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祁連青山馬蹄疾(2 / 2)

梁積林是用詩歌描繪西部風景的高手,他是一位大自然的歌者,他的詩仿佛一幅幅水墨風光畫,隻是和傳統歌詠自然的抒情詩不同,在風景後麵是人,在一幅幅風景映襯的畫麵上展示的是平民世界的風情百態,支撐著梁積林的是中國文人的悲憫情愫:“是不是住著一個小小的小小的小小的愛的小國度/是不是住著一個大大的大大的大大的愛的大虛無”?

離離的詩歌讓我們感受到抒情的力量,盡管許多主張現代詩歌的詩人以為抒情傳統已經過時。其實,我以為處理情感,永遠是詩人的第一要素,無論是冷處理還是熱情洋溢,隻是方式不同而已。讀離離的詩能感受到內心深度的疼痛,隻是這疼痛不是喊出來的,而是靜靜地展開,如一朵“命運的花蕊”。

馬蕭蕭在甘肅詩人中,應該居於高聲部的位置,明亮、高亢、自信、堅定。也許湖南的老家讓他對於西部多幾分熱烈,也許軍旅生涯增加了他的責任與使命感。正如馬蕭蕭詩中寫的:“從靈魂中出走的水/都在不停的出走中不停地叫/出走得越遠,叫得越遠/出息得越大,叫得越大/聽——/那溪在哼叫/那河在吟叫/那江在長叫/那湖在喊叫/那海在吼叫/他們叫的是/自己的/魂呀!”我以為這能幫我們讀懂馬蕭蕭,讀懂一個從“校園少年詩人”到西部軍旅詩人的成長,讀懂從悠久的邊塞詩中承續的那份家國情懷。

胡楊的詩幾乎都與陽關相聯係,成為一篇篇詩化的陽關風物誌。那些似乎蒼老的意象:風沙、壁畫、關隘、羊群……都能在他的筆下展現人們沒有發現的美和獨特的生命存在。胡楊的詩歌顯示了西部詩人對足下的土地執著而深切的愛戀:“敦煌之西,玄奘悄溜過去了/像一塊石頭,被風吹著滾過去/沒有了棱角/他的棱角都留在史書裏了/我在敦煌之西,孤零零的/不如一隻老鷹。”

讀甘肅詩歌八駿的作品輯,讀出這樣一些關鍵詞:現代意識、守望大地、想象力、思想者、悲憫、情感力量、家國情懷、執著與熱愛……這些詩歌精神在八位詩人的作品中,也許各自體現的力度不一樣,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各自有獨特追求同時又共同組成一個詩歌群落的“甘肅詩歌八駿”,讓我感到欣喜和鼓舞。甘肅省文學院在有關方麵領導下進行的“詩歌八駿”推選活動,回顧和總結了甘肅詩壇的成果,正是這樣一些優秀詩人不懈的努力,讓我們看到了詩歌可喜的甘肅生態,同時也看到了中國詩壇富於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