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跡衛士”從納粹手中奪寶
往事
作者:章魯生
為奪回被納粹劫掠的藝術瑰寶,一群來自同盟國的學者披上“古跡衛士”的戰袍;二戰硝煙尚未散盡,他們的足跡已遍布歐陸,最終在阿爾卑斯山麓收獲了決定性勝利。時隔70年,一部集合了眾多好萊塢明星的同名影片,令這段英雄傳奇家喻戶曉。
前段時間,由好萊塢大腕喬治·克魯尼執導並擔綱主演的電影《古跡衛士》(又譯《盟軍奪寶隊》)在美國上映。改編自作家羅伯特·埃德賽所著同名小說的《古跡衛士》,講述了二戰末及結束後,同盟國派出的一支特殊部隊走遍歐洲、尋找落入納粹之手的文化寶藏的故事。
不扛槍的特殊部隊
1945年5月,炮聲還在歐洲大陸回蕩,位於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的阿爾陶塞鎮上,一座古老的鹽礦迎來了神秘訪客——在羅伯特·波西上尉和列兵林肯·柯爾斯坦帶領下,一隊身穿製服的人鑽過狹小的入口,走進礦井深處。他們舉著照明燈,不住地朝四下打量。
此地就像傳說中的藏寶洞:一個約一英尺高的空紙箱上,擺著祭壇組畫《羔羊的崇拜》中的8幅(共21幅),這些是荷蘭畫家楊·範·艾克的得意之作,號稱15世紀歐洲藝術的代表;名為《聖母瑪利亞》的那幅中,聖母頭戴鮮花裝飾的王冠,手捧書本,心無旁騖。
“電石氣燈照耀下,聖母王冠上的寶石仿佛熠熠生輝。”時隔多年,柯爾斯坦仍然對畫中那些美侖美奐的細節記憶猶新。
柯爾斯坦並非軍人。他和波西隸屬於盟軍“古跡、藝術品和檔案部”。該部成員來源異常複雜:博物館長、圖書館長、藝術家、建築師、史學家、環境保護者……為了減少戰火對人文遺產的損害,他們中斷了手頭的工作,幫助盟軍在歐洲尋找被納粹劫掠的寶物。
和衝鋒陷陣的英雄們有別,這支特殊部隊的貢獻長期不為人知。直到戰後多年,在布魯塞爾工作的林恩·尼古拉斯看到報紙上的一則消息——那上麵說,一位追查納粹掠奪藝術品的行徑長達數年,並隻身保住6萬件珍寶的法國女子去世了。這則消息促使尼古拉斯身體力行地進行了長達10年的調查,於1995年出版了《歐洲的掠奪:西方藝術品二戰蒙難記》。正是受她啟發,羅伯特·埃德賽才於2009年寫出了小說《古跡衛士》,對“古跡、藝術品和檔案部”的尋寶、護寶事跡來了一番戲說,進而激起了喬治·克魯尼的創作熱情。
影片主角原是謙遜學者
在影片《古跡衛士》中由喬治·克魯尼扮演的男主人公弗蘭克·斯托克斯,原型是曾就讀於哈佛大學,後在該校曆史最悠久的福格藝術博物館工作過的文物保存專家——喬治·斯托特(1897—1978)。
可以確定的是,1940年左右,美國“哈佛防禦集團”和美國學術團體協會等多家機構已就避免歐洲藝術品、曆史遺跡免受納粹分子的掠奪和毀壞,展開了保護及搶救工作。1944年2月,擁有1200年曆史的意大利蒙特·卡西諾修道院毀於戰火,人們還在為此痛惜不已時,“遺產、藝術品和檔案部”橫空出世。同年12月,當時服役於美國海軍,負責研發飛機偽裝技術的斯托特接到了一紙調令,成為17名“古跡衛士”中的領頭者。
克魯尼的演技十分出色,銀幕上的斯托克斯頗具幽默感、有求必應,又對文物保護工作充滿激情。不過據媒體考證,影片與史實多少存在一定出入。
在同事們眼裏,現實中的斯托特其實很低調,“他說話語調柔和,總是微微彎下腰,擺出一副歉疚的姿態,‘我很抱歉打擾你,但是……’看起來書生氣更濃。”
至於文章開頭提到的列兵柯爾斯坦,他的前半生與文物保護全無交集——作為一名長居紐約的作家兼評論家,他曾在1941年12月創辦了一個芭蕾舞團。日軍偷襲珍珠港後,柯爾斯坦也投筆從戎,可還沒來得及扛槍上陣,就被“遺產、藝術品和檔案部”看中了。
起初,“古跡衛士”們的主要任務是保護歐洲的古跡和知名建築物。他們來到法國北部時,沒從軍方那裏得到半點實際支持,而是僅憑手頭的一張“需要保護的古跡清單”,盡最大努力搶救還來得及挽回的一切。為了使教堂等不被毫無文物保護知識與概念的盟軍士兵糟蹋,他們索性給建築物圍上白色隔離帶,將其偽裝成雷區,讓大兵們不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