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禍從口出,三思後言--謹言慎語慢開口(2)(1 / 2)

一位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雨傘,小女兒賣冰棍。晴天雨傘賣不出去,老太太就埋怨老天為什麼不下雨;雨天冰棍賣不動,老太太就抱怨為什麼不趕快出太陽。後來有人開導她說,晴天你小女兒冰棍賣得火,雨天你大女兒雨傘賣得快,你天天都有高興事,還有什麼可埋怨的呢?老太太一想,果然,於是臉上便由陰轉晴,心情也一下子就好起來了。

同樣,與人相處,也要熱情大度,注意發現對方身上的閃光點。有時還需要用你身上的閃光點去照亮別人,讓大家的心境都明亮開朗起來。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同你友好相處。

嘴上帶把尺,莫要口無遮攔

在交談中,每說一句話之前,都要考慮一下你要說的話是否合適,不要口無遮攔,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給其他人造成不快。

小王和小張平時愛開玩笑,幾天沒有見,一見麵一個就說:”你還沒有’死‘呀?“對方也不計較,回一句:”我等著給你送花圈呢。“兩個人哈哈一笑了事。

後來小王因病重住進了醫院,小張去醫院看望,一見麵想逗逗他,又說:”你還沒有死呀?“這一次,小王變了臉,生氣地說:”滾,你滾。“便把他趕了出去。

即使是親密無間的朋友,說話也不能口無遮攔,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有些人說話所以惹惱人,並不是他們不會說話,而是場合觀念淡薄。所以,對於這些人來說,當務之急在於增強場合意識,懂得不同場合對說話內容和方式的特定限製和要求,時時不忘看場合說話。

與別人聊天或者閑談的時候,最好不要對個人的衛生狀況妄加評論。如果某人的肩膀上有很多頭皮屑或口氣很難聞,或者拉鎖紐扣沒係好,請盡量忍耐不去想,並等他親密一些的朋友告訴他。如果你直接告訴他,特別是在人比較多的場合,很容易讓對方陷入尷尬的境地。

許多人不喜歡別人問自己的年齡,尤其對女性而言,年齡是她們的秘密,不願被人提及。對錢等涉及個人收入的一類私人問題的詢問通常也是不合適的。

在社交活動中,應該以誠待人,寬以待人。要與人為善,而不要打聽、幹涉別人的隱私,評論他人的是是非非等等。不要無事生非,捕風捉影,也不要東家長,西家短,更不要傳小道消息,把芝麻說成西瓜。說話要有事實根據,不能聽風就是雨,隨波逐流。

俗語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有些朋友一旦感到與對方講話不投機,自己雖有話題,也不願提出,而且從心底裏拒絕接受對方的意見,這不是一個有教養的人所應有的態度。培養自己的說話能力,除了說話的場合與次數要多以外,更要把握與各式各樣的人交談的機會。你或許會發現自己對某個人有很深的成見,一見到他,就產生一股厭惡感。這時,你不要逃避,應該更積極地去跟他交談,這是訓練會話技巧的最佳方法。你可以選擇一些比較輕鬆的話題跟他談,例如電影啦、音樂啦,通過這些交談,可以促進兩人之間的感情,增加彼此的了解。經過幾次交談後,或許你會發覺:”哦!原來他不是一個那麼令人討厭的人!“也可能你們會從此變成一對很談得來的朋友。

日本影評家澱川長治曾說:”我從來沒有碰到過令我討厭的人。“你如果能夠糾正不跟討厭的人講話的觀念,一定會變得很有人緣,會話技巧也必提高,這種一舉兩得的事,何樂而不為呢?而如果一次話不投機就放棄了深入了解別人的機會,或許失去的要比得到的更多。

不爭口頭之利,不逞口舌之快

逞一時口舌之快,並不能帶來什麼實質的效益。你損人家,別人自然會損你,如果沒有自信自己能承受得了,還是在出口之前三思。

朋友之間,因為感情太好,難免會口無遮攔、百無禁忌,總認為開開玩笑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有時候玩笑開過頭了,我們真的能敞開胸襟一笑置之嗎?麵對敵人的挑釁,往往因為心裏做足了防備,真正的傷害反而不大,但自己親近信任的人,不經意地刺中自己的弱點,即使臉上撐著笑,恐怕心裏還是會頗為傷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