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禪師圓寂的姿態千奇百怪。隋朝的惠禪法師是手捧著佛經跪化的;唐朝的良仿禪師來去自如,要延長7日就延長7日而死;遇安禪師自入棺木3日猶能死而複生;古靈神讚禪師問弟子說:“你們知不知道什麼叫作‘無聲三昧’?”弟子們答不知道,神讚禪師把嘴巴緊緊一閉就死了。
像這些禪師們的死法,既輕鬆瀟灑,又幽默自由,是快活自在的,是有詩情畫意的。他們用各式各樣的舒舒服服的姿態通向死亡,站著、坐著、躺臥、倒立、跪化、說偈而死……由於他們具有勘破生死的智慧,才能這樣無掛礙地撒手而去。人生來就與死相伴著,不要以死為懼哀號,而應將死亡視為一件自然的事。死不在於方式卻在於意義,不在於形式卻在於內容,以達觀心看破死亡,那麼死亡便不足懼。
智慧來源於現實
有一位雲水僧聽人說無相禪師禪道高妙,因此,他總想著要和無相禪師辯論禪法。這一天,他便往無相禪師的寺院趕去,剛進寺院的山門,就聽說禪師外出。一位侍者沙彌雙手合十出來接待,說道:“師父不在,您有什麼事可以向我說明,等師父回來後我就告訴他。”
雲水僧道:“你年紀太小了,我的事情你辦不了。”
侍者沙彌道:“年齡雖小,智能不小!”
雲水僧一聽,覺得這個小沙彌還真不簡單,於是,他用手指比了個小圈圈,向前一指。沙彌攤開雙手,畫了個大圓圈。雲水僧伸出一根指頭,沙彌伸出五根指頭。雲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沙彌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
雲水僧見到沙彌有這樣高的智慧,就誠惶誠恐地跪在小沙彌的跟前,頂禮三拜,掉頭就走。雲水僧邊走邊想:我用手比了個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問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攤開雙手,畫了個大圈,說有大海那麼大。我又伸出一指問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說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問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說三界就在眼裏。一個沙彌尚且這麼高明,可想而知,無相禪師的修行得有多深,思來想去,還是走為上策。
後來,無相禪師回來,小沙彌就述說了上述的經過,說道:“報告師父!不知為什麼,那位雲水僧知道我俗家是賣餅的,他用手比個小圈圈說,你家的餅隻這麼一點大。我即攤開雙手說,有這麼大呢!他伸出一指說,一個一文錢嗎?我伸出五指說,五文錢才能買一個。他又伸出三指說,三文錢可以嗎?我想他太沒良心了,便比了眼睛,怪他不識貨,不想,他卻嚇得逃走了!”
無相禪師聽後,說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禪!沙彌,你會嗎?”小沙彌隻是茫然。
社會是一門大學問,生活是一部大智慧。一切智慧皆來自生活,來自現實,來自身邊的點點滴滴。留心生活的人,就自然活得灑脫,活得真實,活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