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家圈子玩上了私董會(1 / 2)

企業家圈子玩上了私董會

財經

作者:口述/王文祥 整理/趙芃

最近聽到一個很火的詞“私人董事會”,號稱是新時代企業家的圈子。

從2013年中期開始,私人董事會突然走紅起來,很多培訓機構都開始打著“私人董事會”的旗號做活動了,雖然活動品質有些良莠不齊,但還是可以看出這個模式正在變得流行。

企業家飯局,訴說創業心酸

“你的公司目標不清、文化畸形、戰略搖擺!”十幾人的飯桌上,一位男企業家大手一揮,像拿著把手術刀,戳向做東的女企業家,直擊其企業痛點。

女老板一時百感交集,趴到飯桌上啜泣。開飯之前,他們一桌人,開了私董會,討論的議題就是如何幫助女老板解決企業麵對的難題。

通過提問題,幫助發起議題的CEO,找出解決方案,是私人董事會(下稱私董會)的通用模式。那天的提問格外尖銳,會議結束後,討論意猶未盡,把話題延伸到飯局上,於是有了女老板飯桌上大哭的畫麵。

因為有保密協議,這位女士是誰、問了什麼問題,外界無法得知。但這個真實的故事最近被多位私董會的會員在飯桌上提起,包括女老板自己。

事後說起那次討論,她一直感激大家的啟發式提問,之所以哭,有那麼一刻,創業的種種辛酸,突然湧上心頭,同時意識到,企業出現的諸多問題,根源就在自己身上。“反求諸己”式的領導力塑造,就要找到痛點。

總裁教練指導,該不該和老婆離婚

那天晚上聽到這個故事的,還有從北五環的公司趕到南五環飯桌上的於忠蘭。“跑那麼老遠,不是為吃頓飯,就是想見這幫子人。”於忠蘭和飯桌上的人因私董會而彼此相識。一個月一次的小組討論、一次飯局、一次公開課,她都不會錯過,私董會已成為生活中最重要的圈子。

“做企業決策的孤獨感和壓力,主要靠私董會化解掉。”於忠蘭笑著說。讀過EMBA的她發現,高大上的商學院,在幫助CEO解決現實問題上,並不如私董會,同學間的交情多數泛泛,無法像私董會裏的小組成員這般,觸及到內心最隱秘的部分。

問題的私密性,讓主持會議現場的總裁教練(或稱陪練),看到企業一把手最真實的那一麵:

究竟是該和妻子離婚,娶紅顏知己,還是不離婚保持現狀?

如何趕走不理解企業發展目標的二把手?

決策失誤後,如何重建信心?

……

極度私密化的情感問題、人事任用以及經營管理困惑,都會被拿到私董會上討論。提問越私密,小組成員之間的信任度越高。

信任成了這個圈子的關鍵詞。“信任到能把公司最真實的那個賬本跟小組成員公開。”五五私董會的鑽石組成員王戈說。王戈2007年加入私董會,是國內第一批先行者。

“這是有設計機製在裏麵的。”王戈說,例如,小組成員的選拔非常關鍵,“三個緯度,企業規模相當、行業規模相當、年齡相當,主要是30到50歲的年齡檔。”

“按平均每人二十年的經驗計算,今天在這間屋子裏,我們擁有近三百年的經驗資本,遠超任何一個個體的經驗總值。來,讓我們開始吧,你今天帶來了什麼問題?”外灘董事會CEO兼首席陪練官蘭剛,經常用這樣的方式做會議開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