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孟小冬:豔驚四座終落寞(1 / 3)

在中國京劇界,有一位名稱“冬皇”的傳奇女子。她的演出,有著男子一般的果決和剛毅,卻又不失女子的嫵媚和柔美。在舞台上,她擅長扮演運籌帷幄、與談笑問指揮千軍萬馬若定的蓋世豪傑,終成就為餘孟流派的一代宗師。而在現實生活裏,她同樣有著峰回路轉、蕩氣回腸的感情經曆,譜寫了一段生命的傳奇,至今令人神往。她,就是孟小冬,人稱“梨園冬皇”的中國第一女老生。

巾幗勝須眉

袁世凱的女婿、劇評人薛觀瀾曾把孟小冬的美與清末民初的雪豔琴、陸素娟等十位以美貌著稱的坤伶相比,結論是“無一能及孟小冬”。當年撰寫劇評的“燕京散人”也曾說孟腔“在千千萬萬人裏是難得一見的,在女須生地界,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可說是前無古人”。

可是,如此美麗又年少成名的孟小冬在絕大多數照片中卻沒有笑容,她氣質極好,冷靜、沉穩卻總透著點兒淡淡的憂鬱,中年之後,又莊嚴得有些木然,氣場強大凜然。

她長期飾演生角,在舞台上反複飾演那些剛直不阿的形象,已在不知不覺間影響和塑造了她的性格,使得她的為人如她的藝術一樣,有一種丈夫胸懷和正義氣概,這也正是孟小冬身上的陽剛之氣。

可以想象,一個從小唱戲、十二歲開始接替摔壞了腿無法演出的父親跑碼頭養家的社會地位低下的女子,必定早早體會了世態炎涼,加之年少成名的敏感,使得她格外的孤傲。

咱們孟小冬的豪言壯語:“要麼不唱,要唱就唱得比梅蘭芳更好;要麼不嫁,要嫁,就嫁一個跺地亂顫的。”

穿上戲服的她,威風凜凜,器宇軒昂,是能呼風喚雨的將軍,是能力挽狂瀾的勇士,脫掉了戲服的她,風姿綽約,柔媚嬌態,是脂粉群裏的佳人。她在台上演著別人的故事,卻在流著自己的淚。

這就是孟小冬子。

當今冬皇 名震四海

她一生在台上唱戲,其實,她自己的人生也正是一幕大戲,精彩紛呈。

孟小冬出身梨園世家,孟小冬的童年,是奔波的童年,是辛苦的童年,她從很小就過上了搭班唱戲跑碼頭的日子。從上海到無錫,再到濟南、漢口、福建,甚至菲律賓,然後又是天津、北平(北京)。孟小冬對於少年的辛苦,慨然承受,無論是少小離家,還是四處奔波,於她都是磨練,她從沒有嬌氣地哭泣抱怨過。

那時候,在京津兩地,是梅蘭芳、餘叔岩雙雄對峙,再加上楊小樓,就是三足鼎立。而迅速脫穎而出的孟小冬,上座率居然直逼這三位名角。而有人特意安排了她和這三位名角同一天演出,讓她的名聲和地位迅速飛升。當婚後,梅蘭芳冷淡她,帶著二太太福芝芳去了天津。女漢子孟小冬一怒之下,自己隨劇團去了天津。在那裏,她一登台亮相,就屢獲好評。供職於天津《商報》的沙大風,更是對她讚譽有加,直接稱孟小冬“吾皇萬歲”。沙大風在《冬皇外紀異言》中寫道:“奉天承運,統一環宇,當今冬皇,名震四海,光被九州島。聲容並茂,加恩德於萬民。聰明天睿,傳譚餘之一脈”。

“冬皇”之稱謂卻從此一錘定音,成為她一生不容更改的稱謂。

各種利益考量下的聯姻

孟小冬雖有陽剛氣,更有柔情骨。她也曾纏綿悱惻地愛著一個人,為他欲生欲死。

那時候,他是旦角裏的“伶王”,她是須生裏的“冬皇”,已過而立之年的他遇見了不到二十歲的她,對於他,她是那麼年輕、那麼美,與他一樣年少成名,前途無量,他在她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不同的是,她比自己又多了份獨立和果決。對於她,他不僅代表藝術的最高成就與聲望,更像一把遮天大傘,讓她迫切想把漂泊的人生安頓下來。

促成這段姻緣的,有孟小冬的粉絲,“太太團”(貴族太太們)裏的人,也有梅蘭芳的粉絲和支持者“梅黨”的人。梅孟之所以結緣,於孟小冬來說,就是為了盡快擺脫奉係軍閥的軍務督辦張宗昌的糾纏。但孟小冬的家人還是不喜歡這門親事,特別是小冬的師父仇月祥,因為孟小冬剛剛在京城嶄露頭角,正是前途無量的時候,此時嫁人,會止步於此;而且,梅蘭芳已經有兩房夫人,小冬雖然是紅透京津兩地的名伶,但過門卻是小妾。

但保媒人自有一套說辭,那就是“名定兼祧”。此時的王明華,已經是肺病纏身,似乎不久於世。因此,孟小冬完全可以和福芝芳“名定兼祧”。

這說辭本身漏洞百出,無奈孟小冬此時卻為情所困,英俊小生梅蘭芳早已經深深地進入到少女的心房裏。她甚至不顧師父要和她決裂的言詞,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門親事。

第一個以“名定兼祧”名義進門的福芝芳,極力反對這門親事,孟小冬連梅家的門都進不了。但是梅黨給小冬的說法是,她和福芝芳是兩房,根本沒必要進入一門。他們給這新婚夫婦找到了一處新的處所,孟小冬卻癡於情,而樂於接受了。

為愛隱退 千古恨悠悠

1927年的春節過後,梅蘭芳和孟小冬在馮耿光的府邸,結為秦晉之好。新婚燕爾,蜜月恩愛,孟小冬沉浸在梅蘭芳的柔情蜜意裏,完全不知道,巨大的不幸已經在醞釀中了。當時有多甜蜜,日後的分手就有多心酸。甜蜜的愛情已經遮住了她的眼睛,麻痹了她的思想,她根本就沒有考慮福芝芳會以何等殘酷的方式來解決這個與她名定兼祧的女人。

梅蘭芳不願意再讓孟小冬拋頭露麵的了,她便溫順地從華麗的舞台上退下,棲息在愛情的小窩,如此果斷地放棄了自己的前途,此時的孟小冬雖然在愛的滋潤下柔情似水,但做事仍不失果斷雄風。

然而,孟小冬是一代名伶,這意味著,即使她能選擇退出舞台,舞台卻不願意選擇她退出。當時,不少戲院老板及戲迷見孟小冬突然消蹤匿跡,就開始到處打探。

馮耿光為了不影響梅蘭芳的事業,為他們選擇了一處極為隱秘的住所。這樣,她就真的成了藏在金屋裏的嬌娘了。1926年8月28日,《北洋畫報》刊載了一篇署名“傲翁”的文章:“小冬聽從記者意見,決定嫁,新郎不是闊佬,也不是督軍省長之類,而是梅蘭芳。”但梅蘭芳卻辟謠說根本就沒那麼回事。《北洋畫報》不得不說,孟現在居住的“金屋”是梅租給孟住的,兩人不過是房東房客關係。這樣的解釋,對於孟小冬的不公正到了什麼程度!

這樣的不公正背後包含的殘忍,隻有在與梅蘭芳分手後,孟小冬才真正深刻體會到。

為愛隱退,千古恨悠悠。總有一天,她為此痛徹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