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生態型產業集群的模式選擇(1 / 3)

試論生態型產業集群的模式選擇

產業觀察

作者:吳荻

引言

近年來,我國經濟迅猛增長,產業集群作為區域經濟發展中極具效率的產業組織,在提升國內生產總值、就業、出口以及吸引外資等方麵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目前,在廣東、浙江、福建等地區產業集群呈現爆炸式發展,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這些產業集群大多屬於傳統的資源加工型,以群內個體單位的投入產出最大化為目標,忽視生產的資源約束、綜合與循環利用以及升級與轉型等問題。因此在創造經濟收益的同時也加大了資源環境的負擔,導致了各種經濟、環境和社會矛盾的聚集爆發,嚴重影響了產業集群綜合競爭能力的提升以及區域生態文明的建設。

基於此,本文從經濟和生態效益統一優化的視角,將研究對象界定為生態型產業集群,它是產業集群與循環經濟耦合形成的一種全新的產業集群發展範式,即在特定區域內由企業、成員之間以及外部利益相關者之間通過“信任和承諾”或正式契約的方式,建立基於資源、能量和廢物高效利用的合作關係,構築具有物質、能量和信息流通功能的空間聚集體。

在生態型產業集群的相關研究中,模式研究曆來是關注的焦點之一。近年來關於生態型產業集群的研究已蓬勃興起。吳荻等(2010)根據產業集群內主導產業在生態化過程中所處地位的不同歸納出三種運作模式,並以案例研究的方式比較分析了上述運作模式的特點、選擇依據和優劣勢,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黎繼子等(2010)探討了生態工業園中集群式供應鏈的形成機理,並以實踐為基礎,將集群式供應鏈的運作模式劃分為依托型循環運作模式、共生型循環運作模式和動靜脈循環運作模式。胡孝權(2011)探討了產業生態化和中小集群生態化的耦合關係,分析了中小企業集群生態係統演化過程,提出了中小企業集群生態化發展模式。張洪潮(2011)以生態學理論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生態化煤基型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Charles Mbohwa等(2010)對津巴布韋的老艾德麗安產業集群進行實證研究,發現集群開展綠色生產,能促進企業間廢棄物的潛在交易,減少企業生產對環境的負麵影響。Allen Blackman等(2010)分析了產業集群中企業的清潔生產技術對墨西哥皮革加工產業集群經濟與生態協同發展的作用。

綜上所述,目前學術界關於生態型產業集群模式方麵的研究方興未艾,現有研究大多集中在模式分析上,關於生態型產業集群模式選擇的影響因素研究仍然較為匱乏,基於此,本研究以複雜網絡結構理論為基礎,通過對生態型產業集群模式的解構,深入剖析不同因素對生態型產業集群模式選擇的影響,以期為引導和促進傳統產業集群向生態型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提供理論指導和決策參考。

複雜網絡結構理論

網絡是自然與人類社會中具有普遍意義的一種存在,事物間的聯係都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的網絡進行描述,無論是食物網、交通網還是社交網等。這也直接推動了網絡研究的發展,其中最核心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關於網絡結構的研究,它決定了網絡節點聯係的本質。從複雜網絡研究的已有成果可知,根據網絡節點隨機鏈接概率的不同,複雜網絡的結構可分為規則網絡、小世界網絡和隨機網絡三種類型。

規則網絡是指具有規則拓撲結構的網絡,包括最近鄰耦合網絡、星形網絡和完全網絡。其中最鄰近耦合網絡中每個節點隻和周圍的鄰居節點相連接,因此具有高度的聚類性;星形網絡有一個中心點,其餘節點都隻與該中心點連接,彼此之間不連接;完全網絡的各個節點彼此連接,地位相等。而小世界網絡是一類介於完全規則網絡和完全隨機網絡之間的特殊的複雜網絡結構,在這種網絡中大部份的節點彼此並不相連,但絕大部份節點之間經過少數幾步就可到達。它既具有與規則網絡類似的類聚特性,又具有與隨機網絡類似的較小的平均路徑長度,即同時具有大的群聚係數和小的平均最短距離。隨機網絡是一類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網絡結構,無論節點、還是鏈接關係均具有不確定性,而且節點間允許網絡循環回路的存在。

從複雜網絡結構的特征分析可以發現,上述三類複雜網絡結構均可通過三種網絡統計指標來進行詮釋,即度與度分布、平均最短路徑和聚類係數。度是指該節點與其他節點連接的數目;度分布是用來描述網絡中各個節點所具有的度的分布。平均最短路徑指網絡中任意兩個節點之間距離的平均值。聚類係數是表示一個圖形中節點聚集程度的係數,即節點間實際存在的邊數與可能存在的邊數比值的平均值。

由於複雜網絡是一類具有自組織、自相似、吸引子、小世界、無標度中部分或全部性質的網絡,因此在現實中具有此性質的網絡均具有上述不同類型的網絡結構。而產業集群作為一種自組織特征明顯的網絡組織,其網絡結構完全符合上述結構類型特征。基於此,本文將以複雜網絡結構理論為基礎,結合生態型產業集群運作的特點,對生態型產業集群進行分類研究,以獲得對生態型產業集群的詳細刻畫。

生態型產業集群的模式

鑒於生態型產業集群與複雜網絡的高度契合性,本文以複雜網絡結構理論為基礎,結合生態型產業集群運作的特點,將生態型產業集群的類型劃分為規則網絡型、小世界型和隨機網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