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三期重現說(2 / 2)

一種文化都沒有價值,除非到了他的必要時;即有價值也不為人所認識,除非曉得了他所以必要的問題。他的問題是第三問題,前曾略說。而最近未來文化之興,實足以引進了第三問題,所以中國化複興之後將繼之以印度化複興。於是古文明之希臘、中國、印度三派竟於三期間次第重現一遭。

我並非有意把他們弄得這般齊整好玩,無奈人類生活中的問題實有這麼三層次,其文化的路徑就有這麼三轉折,而古人又恰好把這三路都已各別走過,所以事實上沒法要他不重現一遭。吾自有見而為此說,今人或未必見諒,然吾亦豈求諒於今人者。在最近未來第二態度複興;以後順著走下去,怎樣便引進了第三問題,這還要說一兩句。我們已經看清現在將以直覺的情趣解救理智的嚴酷,乃至處處可以見出理智與直覺的消長,都是不得不然的。這樣,就從理智的計慮移入直覺的真情,未來人心理上實在比現在人逼緊了一步,如果沒有問題則已,如有問題,那麼,這個問題就對他壓迫的非常之緊。從孔家的路子更是引人到真實的心理,那麼,就是緊湊。當初藉以解救痛苦的是他,後來貽人以痛苦的亦即是他;前人之於理智,後人之於直覺,都是這樣。在人類是時時那裏自救,也果然得救,卻是皆適以自殺,第三問題是天天接觸今人的眼瞼而今人若無所見的,到那情感益臻真實之後,就成了滿懷唯一問題。

而這問題本是不得解決的,一邊非要求不可,一邊絕對不予滿足,弄得左右無絲毫回旋餘地!此其痛苦為何如?第三期的文化也就於是產生;所謂印度人的路是也。從孔子的路原是掃空一切問題的,因為一切問題總皆私欲;卻是出乎真情實感的則不能,出乎這真情實感的問題在今日也能掃空,卻是在那將來則不能。像這類出乎真情實感的第三問題在今日則隨感而應,過而不留,很可以不成為問題;如果執著不舍必是私欲,絕非天理之自然。在將來那時別無可成為問題的,不必你去認定一個問題而念念不忘,他早已自然而然的把這一個問題擺在你的眼前,所以就沒有法子掃空了。

關於第三期文化的開發,可說的話還很多;但我不必多說了,就此為止。本來印度人的那種特別生活差不多是一種貴族的生活,非可遍及於平民,隻能讓社會上少數居優越地位,生計有安頓的人,把他心思才力用在這個上邊。唯有在以後的世界大家的生計都有安頓,才得容人人來作。於自己於社會均沒妨礙,這也是印度化在人類以前文化中為不自然的,而要在某文化步段以後才順理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