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至30日,即在中韓建交一個月後,韓國總統盧泰愚應楊尚昆主席的邀請訪問了中國。這也是幾十年來韓國總統第一次訪華。
陪同盧泰愚總統訪華後,我們夫婦倆匆忙趕回漢城,準備主持10月1日國慶招待會。這是新中國在漢城舉行的首次國慶招待會。使館內部商定,為擴大影響,邀請規模要適當擴大一些。但比較猶豫的是招待會地點問題,因為當時使館尚無館舍,辦公租的是現代集團的寫字樓,我的臨時官邸又很狹小,都不適合舉行招待會,隻有到飯店去舉辦。
漢城大飯店很多,著名的有新羅、樂天、希爾頓等,均為五星級。經了解,外國駐漢城使館不具備條件在館內舉行招待會的,也多選擇這幾家飯店委托辦理。而且這幾家飯店知道我們要舉辦國慶招待會,紛紛表示願意承接,其中以樂天飯店最為積極。最終,我們選定樂天飯店二樓大宴會廳為國慶招待會的會場。當天,飯店為這次招待會也頗費了一番心思。
招待會那天,我們夫婦和使館的主要外交官站在大廳門口迎接客人,握手寒暄,道賀致謝。出乎意料的是,當天賓客來得十分踴躍。按韓方慣例,各館國慶招待會,韓國外務部隻指定一位長官代表政府參加,而這天韓方財務部長官李龍萬、商工部長官李鳳瑞、科技部長官金鎮鉉、法務部長官金淇春和外務部次官盧昌熹等出席,各國使節夫婦也大多出席,約有300多人。
我在任6年,舉行了6次國慶招待會,除韓方有不成文的規定,總理、外長不出席此類活動外,國會議長、副總理、政府長官、政黨黨首都出席過多次。
南北首腦會談夭折
1994年7月9日中午,我去漢城市中心的新羅飯店參加韓國內務部長官崔炯佑為我國代表團訪韓舉行的宴會。剛進飯店一樓大廳,內務部的官員就急匆匆地走到我麵前說:“金日成去世了。朝鮮方麵12時通過廣播宣布的,7月8日去世,確鑿無誤。”這時崔炯佑長官走進大廳,同我說:“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這天的午宴,大家心不在焉,食不辨味,草草結束,各忙各的去了。
我懷著不平靜的心情,回到使館,習慣性地打開電視,關於金日成逝世的報道鋪天蓋地而來,節目中還不時出現軍事分界線北方一側下半旗和放哀樂的鏡頭。這樣的“特別節目”片刻不停,一直持續到深夜。我又一次感受到韓國新聞媒體的巨大威力。
這天夜裏,我久難成寐,往事一幕幕浮現在眼前。我第一次見到金日成是20世紀60年代初,那時我第一次去中國駐朝鮮使館工作,任大使翻譯,陪同大使去參加金日成與使團的會見。自上世紀70年代起,我幾乎每年都有機會見到來京的金日成主席,為他會見毛主席、周總理、鄧小平做翻譯。
金日成猝逝,使人們期待已久的南北首腦會談夭折。這是分裂半個世紀以來南北達成的第一個首腦會談協議。促成此事雖主要是南北雙方各自的內部因素,但美國前總統卡特的穿針引線也功不可沒。卡特自1991年以來曾多次得到朝方的訪問邀請,但一直因時機不相適宜,擔心空手而歸而未前往。此事拖到1994年6月,當時朝美核問題談判離最終解決僅有幾步之遙,卡特看準機會,經與朝方磋商,並獲美政府同意,於6月15日抵達平壤,16、17日同金主席舉行了長達6個小時的會談。會談中,金主席要卡特去漢城傳話,他願與金泳三總統會晤。當卡特通過板門店來到漢城傳遞這一重要信息時,金泳三當即表示同意。在隨後舉行的南北副首腦級磋商中,雙方很快確定會晤地點、日期和隨行人員等具體事宜。正當人們對這次會談可能打破南北近半個世紀僵局抱以巨大期待的時候,金日成主席的意外逝世又使一線曙光瞬即消失。
(摘自《紅色往事》外交卷,濟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