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畫報》是中國對外報道期刊中發行量最大的月刊,國內外總發行數最高達100餘萬份,遍及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一九八二年起,編輯出版的《中國一瞥》係不定期折頁畫刊,各種文版每期印數20多萬。該社建有中國畫報出版社,承攬各種形象出版物的業務。
人民畫報社曆年積累圖片資料數十萬張。為發揮圖片優勢,還編輯出版了多種畫冊,有些是中外合作出版的大型精美畫冊,如中美合作出版的《中國出土文物》、中法合作出版的《絲綢之路》以及《中國風光》、《中華攬勝》等暢銷國內外。人民畫報社還向日、美、法、德等國及香港、澳門地區的一些出版社、雜誌社提供圖片。中外之間的業務往來日益頻繁。
二、《解放軍畫報》
《解放軍畫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辦的一個大型月刊,由解放軍畫報社編輯出版。一九五一年二月創刊。每期發行量最高達60萬份。主要供解放軍指戰員、人民武裝警察、民兵和國內外廣大人民群眾閱讀。
《解放軍畫報》作為人民軍隊的畫報,其主要任務是堅定不移地貫徹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路線、方針、政策,為連隊服務,為戰士服務,對軍隊內部進行教育,對軍隊外則宣傳人民解放軍。它把介紹人民解放軍的光榮傳統,歌頌英雄模範人物,反映部隊革命化、現代化和正規化建設成就,作為報道主要內容,因而受到解放軍官兵和人民群眾的喜愛,曾被人們譽為“了解解放軍情況的一個窗口”。
《解放軍畫報》經常介紹部隊的戰鬥、訓練、教育、生產、施工、文藝演出、參加國家經濟建設、搶險救災、國防科學技術的新發展,以及退伍轉業軍人、離退休幹部和烈軍屬的生活等各方麵的情況。它也以適當篇幅報道國家的重大政治活動,經濟文化建設成就以及各地人民生活的新麵貌。從五十年代後期,《解放軍畫報》即開設專欄報道,曾設有“可愛的祖國”、“海邊防通訊”、“部隊生活集錦”、“魚水情”、“練兵場上”、“軍工戰線”、“軍事科學知識”、“革新之花”、“民兵生活”、“人民警察”、“世界戰史縱橫”、“軍旅百家”、“女兵之頁”等幾十個專欄。《解放軍畫報》在以反映部隊生活的題材占主要篇幅的基礎上,力求題材內容和表現形式的多樣化。而在部隊題材中,突出宣傳報道前線戰鬥事跡、英雄模範人物和先進單位的事跡。
《解放軍畫報》曾發表過不少產生廣泛影響的專題報道。一九五二年第二期的《中國人民誌願軍空軍以勝利回答祖國人民的捐獻和熱望》,報道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空軍飛行員張積慧打下美國“王牌飛行員”戴維斯(George A. Davis)的英雄事跡。一九六一年第二期的《苦孩子,好戰士》,在國內軍內第一次采用專題攝影形式報道了雷鋒的先進事跡。一九八○年第一期的《大型運載火箭》,首次公開披露中國最新型的大型運載火箭的研製情況。美國、英國以及香港的一些軍事雜誌曾予轉載。一九八○年第六期的《日本小姑娘你在哪裏?》,第一次披露四十年前的曆史照片,報道了聶榮臻元帥和當年八路軍戰士對日本孤兒的懷念。一九八一年第十期,在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期間,刊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撰寫的題為《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一文。文中熱情讚頌了孫中山的革命業績及其為追求真理而奮鬥不懈的精神,並希望台灣當局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回到孫中山指明的道路,毅然回歸祖國,完成祖國統一的大業。該文為全國許多報紙轉載,電台作了廣播。
解放軍畫報社除編輯出版畫報以外,還承擔著指導全軍攝影工作,為軍內外培養攝影人員,編輯出版以畫報工作和攝影業務為主要內容的刊物《攝影網》、《解放軍畫報通訊》、《攝影指南》等多項任務。該社還設立有部隊攝影美術專業出版社——長城出版社、解放軍圖片社,解放軍畫報社保存有大量軍事圖片資料,積累各類攝影底片幾十萬張。
《解放軍畫報》曆屆社長、總編輯有陳沂、田野、王冰、高帆、林庭鬆、史文亭等。
三、《民族畫報》
《民族畫報》創刊於一九五五年二月,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辦的綜合性月刊,用漢、蒙、藏、維吾爾、朝鮮、哈薩克6種民族文字出版。
《民族畫報》的前身是《人民畫報》的副刊。當時隻有幾位編輯人員,以刊登新華社攝影部的有關少數民族的圖片為主。《民族畫報》創刊時為雙月刊,兩年後改為月刊。
《民族畫報》在中國國民經濟三年暫時困難時期,即一九六○年至一九六二年,和十年動亂開始後的一九六六年十月至一九七三年十二月,曾兩度停刊。第二次複刊是一九七四年一月。
《民族畫報》主要是以國內各少數民族讀者為對象。它以中共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少數民族政策為指導,著重反映中國少數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社會生活狀況,介紹各民族的優秀曆史文化、風土人情、名勝古跡等等,同時報道全國性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建設成就,以增進各民族團結,也是它的重要內容。比如在一九七五年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四十周年時,它開辟了“紅軍經過的地方”專欄,突出報道了紅軍經過的貴州、四川、甘肅、寧夏等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群眾當年支持革命,和新中國建立後發揚紅軍的革命精神為社會主義建設而奮鬥的情況。
一九七八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民族畫報》熱情地報道了改革開放的巨大變化,特別是報道了民族地區出現的新發展、新麵貌,從一九八七年第五期開始的《環行祖國邊疆》連載,係統報道了中國邊疆風物和各族人民的生活麵貌。《民族畫報》的專欄有“在祖國大家庭裏”、“今日的少數民族”、“新風讚”、“來稿選登”、“風情錄”、“民族自治地方簡介”、“誌在邊疆”、“民族民間故事選”、“在農墾戰線上”、“少數民族作者園地”、“簡訊”等。
《民族畫報》以對國內發行為主,同時在國外發行。發行到蒙古、日本、朝鮮、緬甸、馬達加斯加、委內瑞拉、秘魯、墨西哥、前蘇聯、丹麥、德國、英國、法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斐濟以及香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民族畫報社還編輯出版過《偉大的祖國》、《我國的少數民族》、《毛主席和各族人民在一起》等數十種畫冊。其中有些是對外的,如《釋迦牟尼佛像集》、《中國穆斯林宗教生活》、《佛教的友誼》等,該社多年積累的圖片資料有10多萬張。
《民族畫報》社曆屆主要領導人有薩空了、韓戈魯、馬寅、任英、郝純一、春世增等。全社有漢、蒙古、朝鮮、藏、納西、回、彝、達斡爾、哈薩克、維吾爾、滿等14個民族70多名工作人員。
四、《中華英才》畫報
《中華英才》畫報是中華全國老齡問題委員會主辦的綜合性新聞期刊,一九八九年十月創刊於北京,有中、英兩種文版。從一九九一年第一期起,中文版由原來的雙月刊改為半月刊,英文版仍為雙月刊。這家畫報的辦刊宗旨是以介紹中國當代的傑出人物為主,通過正麵宣傳,增進世界人民對中國人民的了解和友誼,增進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振奮民族精神,以利於推動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改革開放。
《中華英才》的人物報道,包括中國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文化、教育、體育、衛生等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畫報的欄目有“本刊特稿”、“英才寫真”、“名人春秋”、“共和國部省長”、“將軍風采”、“經濟縱橫”、“科技新星”等等。“本刊特稿”是用以介紹老一代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專欄。眾多的欄目既體現了其人物報道的主體特色,也兼顧了讀者關注的社會生活問題,重點突出而又豐富多彩。
在表現手法上,《中華英才》努力創新求變。它注重對不同人物用不同的筆墨描繪,體裁多種多樣,封麵設計別具一格,在大八開紅色襯底上刊登人物群像,展示出以人物報道為主的畫報特點。
《中華英才》堅持宣傳傑出人物,堅持正麵宣傳的方針,受到中央領導人的讚許。李鵬、李先念、鄧穎超、聶榮臻、田紀雲、李鐵映、鄒家華、陳丕顯、習仲勳、陳慕華、倪誌福等都曾為該刊撰寫文章。國外和港澳地區不少知名人士也給了很大支持。
中華英才畫報社還編輯出版向海外發行的《世界經貿》雜誌。一九九一年夏季,該社與中央電視台聯合攝製的8集人物係列片《英才風華錄》獲得了首屆全國青少年電視節目金童獎一等獎、全國慶祝建黨七十周年電視節目評選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