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危機(3 / 3)

現在,先考慮一下若幹可作為研討對象的明顯可能。地球表麵,在目前的條件下,不適人居之處極多。但這些地區,頗有用充分的資本與勞力加以改善的可能。當前因為開發沙漠、凍原帶、熱帶森林區等,所需經費太大,還不可能行動,但由於人口日漸增加,糧食與纖維品的需要超過供給量,總有一天,目前非經濟性的物品會成為計劃的目標,遲早由富經驗的技術人員組成的委員會將要決定下列事項:開發什麼地區、何時開發,用何種國際基金從事開發。無論采用什麼增產方法,世界上供應糧食的絕對量,都是有前途的。就政治觀點來看,最理想的增加方式是某一特定國家不欲獨占的增加。在國家主義影響之下,獨占剩餘糧食,往往成為一個國家或一群同盟國家壓迫其他不受此惠弱國的武器。世界上供應糧食的理想方式是不助長目前的獨占自然資源,所有國民都可由本國的生產品或全人類都能均等利用的資源獲得足夠維生的供給品。

在當前的情況下,國際貿易是一件既可喜複可咒詛的行為,一旦國家主義之偶像崇拜,不再是人類的宗教時,國際貿易始可成為純然可喜之事。另一方麵,關於生存必需品,我們必需盡量謀求一國或一區的自給自足。要向這方向進展,首先應發展從海洋獲取更多食物的方法,目前,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往往周圍都是海,從海洋獲得的大多是魚,因為魚產量的減少,為了獲取食糧,不得不向海洋投下更多的勞力——尤其在人口增加、糧食需要量增加時更是如此。但海洋是否還能供給新的資源?海藻是否能精製為飼料或肥料?內海與江口是否可填平成為沃土?但有的國家根本沒有通往海洋的出口,連鹽水也成為獨占性的自然資源。我們的國際性研究委員會必須再用其他方法以謀地域性之自給自足。是否可能將瘠地改為更具生產力之養魚池?是否可能培養淡水藻類以充飼料?此外,微菌具有引起化學變化的驚人能力,是否能大量培養使充人類的糧食?獨占礦物,就政治意義而論,似乎比獨占糧食的供應更為危險。當一個強國的文化指向侵略時,重工業所需的煤、石油、金屬礦床將不斷成為擴張帝國主義的誘惑。假如這些資源位於弱小國家的領域內,一定招來不斷的侵略。目前當務之急是集體研究,發展一些任何國家都可應用的代用品,以取代現有的動力資源及工業製品。例如以風或陽光作為煤與石油的部分代用品,現在作為工業基礎的礦物分配並不規則,可用從海水與粘土中製成的玻璃、膠、輕金屬等作為部分的代用品。這些措施也許可解消暗藏政治危機的自然資源之獨占。

同時,我們還應盡力將工業文明從不穩的資產消費基礎,移置於更安全、更具永久性的基礎上。我們不久即將遭遇到今後無法避免的核分裂問題。這問題的關鍵在於:核分裂對解決低層危機將有什麼幫助。在最近的將來,對遺傳學將會有偉大的貢獻。我們把種子曝曬於原子爐放射出來的加瑪射線上,可以製造出無數史無前例的變種,這些變種大多有害,但其中若幹種不僅有生育的可能,而且在經濟方麵亦頗有助益,例如:製造各種食物要素、在親種無法忍受的氣候條件下仍能成熟的植物、對某類疾病及寄生物具有抵抗力的種子。就理論而言,核分裂應該可以廉價供應動力以開發那些現階段過分幹燥、寒冷、氣候激變及距離普通動力資源過遠的土地。

但事實上,原子能在目前仍貴得嚇人,簡直是奢侈品,也許在今後20年內這夢想可以實現——即動力不用花錢。20年的時間並不算太早,因為到那時,地球必須供應比目前多4億的人口。另一方麵,掌握政權的狂人、狂熱分子、理想主義者、愛國主義者等,都會為了政治目的而把這種新的動力資源不斷地用於侵略、保護或防衛戰爭等目標上。暫時為了獲得不算太大的利益,我們必須冒遠較利益為大的風險,這不能不令人想起巴斯卡的賭。

為了實際對付無限之大惡,我們已在極受囿限的善這方麵下了賭注。國家主義已根深蒂固深植人心,政治、宗教方麵意識形態之不同已與十字軍時代一樣無法和解,在這樣的世界中,帶來國際合作與和平之最高希望——也許是唯一的希望——,可能就是救濟饑民與共同保管地球資源的國際計劃。關於這點,世界聯邦的支持者也許會提出異議:認為這些計劃如無世界政府根本難以實施,政治聯合必須列為第一優先,然後才能談到技術與經濟的合作。

但不幸的是,目前大部分國家的政府都不願意聯合,或者,更正確地說,他們即使願意聯合,也不喜歡聯合的手段,因為,政治結合的手段常附帶有犧牲,這決非愉快之事。例如,全歐實行了政治聯合,那麼,以前由關稅保護的許多地方工業勢必為數過多,將受到政府的抑製,或因必須與效率更高、更接近原料與市場的工業競爭而被消滅。抑製過剩工業將使所有者、統治者與勞動者同樣受損,但這僅是政治聯合應付的代價之一。

遙遠未來的最大利益,隻有從最近將來許多相當痛苦的犧牲中見出。當然,政治聯合也可在軍事獨裁或環境壓迫下強製推行。在正常狀態下,要實施民主國家的聯合,相當困難。國民大概不會投票讚成將帶來變化的政策,因為變化常會擾亂他們的職業與習慣。

就原則而論,隻有在危機時代,人才會為“將來”(的善)而犧牲“現在”。一切高等宗教,對人而言,在精神上所有瞬間都存有生死問題之危機,因此信徒視“犧牲”為當然之事。但就與此完全不同層次的事實而論,在這人口過剩、土地受侵蝕的地球上,人一生所有的瞬間都可說是危機。讓大家相信人與人間的“火星侵略”及對此侵略應采取共同行動並不困難,其直接犧牲也不會太大,在遙遠或不大遙遠的未來,收獲將是具體、明晰且具魅力的。一旦團結起來之後,這對付人口過剩與土壤侵蝕等火星人軍隊的技術同盟也許會發展為政治與經濟的同盟,成為單一政府真正世界聯邦的先驅。在這段期間,若純以政治方式先組成聯邦,當然更好。雞與蛋孰先孰後,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盡力兩者兼得,而且愈快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