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商貿流通業的投融資效率實證研究(1 / 3)

我國商貿流通業的投融資效率實證研究

商貿流通

作者:張小龍

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體製不斷深化改革,我國商貿流通業得到充分發展,商貿流通企業的發展活力進一步釋放。截止到2013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達到23.78萬億元,相比20世紀90年代末期提高了6倍之多。2013年我國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為5.63萬億元,十幾年來的平均增速超過16%,明顯高於我國工業和農業的增速水平。在商貿流通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商貿流通業的資本力量也不斷壯大,2013我國批發和零售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1.27萬億元,同比增長了30%左右。在市場經濟為主導的環境中,商貿流通業發展質量的高低將直接決定經濟運行效率的高低,因此提升商貿流通業的經濟效率非常重要。企業作為行業的運行主體,其經營效率的高低是行業經濟效率的標誌,而投融資效率是企業經營效率的重要表現之一。本文透過我國商貿流通企業的投融資情況,研究商貿流通業的投融資效率。

我國商貿流通業投融資特征分析

(一)商貿流通企業的發展情況

由於批發和零售行業是我國商貿流通業的主導行業,也是代表性行業,因此本文選取批發和零售行業進行商貿流通企業的狀況分析。2013年,我國共有112家批發和零售業上市企業,其中滬市上市企業有73家,深市主板上市企業有39家(這裏不包括深市中小板企業和創業板企業)。這些批發和零售上市企業的地理位置覆蓋麵較廣,遍及我國27個省級單位。其中,東部沿海地區的數量最多,且在東部沿海地區中,以上海市的商貿流通企業數量最多,達到17家,其次分別是廣東、江蘇兩省。在中部地區8個省級單位中,湖南省、湖北省的商貿流通企業數量相對較多,分別達到5家和4家。西部地區11個省級單位中,四川省商貿流通企業數量最多。在這些上市企業中,絕大部分是零售業、食品、飲料、煙草及家庭用品批發業,以及能源材料和電子產品批發業。

(二)商貿流通企業的融資結構特征

基於數據的可得性,這裏選取其中98家上市企業進行融資結構分析。這些企業投融資情況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由結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國主要的商貿流通上市企業中,融資比例較高的方式為外援融資,其中負債融資的比例達到了0.828,股份融資的比例達到了0.164。但,內源性融資的比例僅為0.008。由此,可得出以下結論:目前我國以批發和零售行業為代表的商貿流通業內部上市企業的融資結構仍以外源性融資方式為主,內源性融資方式非常少,而且在外源性融資方式中以負債融資居多。

變量、模型設計及數據選取

(一)變量設計

1.被解釋變量。本文主要研究商貿流通業的投融資效率,為此選取商貿流通企業的投資支出做為被解釋變量。商貿流通企業的投資支出即本期淨投資水平與期初資本存量之比,計算公式如下:

Ii,t=ΔIi,t /A i,t-1 (1)

其中,Ii,t表示商貿流通企業固定資產、在建工程與工程物資總和,ΔIi,t表示商貿流通企業固定資產、在建工程與工程物資總和的變化值,A i,t-1表示商貿流通企業的期初資本存量,本文采用該企業的期初資產總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