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的反思與對策(2 / 2)

學生在獨立研究教材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感悟,帶有濃重的個性化傾向,正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因為,每一個學生在進行閱讀時,都有著各自的側重點,每一位學生的理解都與其自身的知識水平、認識能力、生活經驗和閱讀習慣有關。“課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寫最讓你動感情?說說你的體會”“從課文中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說說你的理解和感受”,這些閱讀要求無不是在關注閱讀理解的個性化,尊重學生個體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正是這種獨特的閱讀感悟,對於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對課文問題的設計應摒棄強調“答案唯一性”的限定性問題,多設置一些能促進學生多向思維、個性思考的開放性問題,為學生馳騁思維、放飛想象、張揚個性提供廣闊的時空。

三、自主選擇是個性化閱讀的關鍵

教師要還給學生閱讀的主動權利,引導他們確立自己的閱讀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讀書的主人,讓他們成為自覺主動的行為者,而不是教師活動的追隨者。

1.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

在進行個性化閱讀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學中要給予學生自由選擇的“度”。在新課改的課堂中,我們常常能聽到這樣的話:“選擇你喜歡的自然段來讀一讀。”“你喜歡文中的哪句話,讀給大家聽。”這都體現了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自主性。學生根據自己學習基礎和閱讀興趣的不同,自主選擇閱讀內容,才能在個性化閱讀中激發興趣,體驗快樂,形成獨到見解,發展閱讀個性,提高閱讀水平。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描寫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教學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描寫某一季節的自然段來學習,這樣把長課文分解成短課文,學生更容易理解課文內容了,學起來就不會感到吃力,更願意學。

2.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

學生因各人的知識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學生選擇最佳的方法進行學習。當學生運用自主選擇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時,他們會變得主動、自覺、輕鬆、愉快,把學習當做一種享受,而不是一件被迫的痛苦和無奈的事情。例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一課時,當學生選擇學習“爬山虎的腳是什麼樣的”這部分內容時,我問:“你準備用哪種方法來學習爬山虎腳的樣子呢?”學生提出了好多好辦法:有抓重點詞句欣賞的,有讀文看圖欣賞的,有結合重點詞動手畫腳的……然後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來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教師隻有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學生才會學得積極主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3.讓學生自主選擇交流對象

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體驗,那麼他們必然希望和別人交流,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教師要避免單一的師生交流,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交流方式,既可以和老師平等地交流,也可以回家和家長交流等等。學生在不同的交流過程中,觀點碰撞,增進理解,實現了對課文全麵、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總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隻要在教學中執行課程標準中關於個性化閱讀的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把閱讀活動變為學生自我探究、自我體驗的活動,學生就會在富於個性的閱讀活動中發展閱讀能力,強化閱讀體驗,感悟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水平。

【作者單位:新疆博樂市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