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真淳俏黃娥才藝冠女班(3)(3 / 3)

黃娥的詩、詞、曲風格纏綿悲切,以“議大禮”事件為界,前期作品清新活潑,語言曉暢明麗,感情真摯動人,後期詩曲大多塗上了淒涼哀怨的色彩。

前期作品如《天淨沙》:

哥哥大大娟娟,風風韻韻般般,刻刻時時盼盼,心心原原,雙雙對對鶼鶼!娟娟大大哥哥,婷婷弱弱多多,件件堪堪可可,藏藏躲躲,嚌嚌世世婆婆。

這首曲子應該作於少女時期,文筆豪放,生動活潑,天真爛漫的純情少女直言不諱,熱情而爽朗,整曲皆用疊詞,節奏明快,琅琅上口,妙趣橫生!

再看《雙調·雁兒落帶過得勝令》:

俺也曾嬌滴滴徘徊在蘭麝房,俺也曾香馥馥綢繆在鮫綃帳,俺也曾顫巍巍擎他在手掌兒中,俺也曾意懸懸閣他在心窩兒上。誰承望,忽剌剌金彈打鴛鴦,支楞楞瑤琴別鳳凰。我這裏冷清清獨守鶯花寨,他那裏笑吟吟相和魚水鄉。難當,小賤才假鶯鶯的嬌模樣;休忙,老虔婆惡狠狠地做一場!

這首曲子,采用市井語言,明白如話。往昔的幸福曆曆在目,蘭麝房、鮫綃帳內的甜蜜時光,將那夫君捧在手裏,擱在心裏。誰承望?這個負心人兒竟墜入了花街柳巷,尋歡作樂,讓這癡情女獨守空房。可是委曲求全假模假樣的小賤才實在難當,索性惡狠狠地做個老虔婆和薄情寡義的負心人大鬧一場。這麼個潑辣倔強、剛毅果斷,敢愛敢恨的女子形象立時魅力十足。

後期作品除了長為藝林傳誦的《黃鶯兒》和《寄外》,還有以下幾闕:《羅江怨》:

青山隱隱遮,行人去也。羊腸小道幾回折。雁聲不到,馬蹄不惱。惱人正是寒冬節。長空孤鳥滅,平蕪遠樹接。倚樓人冷欄幹熱。關山轉望賒,程途倦也。愁人莫與愁人說。離鄉背井,瞻天望闕。丹青難把衷腸寫。炎方風景別,京華音信絕。世情休問涼和熱。

曲中,勾畫了荒寒的景色,襯托了黃娥淒苦的處境,在感歎世態炎涼的同時,還牽掛遠方親人的安危。還有《失題》:

淚珠紛紛滴硯池,斷腸忍寫斷腸詩。自從那日同攜手,直到而今懶畫眉。無藥可療長恨夜,有錢難買少年時。殷勤囑咐春山鳥,早向江南勸客歸。

血淚融墨,萬般無奈的她,隻好寄意於春山鳥,來寄托一點渺茫的希望。把對丈夫的思念寫得哀婉動人,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孤獨、寂寞、痛苦無助的黃娥。

曆代評論家對她評價很高:“夫人篇什,雲蒸霞爛”,“才情甚富,不讓易安(李清照)、淑貞(朱淑貞) ”,是當之無愧的“曲中李易安”。明代大戲曲家徐渭稱黃峨“才藝冠女班”,讚其詞“旨趣閑雅,風致翩翩,填詞用韻,天然合律”,並以己之作與黃娥比較,竟甘敗下風,聲稱:

“予為之左遜焉。”明末清初散文家、詩人錢謙益在《曆朝詩集小傳》說黃娥“閨門肅穆,用修亦敬憚”。

黃娥與卓文君、薛濤、花蕊夫人並稱蜀中四大才女,然而相形之下黃娥的人生似乎最為平實,她不像卓文君那樣衝動得驚世駭俗,不像薛濤那樣生活得自由自在,不像花蕊夫人美麗得驚天動地,因此黃娥的命運中也就少了很多跌宕起伏的傳奇,唯那份堅忍和從容彰顯她獨特的文人氣質。

四百多年過去了,新都桂湖,黃娥手持詩箋、吟哦遐思的塑像,與升庵祠內的升庵像隔湖相望,咫尺天涯。“黃夫人祠”對聯為清人梁正麟所撰:

盼不到遷客來歸,白象金雞相思萬裏。莫便傷才人命薄,紅榴丹桂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