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才女馮小青薄命俏佳人(1)(3 / 3)

觸景生情,小青不禁吟道: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裏春。

元·王冕小青轉身進屋取來一個小瓷盆,腳踏一地積雪吱吱作響,來到梅樹底下,輕輕地從梅花花瓣上掃落積雪,當日用融化的雪水沏梅雪茶一直是她的最愛。難得今天落難之身還能再行此雅趣,小青愈發心無旁騖,似乎全身心融入了這紅梅白雪之中。

這一切,馮通又一次看在了眼裏。他本是來小院賞梅的,竟無意間見到小青那如癡如醉的模樣,與元宵夜那個愁容滿麵的女子簡直判若兩人。白雪、紅梅、俏佳人,不正是一幅絕妙的天然畫卷?

偶然間一抬眼,小青與馮通四目相對,似乎是心有靈犀,兩人相視一笑。這就是冥冥之中的緣嗎?記得唐代白居易《井底引銀瓶》一詩:

“妾弄青梅憑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楊。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就在那目光定格的瞬間,一股特殊的情愫在兩人心裏埋下種子。

兩位愛梅人開始一同話梅掃雪,很快便收集了滿滿的一盆梅雪。

“公子若不嫌棄,請進屋品杯梅雪茶。”小青一臉嬌羞。

“小生恭敬不如從命。小姐,請”馮通欣然答應。

屋外天寒地凍,屋內卻是春意融融,兩人一同融雪烹茶、品茗吟詩,從廣陵到杭州,從詠梅詩詞到梅畫名作,兩人像相識已久的故交、又似多年未見的知己般相談甚歡。小青的蘭心蕙質、知書達禮令馮通頗為傾心,而馮通的溫文爾雅、善解人意也使小青冰涼的內心開始暖暖的,一早上的時光在二人綿綿情愫的悄然萌發中很快流逝。

之後,馮通便經常出入小院看望小青,而這自然是瞞著妻子崔氏。愛情的魔力就是神奇,馮通的出現仿佛一縷清風吹散了縈繞小青心底的陰霾,又似一陣細雨滋潤了小青坎坷冰涼的心田。小屋裏早早迎來了生機盎然的春天,小青也越發開朗活潑起來。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的兩個人道不盡海誓山盟、地老天荒。熱戀中的男女好似幹柴烈火,自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如何忍受相知相戀卻隻能暗中相會,如何忍受近在咫尺卻要日日別離。

還好,小青沒有等太久,春花爛漫之際,馮通便向父親提出納小青為妾。馮員外很爽快就答應了。之前馮通還擔心父親會嫌棄小青家道中落,豈料竟是杞人憂天。雖然家裏突遭變故,小青畢竟也是大家閨秀、名門之後,加之“腹有詩書氣自華”,骨子裏那種的氣質是永遠帶不走的,就是這股子淑女加才女範兒,馮員外對小青一直很讚賞。再則,馮通與崔氏成親已三年有餘,卻仍未有一兒半女,馮員外夫婦雖著急抱孫子,卻礙於崔氏娘家也是杭州富商,不好有太多言語。如今,兒子自己提出納妾,所娶女子又是這般才貌俱佳、知書識禮,自然正中下懷滿口答應。

而另一廂,雖說男人三妻四妾是平常之事,可崔氏對夫君納妾卻是百般不樂意,甚至可以說咬牙切齒,可她是個聰明人,公公婆婆都欣然應允,再哭鬧反對根本於事無補,反顯得自己不識大體,隻能怪自己肚皮不爭氣,沒有資本反對。當然崔氏在公公婆婆麵前也做足了表麵功夫,盡力表現出正室的寬容大度:

“我一早就勸相公納妾,難得小青姑娘垂愛,像她這般人品才學俱佳的女子怕是咱杭州城也難找去,隻是要委屈小青姑娘了。但願菩薩保佑,讓她早點為馮家添個男丁。”

新婚宴爾,曲徑回廊,花前月下,鬥室之內,臥榻之上,小青與馮通耳鬢廝磨、如膠似漆,日日相守,恩愛有加。馮通不僅癡迷於小青的如花美貌,更為其滿腹才情傾倒。而那個含羞帶嬌、溫婉多情的小女子,更是陶醉在幸福的甜蜜裏。

半年之間,一遭蒙難,家破人亡,由無憂無慮的知府千金變成無依無靠寄人籬下的弱女,無意間又嫁作商人姬妾,落魄的小青飽嚐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而馮通的體貼關懷則給了一朝心寒徹骨的小青朝思暮想的家的溫暖。因此即便屈身為妾,小青卻無怨言,隻為這份危難之際的相知便心安,為這餘生的依靠也知足,更祈願就在這風光旖旎的杭州城與愛人相知相守,終老一生。

豈獨傷心是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