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上官婉兒:從女囚到女首相(3)(2 / 2)

早已不把皇帝放在眼中的韋後,見中宗皇帝負氣回宮,表麵上仍是一副毫不驚懼之態,照樣在安樂公主府中飲酒作樂。但她心裏那份隱約的危機感已驟然加劇了,並且以她的敏銳,這份危機感很快就升到了最極端。

直熱鬧到半夜時分,賓客漸漸散去,韋皇後就在內室,召來她的心腹官員商量舉事,最後國子祭酒葉靜、常侍馬秦客、光祿少卿楊均、刑部尚書裴談、工部尚書張錫,又有將軍趙承福、薛簡,衛譙王重福、溫王重茂,同韋後和安樂公主議定,在長寧公主新造的東都宅第中舉事。

◆善惡終有報

長寧公主也是韋後的親生女兒,她見妹妹安樂公主新造了宅第,就也向她母後去要地建新宅,韋後就賜了她一大片地,長寧公主又向皇帝要得內帑二十萬,然後大興土木。在東西兩盡頭,開成兩大池沼,每一池有三百畝方圓。池麵上建著曲橋水閣,玲瓏剔透,恍似水晶宮。沿洛水一帶,又建了高台大廈,望去十分富麗,恰似海市蜃樓。

韋後計劃,待長寧公主新府第落成的這一天,和中宗同臨公主府,府外由將軍趙承福、薛簡二人帶領禦林兵團團圍住,然後逼迫中宗下手詔,交出玉璽,把皇位讓予韋後,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就在長寧公主的府第快要落成之際,忽然衛譙王來告密說:“太平公主帶著她的公子薛崇簡,昨夜逃出京城,與臨淄王李隆基謀反了。”這太出乎韋後的意料了,氣急敗壞地連連頓足說:“我好好的計劃都被她給破了!”

太平公主原本與韋後是一條繩子上的兩個亂蹦的螞蚱,後來因韋後霸占了她心愛的武三思,但韋後的勢力在自己之上,敢怒而不敢言;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簡,其實是武三思的私生子,太平公主見韋後拜武崇訓的兒子為太常卿,又封鎬國公,也眼熱了,就替薛崇簡去向韋後求封,誰知韋後不許。這兩重原因,讓太平公主恨韋後入了骨,就暗中與睿宗父子勾結起來。

韋皇後當即一咬牙:“先下手的為強,後下手的遭殃!”當夜,馬秦客奉命趕製了香甜的糕餅,由安樂公主孝心感人地來神龍殿獻上,中宗日間那一腔怨與憤頓時化解消沒了,這個不設防的老父親一邊用慈愛的眼神望著自己美麗的女兒,一邊毫不設防地吃了下去,並且還是一連吃下好幾塊,一邊連連稱讚好吃好吃,直到女兒安樂公主滿意放心地走開。毫無意外的,這個無能而慈愛的皇帝父親在三更天就中毒身亡了。此時乃公元710年5月,距離那個地方小官燕欽融上書指責韋後的淫亂而被當殿活活摔死,不過數日。

死前,中宗皇帝李顯曾痛苦至極地在精美華麗的龍榻上翻騰亂滾,而聞報後故意磨磨蹭蹭好半天才趕來的韋後還沒事人似的,輕描淡寫地問腹痛如絞的中宗是怎麼搞的。此時中宗已不能說話了,隻有嗚嗚嗚的痛泣聲從他的喉間發出。中宗皇帝李顯拚命地用手指著嘴,滿麵淚痕狼藉。現在的韋後再也不用怕她的皇帝夫君暗地裏咬牙了,現在的她愛怎麼淫怎麼亂,也不用有任何的懼怕了。

接下來韋皇後先是詔發府兵五萬屯京師,以韋溫總督內外兵馬,然後直到第六日才不再秘不發喪,矯遺詔自立為皇太後,立十六歲的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發喪後,她就保護皇太子李重茂即皇帝位,後世稱作殤帝,改年號為唐隆。韋後自己也再次臨朝聽政,以皇太後的身份。

雖然上官婉兒憑借她的聰明才智,周旋在武、韋、李等各大政治勢力之間,並借此掌握國家大權,但她畢竟隻是一個小小的昭容,沒有自己的勢力,朝堂上的風起雲湧也讓她疲於應付。710年5月,中宗突然死亡,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韋後知政事,相王李旦參決政務。然而韋後並不滿意,她準備效法武則天當皇帝,將台閣政職、內外兵馬大權以及中央禁軍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黨羽和族人,這無疑令李唐皇室再次麵臨巨大的危機。

於是,太平公主與臨淄王李隆基決定先下手為強,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後及其黨羽。

◆婉兒之死

而這時的韋後卻自我感覺越來越是武氏則天第二,她一方麵對自己的宗族黨羽大加封爵,一方麵就要對當年被武則天廢去的睿宗父子下手了。同樣的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道理的驗證,韋後正在縱欲後香甜的睡夢中,突然臨淄王李隆基率兵衝入寢宮,將她從錦褥繡被中拖拽出來。

臨淄王李隆基一見她身著鮮豔的寢衣,睡眼惺忪地站在跟前,怒喝一聲把這個弑君的淫婦殺了!左右兵士上前,把她橫拖倒拉著,殺死在了中宗的靈柩前。眼看著一具豔麗屍首倒在階前,一任蚊蠅來吮她的血,蛇鼠來齧她的肉,也不見有人來憐惜來葬花。