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民俗(1 / 1)

文化與民俗

嚴峻的氣候條件,美麗的自然環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其他因素使芬蘭人形成了極有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芬蘭人善良誠實,遵紀守法,性格內向,不善言談,他們身上有一種堅韌頑強的精神和異乎尋常的耐性。芬蘭人喜歡懷舊,對新鮮事物接受較慢,初次見麵給人不易接觸的感覺,但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和考驗,便會成為忠實的朋友。與芬蘭人打交道時你不會感受到美國人的那種豪爽與熱情,但卻能時時察覺到那種默默的關注和細膩的情感流露。

大多數芬蘭人是很虔誠的宗教信徒,85.7%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教派,還有1.1%信奉東正教。芬蘭實行9年製義務免費教育,公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很高,53%的芬蘭人完成了高中學業。有350多年曆史的赫爾辛基大學是芬蘭最古老的高等學府。全國21所設施完善、學科齊備的大學和廣泛的職業教育網為人們創造了接受高水準教育的條件,全國12%的人擁有大學文憑,許多人非常博學。芬蘭人喜歡讀書看報,讀起書來廢寢忘食,書籍、報刊和雜誌的需求量相當大。芬蘭是世界上圖書館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平均每2000多人就有一座圖書館。公共圖書館的利用率很高,平均每人每月至少光顧一次圖書館,每人每年從圖書館借書20本。

芬蘭的土地哺育了許多卓有成就的藝術家:偉大的音樂家西貝柳斯以他特有的才華開創了民族音樂的新紀元,被譽為芬蘭民族音樂之父;語言學家倫洛特搜集編纂的充滿傳奇色彩的民族史詩《卡勒瓦拉》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最偉大的史詩之一;著名建築設計大師阿爾托以白色雕塑主義的浪漫風格設計建造的建築為芬蘭留下眾多凝固住的藝術珍品。芬蘭還擁有一批世界一流的歌劇演唱家、樂隊指揮、畫家、作家、雕塑家和工藝美術設計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芬蘭超時代的設計風格使許多幾十年前的藝術品、雕塑和建築物在現代人的眼光裏仍是新穎別致、富有想象力的傑作。出自芬蘭藝術家之手的作品,大都以簡潔、純樸的設計風格、高質量的材料和精美的做工而享有盛名。

芬蘭人也非常酷愛音樂,特別是到了夏季,除了各種固定的室內音樂會外,人們還喜歡舉辦露天音樂演出。全國各地紛紛舉辦各種音樂節、藝術節、歌劇節和民俗節,吸引來大批觀眾和外國遊客。在夏天的白夜,充滿家庭氣氛的露天聚會到處可見,人們利用日不落的寶貴時光歡聚一堂,唱歌跳舞,舉杯共飲,在大自然中盡情享受著生活的快樂。每當首都赫爾辛基舉行一年一度的音樂節時,遍布市區的各個公園和音樂廳裏從早到晚都回蕩著優美動聽、輕鬆歡快的旋律。

談芬蘭的傳統文化,不能不說到最有代表性的“薩烏那”(SAUNA),又稱桑拿浴。凡是到過芬蘭的人,如果沒有洗薩烏那,就等於沒有到芬蘭。SAUNA是唯一在世界各國通用的芬蘭語單詞。自古以來,薩烏那由芬蘭人的祖輩世代相傳保留至今。目前全國共有192萬個薩烏那,平均不到三人就有一個薩烏那。對芬蘭人來說薩烏那就如同水和麵包一樣不可缺少,是芬蘭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不僅是潔身和解乏的工具,也是人們進行交流的場所。芬蘭人認為,薩烏那是一塊聖地,而絕不是色情場所。公共薩烏那裏男女有別,隻有在家庭中自家人才在一起洗薩烏那。

在芬蘭人的生活中節假日多也是一大特點,夏季有4周休假,冬季有1周滑雪假,此外還有許多宗教節日。一年之中,節假日和休假加在一起占去了全年三分之一的時間。芬蘭人的大部分節假日,特別是夏天的休假,通常都是在自己的別墅裏度過的。全國共有私人別墅41.6萬個,大多數都座落在風景優美的湖邊,有薩烏那和小船。別墅裏的廚房用具和室外燒烤用具一應俱全。在涼爽的夏日傍晚,燒烤剛剛從湖裏釣上來的鮮魚別有一番情趣。如果在燒烤前先洗個薩烏那,胃口就會更好。

芬蘭人熱衷體育運動,喜歡滑雪不亞於洗薩烏那。冰雪運動在這個國家非常普及,幾乎人人都有一付心愛的滑雪板,“隻要會走路,就一定會滑雪。”芬蘭每年都要舉行規模盛大的長距離越野滑雪比賽。芬蘭的越野滑雪和跳台跳雪運動員在國際重大比賽中曾多次奪得獎牌。早在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富有傳奇色彩的田徑運動員帕沃·努爾米在奧運會上贏得9枚金牌,被譽為“芬蘭飛人”。1995年5月,當芬蘭冰球隊奪得世界冰球錦標賽冠軍載譽而歸時,狂喜的人們將首都市中心的街道擠得水泄不通,總統阿赫蒂薩裏親自設宴款待全體隊員和他們的教練,為凱旋的英雄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