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靈活變通,自在處世(1)(1 / 2)

靈活變通就是我們在處理各種事務時要善於變化和選擇,而不是墨守和拘泥,從而達到變則通,通則靈,靈則達,達則成的理想效果。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為人處世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隻有靈活變通,處世才能圓滿。

進退適時

龍虎寺得名於一個神奇的傳說:當年無德禪師雲遊到此,隻見這裏峰巒疊翠,草木蔥鬱,穀靜澗幽,石奇泉清,是個修禪的好地方。然而,這裏山尖坡陡,巨石嶙嶙,沒有一塊適合建造寺院的平整之地。有一天夜裏,電閃雷鳴,山風呼嘯,一座小山頭上,出現了一隻白虎與一條烏龍。一時間,龍騰虎躍,虎嘯龍吟,龍飛如電光,虎撲似疾風,一場龍爭虎鬥之後,大大小小的岩石被掃下深穀,山上出現了一大片平整的土地。於是,無德禪師多年辛勞換來龍虎寺的殿堂齊備,數百禪僧雲集其中。

中國古人建房講究後有靠山、前有照壁。龍虎寺的照壁建好後,弟子們為了紀念那個神奇的傳說,在上麵畫了一幅龍爭虎鬥圖,圖上的龍遊雲端,盤旋將下;虎踞峰巔,作勢欲引。可以說,他們畫得非常好,惟妙惟肖,活靈活現,龍似生龍猶噴霧,虎如活虎腋生風……然而,整幅畫麵組合起來,卻顯得生氣不足。也就是說,沒有畫出龍虎大戰的靈魂來。

經過多次修改仍不見成效,弟子們隻好向無德禪師請教。無德禪師看過之後說道:“你們在這裏畫龍畫虎,對龍與虎的習性知道多少呢?飛龍在天,下擊之前身軀必然向後曲縮;猛虎踞地,上撲之時虎頭定要盡量壓低。龍曲得越彎,向前飛騰得越快;虎伏得愈低,往上跳躍得愈高。這就是龍爭虎鬥的特性。”

弟子們恍然大悟:“哦,原來如此!我們的龍身畫得太直,龍頭也太靠前了;而猛虎的頭仰得太高了,應該四肢後蹲,下顎貼地,猶如箭在弦上。”

“對呀,”無德禪師說,“為人做事,參禪悟道,也是一樣。經過後退幾步的準備,才能跳得更遠;曆經謙卑的反省,才能彈射得更高。所以,你們要切記,向下是升高,退步是向前。”

“向下是升高,退步是向前……”弟子們默默地思索著師父的話。無德禪師悄悄走了。不知何時,綠樹掩映的遠方,似乎隨風飄來一陣若有若無的吟誦聲:

手把青苗插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人生之路,沒有一定之規,唯有與時俱變方可取得成就。當進則進,當退則退,當高則高,當低則低,這樣方是處世之法。

處世如水流一般

智光和尚找到華嚴禪師問道。華嚴禪師沉思良久,之後,他默然舀起一瓢水,問:“這水是什麼形狀?”

智光和尚搖搖頭:“水哪有什麼形狀?”

華嚴禪師不答,隻是把水倒入杯子,智光和尚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狀像杯子。”

華嚴禪師無語,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邊的花瓶,智光和尚悟然:“我又知道了,水的形狀像花瓶。”

華嚴禪師搖頭,輕輕提起花瓶,把水倒入一個盛滿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溶入沙土,不見了。智光和尚陷入了沉默與思索。

華嚴禪師低身抓起一把沙土,歎道:“看,水就這麼消逝了。這也是一生!”

智光和尚對華嚴禪師的話沉思良久,高興地說:“我知道了,您是通過水告訴我,社會處處像一個個規則的容器。人應該像水一樣,盛進什麼容器就是什麼形狀。而且,人還極可能在一個規則的容器中消逝,就像這水一樣,消逝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無法改變!”

智光和尚說完,眼睛緊盯著華嚴禪師的眼睛,他現在急於得到大師的肯定。

“是這樣。”華嚴禪師撚須,轉而又說,“又不是這樣!”

說畢,華嚴禪師出門,智光和尚隨後。在屋簷下,華嚴禪師俯下身,用手在青石板的台階上摸了一會兒,然後頓住。智光和尚把手指伸向剛才華嚴禪師的手指所觸之地,他感到有一個凹處。他迷惑,他不知道這本來平整的石階上的“小窩”到底藏著什麼玄機。

華嚴禪師說:“一到雨天,雨水就會從屋簷落下。你看,這個凹處就是水落下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