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編牆報,開展讀書活動等。通過多種多樣的學習、科研活動,調動了少年氣象員們的積極性,啟發了他們研究科學的興趣,因而更主動地學習,更認真地工作,從而使少年氣象站的工作,不斷推向前進。
二、開展少年氣象活動的幾點體會
1帶動了全校的地理教學,提供了實驗園地
我校建立了少年氣象站,不僅為開展氣象觀測活動創造了條件,而且為地理教學提供了實驗園地。過去,我們要到馬坡嶺省氣象台去參觀,乘汽車往返需要半天時間,隻能是“走馬觀花”。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氣象站,隨時都可參觀,還便於進行氣象觀測的實踐和實驗。對高中地理《大氣》一章的教學,可在氣象園進行現場教學,組織學生分批輪流進行氣象觀測和實習活動,達到鞏固課堂所學的地理知識,加強基本技能的訓練。對初一、二年級的同學,則組織分批輪流進行一周的氣象觀測,擴大他們的知識領域,提高他們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2培養了一支愛科學、守紀律的少年氣象觀測員隊伍
從1981年開始籌建氣象站到1982年10月1日正式開始觀測活動以來,我們先後培訓了三批共50多人的少年氣象觀測員。現在,初一、初二共有觀測員30多人,以初二14人為骨幹,從1982年國慶節開始,每日三次連續進行氣象觀測和短期天氣預報科研活動。他們不論星期天或節假日,也不管刮風下雨,大雪冰凍,都能做到準時到校觀測。他們把沒有按時觀測,叫做“出差錯”,每個人都以不出差錯為榮,激勵自己,有了困難,主動克服。因事因病不能觀測時,就由別的觀測員代替,互相幫助。就是寒暑假,我們都組織臨時觀測組進行工作。總之,使觀測堅持下去,一天也不間斷,資料完整無缺。
通過長期的觀測活動,學生擴大了知識麵,發展了空間想象力,鍛煉了嚴守紀律,嚴守時間的好品德,培養了對科學實驗的高度責任感與實際工作能力。
3關心學生,師生共同參加活動
開展少年氣象觀測活動,首要的任務是抓組織教育工作,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由於初中學生年齡不大,興趣多變。開始積極性很高,慢慢地就會覺得枯燥無味,因而興趣低落,工作鬆懈,甚至出現缺測、誤測等差錯,這就需要輔導員做思想教育工作。輔導員應專人負責,熟悉學生,師生共同參加活動,不但教給學生必要的氣象知識和實際觀測技能,更重要的是從思想上使他們對活動有正確的認識,關心他們在活動中的表現,耐心細致地做思想教育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幫助解決,鼓舞信心。經常了解、收集他們的好人好事,及時予以表揚。期中、期末開展兩次評比,紅榜公布,並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實踐證明,隻要組織得好,啟發教育得法,他們是完全能夠做到知難而進,無所畏懼,堅持觀測到底的。
當然,初中學生在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麵,還是有限的。為了不斷提高觀測質量和預報準確率(目前的短期天氣預報準確率為80~85%),今後應吸收部分對地理有興趣的高中學生參加,作為氣象站的骨幹力量,同時總結經驗,增加活動內容,使觀測活動進一步開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