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碧薇晚年寫回憶錄,都是關於兩個男人,一個是無名分的丈夫,一個是救世主一般的情人。她的青春為愛情燃燒成灰燼,卻未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直到有一天,她開始放棄,把那些恩恩怨怨全部拋在腦後,她才恍然發現,原來自己的人生隻跟自己有關。
關聯人物:徐悲鴻、孫多慈、張道藩等等。
倉促的葬禮和沉默的婚禮
1917年,宜興望族蔣家有個年輕的小姐得了急病,不幸身亡。逝世的這位小姐名叫蔣棠珍,是複旦教師蔣梅笙的女兒,書香門第出身的大家閨秀。不過,這葬禮卻處理得極其倉促,蔣家匆匆地將小姐的棺材寄放在一個寺廟中,再不過問。隨之而來的,則是鄉鄰們無盡的猜疑和流言。
這一年,同樣來自宜興的畫家徐悲鴻還是個未出人頭地的小夥子。因為家境貧寒,他一早便出來做事,十七歲開始同時在兩家學校裏做圖畫教員,此時輾轉到上海,在複旦大學半工半讀。他一直以來都十分好學,希望能得到機會出國深造。這一年,在友人的資助下,徐悲鴻終於如願踏上了前往日本的輪船,與他一同東渡扶桑的,還有一個名為蔣碧薇的女子。
碧薇這個名字是徐悲鴻取的,他曾經央人刻了一對水晶戒指,其中一個上麵寫著“悲鴻”,另一個寫著“碧薇”,他與戀人各持一隻。這枚戒指為這個名叫蔣碧薇的女子開啟了不一樣的人生,注定絢爛,卻又終究哀豔。
蔣碧薇就是蔣棠珍。在遇到徐悲鴻之前,她是宜興望族的大家閨秀,相貌算不上傾國傾城,胸中也並無多少文墨,甚至連性格也平淡無奇,若不是徐悲鴻妻子這個身份,她恐怕永遠都不會被人提起。
徐悲鴻去上海的時候,常常拜訪蔣梅笙,與蔣家人一同吃飯、談天,他為人聰明,又十分地有才氣有抱負,因而備受蔣梅笙夫婦的喜愛。徐悲鴻早在十七歲就成家立業,未過幾年,妻子就病逝了。蔣梅笙夫婦對徐悲鴻的際遇很是同情,因而常常無意間道:“要是我們再有一個女兒就好了。”
這話,說者無心,聽者卻有意。蔣碧薇的姐姐已經出嫁,而她自己也與查家的公子查紫含訂有婚約。因此,蔣梅笙夫婦想與徐悲鴻結親的念頭便隻得落空。蔣碧薇在一旁默不作聲地聽著,卻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其實,與徐悲鴻見了那麼多次的麵,她都隻是在一旁作陪,並未有過單獨相處的機會。可徐悲鴻的才情、人品,她都十分欽慕,尤其是父母對他連聲不絕的稱讚,她都牢牢記在心裏。
相形之下,她的未婚夫查紫含卻令她不恥。查紫含因為蔣梅笙的緣故也讀於複旦大學,一次考試之前,他居然派自己弟弟來蔣家討要試卷。這件事讓蔣碧薇對這個未婚夫失望透頂。所以,當她知道自己與查紫含婚期將近之時,她感到十分絕望。
一天,父母都不在家中,朋友朱了洲忽然前來拜訪。他是帶著徐悲鴻的口信來的,問她願不願意一同出國。此時出國就意味著離家出走,背叛自己的家族和那個早已成型的婚約。
蔣碧薇的膽量不足以承受這些,她的心中充滿了猶豫和不安。在這個娜拉們集體出走的年代,蔣碧薇卻沒有什麼特別需要出走的理由。她沒有求學謀生的欲望,更無經世濟國的大抱負,更何況,即便出身在守舊的家庭裏,她也未曾覺得有多少束縛和不愉快。蔣碧薇的出走,被動多於主動,若不是徐悲鴻提出私奔,她恐怕會隨著父母的安排一步步地走下去。
可是對那時候的蔣碧薇來說,戀愛大過天。她對徐悲鴻的愛完完全全地出自少女情懷,她愛他的高風亮節和才華橫溢,愛他給她帶來窒息過後的快感,就像每個女孩都會期盼一個仰慕的對象,渴望王子來拯救她,不管那危境是真實還是假設。比起細水長流的愛情,她們更渴盼粉身碎骨轟轟烈烈的一瞬。
出於愛情的緣故,端莊斯文的閨秀蔣碧薇與窮小子徐悲鴻一同私奔,東渡去了日本。蔣梅笙夫婦看到女兒留下的字條後,手足無措,害怕查家會追究下來,便用了這麼個法子,讓蔣碧薇“假死”了一回。可是,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事情很快就在宜興傳得沸沸揚揚。查家也知道真相,雖然未曾追究,其中憤怒可想而知。
來到日本之後,蔣碧薇漸漸知道了維持生計的艱難。不過更令她難受的卻是不見天日的生活。徐悲鴻與蔣家的交集很多,他來日本後,不免要與一些相識的會麵。因此每次有人來家中做客,蔣碧薇便隻好躲在小小的衛生間裏,生理不適之外,精神上受氣是最難忍受的。後來鄰居中有人知道了她的身份,便故意譏諷,在樓道裏大喊:“老徐,你們宜興有位蔣梅笙,你知道嗎?”
蔣碧薇聽到這話,心中十分難受,她不敢想象自己走後給父母帶來了多大的麻煩。後來,她終於鼓起勇氣給父母寫了信,居然出乎意料地得到回信,而父母也早已原諒她,並沒有出言責罵。
徐悲鴻學成回到上海之後,蔣母為他們租了房子,他們二人每日在蔣家吃飯,然後再回到住處。漸漸地,似乎所有人都默認了這段姻緣。然而,他們終究沒有用婚禮來給這個私奔得來的婚姻一個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