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身心合一處,修持不虛談(1 / 3)

聽了季長風的話,葉凡還是有些懵懂。不是他不明白自己第一層紫霞功修煉圓滿了,而是那有關內家真力的內容,什麼身心合一即是內家真力,徹底把他給打懵了,不由自主地摸著鼻子:“教官,你說那身心合一就是內家真力,我沒聽明白。”

季長風白了一眼葉凡:“知道你不懂,要是你懂了,還要我來饒舌?”

“說的也是啊。”葉凡點點頭:“那您就別繞繞了行不行,說直接點!”

哪想得到季長風忽然腳下一飄,右腳順勢抬起就向葉凡的小腿脛骨踹了過來,這一腳勢狠力沉,來得也極其突然,就跟驚了的馬忽然抬腳踢人似的。這腳無聲無息,來得也突然,可說也怪哉,就在季長風將起腿未起腿的前一瞬間,葉凡的小腿莫名就有反應,自然而然就往後退了一步。

這一退自然就避過了季長風這無聲無息地一踹,很顯然季長風並不打算就這麼放過他,一腳不中下一腳又踹了出來,一腳不中又是一腳,一連踹了葉凡三腳。遠遠看去就好像季長風和葉凡在玩踩腳遊戲,一個踩一個躲,如果不是速度實在太快的話,看上去可不就像是農村小孩們玩的那種腳踩腳的玩意麼?

見葉凡輕輕鬆鬆就躲過了自己這無聲無息的連環三腳,季長風微微笑道:“怎樣,現在明白了什麼是內家真力了嗎?”

剛才季長風給他講的僅僅停留在概念上,常言道的好,空練十年不如臨敵真打一拳,武功這種東西從產生那天開始就是為了和人打架用的,如果不經曆實戰的磨練,那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有些精微奧妙的地方僅靠個人的空想是體會不到的。

季長風起腳之前,頭不低,肩不抬,說踹就踹,事先絕無半分征兆,可他攻擊的心念甫動,葉凡即將被攻擊的部位就莫名有了一種感應。這種感應可以簡單理解為一種奇異的直覺,但若細細品味,就可以知道這絕對不是那麼簡單。

身心間一有感應,身體就自然而然做出了反應,這種反應既來自於自己也來自於身體,兩者間無法分別彼此。

還有一種說法叫做眼高手低,這當然是一個貶義詞,說的是那些言行不一的人,但是在武功的學習上,也往往有一種情況就是明明心裏明白該怎樣,可身體卻不能依照自己的意願作出相應的反應。比如明明對手一拳朝自己臉打來,誰都知道該側臉躲避,可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就是另一回事,很多人要麼就是下意識地躲了開來,躲過了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躲過的,要麼就是壓根無法躲避。如果出拳的人速度太快,超越了這種下意識反應的速度,普通人十有八九是躲不開的,隻能眼睜睜被人打成國家特級保護動物——大熊貓。

那麼什麼是身心合一呢?

想躲過就躲過,心裏想做怎樣的動作,身體立即就能跟上;下意識避過了對手的來招自己也清楚是怎樣避過了,相對於那種躲過了也不知道自己怎樣躲過的人多了一種清明。隻有有了這種成就的前提下,才能說得上內家勁力。

也有這樣的情形,常年習練外家功夫,由於肯吃苦,肯下功夫,肯用心而收獲了這種臨危不亂,身心合一的功夫境界,這種人不練內功啊,那麼他們這種功夫境界又是怎樣得來的呢?

這個很好理解,也很好解釋。

身心合一並非苦修武功才能得來,其實平常人也自然而然地就做到了,比如伸手端起一個水杯,首先要有端起這個杯子的念頭,這樣身體才能作出相應的動作;天冷了,我們也就知道該加衣裳,有了加衣裳這個念頭,身體才會去加衣裳。所以身心合一人人都能做到,身心無時無刻不在一起。

可問題來了,任何時候都能做到身心合一嗎?

比如猝然遇到緊急突發事件的時候,能做到嗎?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那這個世界上就會少發生不知道多少起交通事故了。很顯然,的確人人在平常不緊急的時候,身心如一,可一旦發生了緊急事故,由於臨機驚慌失措,自我失去了對外界正確的判斷,此時身心自然不能如一,往往就會發生一係列的悲劇。

身心合一並非虛談,在任何情況下皆能保持自我心念的冷靜與理智,不受外界突發情況和這樣那樣的意外的刺激的擾動,這就需要專門修煉和訓練了。

長期習練外家武功的人,看上去的確沒有經過打坐入定的過程,但由於處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和訓練狀態下不斷訓練,當然也可以由外而內達到內家高手所求得的身心合一之境。如果外家功夫練到了這個地步,也不是普通的功夫了,意味著這個人已經將武功練到了骨子裏精神中,隨時隨地都保持著應有的警惕,一旦遇到突發狀況,自然也能做得到身心合一。所以世間法到了高絕處,殊途同歸就是這個道理了。

內家修煉內修外鑠,首先就要達到這種狀態,然後在日常狀態下境界不失,那麼修煉相應的外功自然事半功倍;相對於不斷錘煉形體而求得相應境界來說,自然要輕鬆許多。不過內功也不是那麼好練的,沒有明白人指點極容易練出問題,不是照著書就能練出來的。一個人的心中一秒鍾的時間內要劃過多少念頭,難以計數吧,想要克服這種自我心念的擾動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比去練習那些艱苦的外功要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