席。他說她的母親希望有機會能再來中國,見見老朋友,結識新朋友。

李先念主席笑著答道:“我就是她的老朋友。希望她來中國訪問”

貝·布托說:“60年代,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元帥訪問過巴基斯坦,那時我還是個孩子,我見到了他們。我還要感謝您本人多年來培育了巴中友誼。”

“盡我的力量吧!”李先念答道。

會見後,李先念主席設宴款待了貝·布托總理一行。

2月12日下午,在中南海樸素的西華廳內,出現了一場動人的情景。

3時30分,身著白色被單,頭帶藍色頭巾的貝·布托總理,一邁進大廳,就急步向等候在那裏的中國老一輩政治家鄧穎超走去,忙不迭地問候著這位曾在她1972年訪華時與周恩來總理一起會見看望過她的現它85歲的老人。

佐·阿·布托一家與中國的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鄧穎超等老一輩政治家有著深厚的情誼。貝·布托的父親佐·阿·布托生前曾7次訪問中國,是訪問中國次數最多的外國領導人之一。他曾滿懷深情地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是建立在穩固基礎上的,經受了時間的考驗。巴基斯坦人民和中國人民相互了解,我們是好朋友。巴基斯坦人民將一如既往,在建立平等基礎上的世界和平事業中,繼續發展我們的友誼。”

佐·阿·布托1963年2月26日,作為阿尤布·汗政府的外交部長第一次訪問中國。訪問期間,中國的毛澤東主席、劉少奇主席、周恩來總理都會見了布托外長。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還同布托外長舉行了會談。兩國政府簽訂了中巴邊界協定。使中巴友好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1965年3月,佐·阿·布托作為外長陪同阿尼布·汗總統訪華,這是他第二次訪問中國、訪問期間,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同阿尤布·汗總統和布托外長舉行了會談,雙方發表了聯合公報,進一步加強了中巴友好關係。

1971年11月,在巴基斯坦國內局勢動蕩、東西巴分裂、第二次印巴戰爭爆發在即的危急時刻,佐·阿·布托作為西巴議會中最大的政黨——巴基斯坦人民黨的主席率人民黨代表團第三次訪問中國。周恩來總理會見了佐·阿·布托主席並與他舉行了會談。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國政府堅決支持巴基斯坦人民維護國家統一。政冶獨立和領土完整的正義鬥爭。布托主席對此深表感謝。

1971年12月,佐·阿·布托出任總統後,便於1972年1月31日與夫人努斯拉特·布托一道首先訪問了中國。這是佐·阿·布托第四次訪華。在這次國事訪問中,布托總統會見了毛澤東主席,並同周恩來總理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

周恩來總理在歡迎布托總統的盛大宴會上說:“布托總統是我們熟悉的朋友,多年來為發展中巴友誼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這次閣下來我國訪問,帶來了巴基斯坦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周恩來還說,我們兩國是友好鄰邦,兩國人民之間有著深厚的傳統友誼。發展中巴友誼是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的。

佐·阿·布托總統在歡迎宴會上說:“感謝你們對巴基斯坦代表團的熱情、慷慨的款待,這是給予我國人民和我們國家的榮譽,我們將永遠記住你們的感情和禮遇。”

“這不是我第一次訪問你們偉大的國家。我記得,大約在10年前,我曾經來到這裏,簽訂了我們兩國的邊界協定,這個邊界協定給巴基斯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帶來了和平、互相信任和穩定。自從那時以來,我國和貴國之間的關係在互相信任、信賴和互利的基礎上,一步步地發展。”

在這次訪問中,布托總統和周恩來總理還簽署了聯合公報。

布托總統在結束訪問後,致電感謝周恩來總理。電報中說:“在我結束短暫的但卻值得紀念的訪問離開北京的時候,我願借此機會,以我們代表團全體成員和我自己的名義,表示我們最衷心的感謝。我們要感謝所給予我們的熱情的歡迎和豐盛的款待。在過去兩天裏我們所進行的建設性的和富有成果的會談,給我們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的睦鄰關係增加了新的深度和廣度。我特別榮幸和滿意地會見了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並同他交換了看法。我們大家都盼望在巴基斯坦歡迎你和中國其他傑出的領導人。我們代表巴基斯坦人民向你和友好的中國人民致以兄弟般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

巴基斯坦報紙也發表社論,讚揚佐·阿,布托總統訪華所取得的良好成果。

1974年5月,根據新憲法由總統改任總理兼外長的佐·阿·布托應周恩來總理邀請偕夫人努斯拉特·布托第五次來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毛澤東主席再次會見了布托總理和夫人,並同他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進行了談話。周恩來總理、鄧小平副總理同布托總理舉行了會談。隨後,兩國發表了聯合公報。

同年9月24日,佐·阿·布托總理訪問了中國新疆地區的邊防檢查站,並同中國邊防檢查站的工作人員進行了親切友好的談話,讚揚他們為發展中巴友好交往所作出的貢獻。這是佐·阿·布托對中國的第六次訪問。

1976年5月26日,在中巴建交25周年時,巴基斯坦人民的友好使者、中國人民尊敬的老朋友佐·阿·布托總理再度應邀來中國進行正式訪問。當毛澤東主席會見布托總理和夫人等貴賓時,高興地同他們緊緊握手,向來自友好鄰邦的巴基斯坦貴賓表示熱烈歡迎,並進行了親切友好的談話。當時,毛澤東主席年事已高,體弱多病,但仍堅持在中南海會見了他。佐·阿·布托總理是毛澤東主席生前會見的最後一位外國領導人。這是布托總理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訪華。

佐·阿·布托總理在為他舉行的歡迎宴會上說,我們十分高興能夠再次訪問你們偉大的國家並和老朋友們重敘舊誼。“我曾有幸多次來中國訪問。我曾在和平的時候前來,也曾在危機的時刻前來。在我們長期密切交往中,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始終同我們堅定地站在一起,無保留地支持我們維護民族團結、政治獨立和國家主權的正義鬥爭。”

在兩國發表的聯合公報中說:佐·阿·布托總理恰好在中巴建交25周年時進行訪問。在此期間,兩國關係是以誠摯和牢不可破的友誼聯係為特征。公報相信布托總理這次對中國的訪問將進一步鞏固兩國間的深厚的傳統關係。

佐·阿·布托總理5月30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外記者招待會上說,巴中關係已經發展了一個相當時期了,我們的關係是建立在實事求是而又有健全考慮基礎上的,這就是我們之間的關係為什麼能夠逐步發展的原因。他還說道,巴中關係既在困難時期中,也在正常情況下得到了發展。我相信,我們兩國的關係能夠進一步沿著建設性和積極的方向向前邁進。

對佐·阿·布托總理的這次訪華,巴基斯坦的各大報紙都作了大量報道並發表評論,盛讚布托總理的訪問加強了巴中友誼。

巴基斯坦的英文報紙《晨報》5月26日發表社論說,布托總理每一次訪問中國都加強了兩國之間的友好感情,現在他又帶著巴基斯坦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到中國訪問。社論說:“巴中兩國的友誼是根據崇高的原則和彼此深厚的誠意建立和培育起來的。中巴兩國領導人一再指出,這種友誼比喀喇昆侖山還高,比阿拉伯海還深。”“我們深信,這次訪問定將再一次加強兩國之間的紐帶,打開合作的新途徑。象這樣生機勃勃和持久的友誼一定要用多種多樣的方式表達出來,看到兩國領導人正在順利地這樣做,的確是令人從心眼裏感到高興。”

烏爾都文報紙《時代之聲》在社論中也認為,布托總理的中國之行將進一步加強巴中兩國建立在原則基礎上的已經存在的友誼。

《平等報》5月21日發表社論強調說:巴中友誼經受住了各種考驗,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損害它。

官方的《巴基斯坦時報》在布托結束訪華後發表了社論《友誼的裏程碑》。社論說,佐·阿·布托總理的這次訪問給兩國之間牢不可破的友誼增加了一些新篇章。布托先生所受到的自發的熱烈次迎,充分體現了他作為中國人民熟悉和尊敬的老朋友的地位。

總之,布托總理的這次訪華在巴基斯坦國內引起了巨大反響,巴基斯坦人民都沉浸在巴中友誼的美好氛圍中。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總理逝世的消息公布後,布托總理當即發表聲明,沉痛悼念和高度評價周恩來總理。聲明說:“周恩來總理的逝世使巴基斯坦失去了一位可靠的朋友。他對我國人民的一貫關心以及他對巴基斯坦事業的深切支持,使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巴基斯坦人民同中國人民一起深切哀悼他們遭受的這一巨大損失。在周恩來總理指導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的歲月裏,我們兩國締結了堅強的友誼,這種友誼經受了形勢變化的考驗。我毫不懷疑,這種友誼將會持久地繼續下去。”表達了他對周恩來總理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懷念。

正因為這種淵源,年輕的貝·布托總理見到鄧穎超時感到格外的激動。

鄧穎超臉上帶著慈祥的微笑,不斷地鼓掌歡迎這位年僅36歲的總理。她說,你來了,就像回到家裏一樣。我把你當作老朋友。今天我在家裏同你見麵,倍——感——親——切!

這後四個字,老人提高嗓音,說的格外響亮而且抑揚頓挫。

貝·布托愉快地回憶起1972年暑期他們姐弟四人訪華時在中國度過的令人難忘的20天。她回憶說:“那年我們還去了長城。我們沒爬多遠就累了。周總理知道後對我們說,不要緊,這是第一次。以後再來時我送你們到中國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體味一下中國老一輩革命者所經曆的艱難困苦。”

聽到這兒,鄧穎超會意地笑了。

貝·布托總理說:“對我來說,中國是熟悉的。周恩來的名字在巴基斯坦各地都是為人所熟知的。在我們每次的政治討論中,都會談起中巴友誼。今天能有機會不僅結識新一代中國領導人,也會見了您這位受尊敬的老人並重敘友情,真是太高興了!”

鄧穎超說:“我一直想念著你們全家。今天在《人民日報》上看到恩來同你全家合影的照片後,我感到很親切。希望你能第二次、第三次到中國訪問。”說著,鄧穎超將一張她親筆簽名的周總理與佐·阿·布托合影的照片送給了貝,布托。

貝·布托總理端詳著照片,臉上浮現出笑容說:“這是非常珍貴的禮物。”

2月13日,貝·布托總理一行乘專機飛抵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主席在這裏會見了貝·布托一行。

2月的上海。已感到了一絲春意。微風襲來,卻拂麵不寒。陽光暖融融地照著,使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是暖乎乎的。會見大廳裏擺滿了盛開的鮮花。神采奕奕的鄧小平主席與貝·布托總理互相致意。鄧小平主席在會見中高度評價了貝·布托在就職演說中提出的“不搞複仇政治”的政策。

鄧小平說,貝·布托表示在處理國家事務中要照顧各個方麵,這是非常好的政策。他接著說:“巴基斯坦各黨派和人民都是我們的朋友,我希望他們聯合起來,團結起夾,共同發展巴基斯坦,而不去計較過去的恩恩怨怨。”

他說,“這是我作為巴基斯坦的朋友的希望,或者說是我的建議。”

鄧小平今天笑容滿麵,精神矍爍。他對貝·布托說:“我見到最年輕的女總理,很高興!”

貝·布托說,“我很榮幸地見到偉大中國的領導人鄧小平主席。您的改革給全世界帶來了變化。”

鄧小平說,中巴關係是不平常的。中巴關係真正體現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兩國之間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無任何疙瘩,即便有不同意觀也能相互理解。非常特殊的是兩國對相互關係的看法都是舉國一致的。巴基斯坦無論哪一派,無論哪一屆政府,都堅持巴中友好。中巴友誼是永恒不變的。他說,“就中國來說,巴基斯坦是特殊的朋友;就你家庭來說,同中國有幾十年的關係。你父親同毛主席是朋友,你父母同周恩來總理、鄧穎超建立了特殊關係。我個人同你家也有較長時間的接觸。”

貝·布托說,“我代表全家成員感謝您,巴基斯坦政府和我個人感謝您支持巴基斯坦的正義事業。”

她說,在巴基斯坦,巴中友誼的火炬已經交給了下一代人的手中,他們一定會把巴中友好繼續發展下去。並把這個永遠燃燒的火炬交給再下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