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八佰伴集團破產那年,集團總裁和田一夫已68歲。無論古今中外,像他如此的年齡還能夠在事業遭受到滅頂一樣的慘敗後,仍不懈追求的人可以說是寥寥無幾。有些人往往以所謂看透人生的消極態度來打發餘生,乃至不乏消極等死的。可這位失去了巨額資產的和田,卻使自己在精神上富起來。在剛破產後足不出戶、閉門思過、總結人生。半年裏,他曾閱讀過多部偉人傳記作品。其中鄧小平一生“三落三起”的經曆使他深受鼓舞。自從他看過之後,他覺得他和鄧小平一生很相似,所以他要向他學習。就這樣,和田一夫先生不甘失敗,勇於挑戰命運,勇於學習,他在接近古稀之年又重新創業,重塑人生。
和田一夫讓人感到可貴的地方,就是他能夠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經得起重挫,經得起慘敗,同時還能夠經得起滾爬摔打,他追求進取,追求成功,他勇於學習新事物,不滿於現狀,並不懈地追求著人生的美麗境界。試想,如果和田一夫在當初失敗時一蹶不振,而且也沒有後來對知識的追求,隻是停留於現狀,那麼他是絕對不會有第二次成功的。從這裏可以看出,不滿於現狀,對知識的探索對經商者是多麼至關重要。
溫州商人是國內最富有的商人之一。那麼他們為什麼富有,這就是因為溫州人不安於現狀,不甘於貧困,不墨守成規。為了追求財富,追求更富裕的生活,他們不辭艱辛,善於學習,敢於冒險,勇於進取,無論到哪裏都能紮根、生存、發展。
王峰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出生於溫州的一個貧困的家庭,由於家裏很貧困,高中沒畢業就輟學了,不安於現狀的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走出去。1978年,經親戚介紹,王峰借著某地區揚水工程建設的機會來到寧夏,到縣裏參加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他當時幹的是最基層的苦力活:挖土方,修水渠。21歲那年,他如願參軍入伍。艱苦的軍旅生涯磨練和造就了他,使他的性格變得剛毅、果斷、頑強,遇事不服輸。後來邊打工,邊學習,他準備做一番大事業。由於他的努力,他被轉業到民政福利建築裝飾公司,開始了他的不平凡的人生之路。
接手後的民政福利建築裝飾公司在當時還屬國營企業,他本可以天天什麼也不管,也能“吃飯”,但他還是不安於現狀,再說裝飾公司體製差,還資金匱乏,總不能讓公司毀在自己的手裏。怎麼辦?麵對幾百號職工的充滿希冀的眼神,王峰深感肩上的擔子很重。於是他憑著誠信與膽略,想方設法,向銀行貸款42萬元,第二年又貸了100萬元。王峰開始拓展市場,他四處尋求門路,找工程。1998年,王峰終於接了第一批活——人壽保險公司大樓裝修工程。王峰把這批活兒看作是提高公司知名度、開拓市場前景的最佳契機,他頂著酷暑烈日,每天前往工地檢查、指導,細摳質量,把好每一道關口,工程結束後,客戶非常滿意,但公司卻賠了好幾萬元。對此,王峰回憶道:“雖然工程虧了,但我們的工程卻贏得了全區保險業的認可!”
接下來,王峰的公司名聲大噪,前來洽談的客戶絡繹不絕,全區保險公司的辦公樓的建築裝飾工程都放心地交給了他,民政福利建築裝飾公司終於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王峰本人也多次被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授予“創業進取企業家”“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等殊榮。
但王峰並不滿足,他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取,他還有更大的發展思路和目標。這就才是做商人應該有的胸懷。
我們應該永葆進取心。如果我們實現了以前的目標,這時便應該給自己設立一個新的目標。我們什麼時候沒有了學習的進取心,便在什麼時候停止了進步。學習需要經過漫長的時光,不斷地汲取養分,在經驗中成長,在學習中進取。
知識不同於其他財富,它永遠屬於你並永遠忠實於你。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突飛猛進。因此,我們要不斷學習更新的知識來充實、豐富自己的頭腦。否則,將很難適應社會和時代的需要。如果止步不前,將會被時代的列車越落越遠,永無出頭之日。
永不停歇地學習,縮短成功的距離
無論什麼人,無論什麼時候,都離不開學習。隻有不斷學習才能使一個人跟得上時代,保持鮮活的思想。而對於生意人來說,學習的意義更是非同小可。在商場打拚,輸贏是常事,而知識,是一種對手永遠無法贏走的財富,擁有它,你就能創造出財富。所以,要活到老,學到老,讓學習成為生命中發展中不竭的動力。
有人說,生活意味著一個永不結束的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